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行农业贷款风险防范浅析
2025-09-29 05:10:49 责编:小OO
文档
我行农业贷款风险防范浅析

农业贷款亦称农业放款,简称“农贷”。它是指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生产的需要,提供给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的贷款。农贷做为我行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在支农服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县域农贷的风险防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农贷资金效益,确保农贷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崇礼县农业经济基本概况

崇礼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倚内蒙古草原,隶属张家口市,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耕地37.2万亩。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26.0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28万亩,经济作物12.81万亩,饲草(青贮玉米)0.6万亩,已种植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13%。总人口12.56万,其中农业人口10.72万,占总人口的85.35%。

二、可能存在的农贷风险类型

由上述资料可知,无论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还是农业占总经济结构的比例上,该县农业比重较大,农业经济发展在该县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因此,做好农贷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支持和促进该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我行农贷业务健康、稳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能存在的风险:

1、市场型风险。由于农村市场信息闭塞,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过程中,农业产销企业对市场信息判断的把握不正确,直接关系到农产品销售价值的实现。一旦出现判断失误,其影响和后果就对我行、企业和农民产生不利影响。

2、规模型风险。规模化、产业化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县城现代农业发展以家庭为主。

3、灾害型风险。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力因素,特别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项目造成损失最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农贷支持服务的对象是以农业产销项目为主的企业,大多以种养植农业为主,受自然环境约束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对支农资金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投放的农贷无法按期回收,将面临损失的风险。

4、信用型风险。农贷信用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农贷的偿还一般通过农业生产取得经营收入、出售农副产品,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借入资金而实现。因此,借款企业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贷款资金安全。第二类是借款企业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其品格决定的。这就要求借款企业必须是诚实可信的,并且能够努力从事生产经营,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及责任。

三、农贷风险防范对策

一是做好放款风险预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二是做好风险预测,是指以国家和地方相关、性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风险进行预测;三是做好经营风险预测,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风险性质及成果进行识别和预测。四是做好操作风险预测,不断提高我行风险决策能力、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农贷风险防范体系。农业生产项目属于弱势产业项目,受各方面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加上当前县城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经营风险较高。这就要求在农业贷款资金支持上做好体系建设:

1、贷前调查一定要客观全面,选择规模大、有优势的企

业择优扶持,充分利用企业征信、周边走访等方式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充分发展联保贷业务,通过企业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等方式减少信用风险;深入了解客户的真实经营状况,查明贷款的实际用途,以防贷款用途不真实,给信贷资金带来风险;对贷款客户在经营上出现困难的,应积极采取措施,如降低贷款额度、加大清收力度、履行实际控制人担保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2、选择由发展前景、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逐步加大支持力度,以点带面辐射全体。

3、积极建议农业企业与县农开办、扶贫办等部门联系,获得、资金各方面的支持,防止和化解农业贷款风险。

4、加强贷后管理体系建设,经常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发展变化及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识别和防范化解企业风险。

5、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经营风险,使企业发展健康、持续、高效。

三是加强县域信用环境建设与宣传,加大信用重要性在县域范围的宣传力度并深入人心,从而控制好信用风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