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1分)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1分)
(3)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2 分)
(4)虽然国内外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构成了重重阻碍,但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必然,正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 ”所描述的那样。 (2分)
(5)默写王安石《登飞来峰》(4分)
, 。 , 。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 )( )(4分)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无穷无尽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乡书何处达
C.余观夫巴陵胜状 / 不可胜数 D.京中有善口技者 / 能言善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7分)
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yúlùn( )等原因。pìrú( )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自己应该就觉得紧紧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yúlùn( ) pìrú( )
4.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请使用文中加点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
按要求完成第6—8题。(7分)
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倡导全校师生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作为这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你将面临下列任务。
6.请拟一条与主题相关的宣传标语。要求是句式大致整齐的两句,20字以内。(2分)
7.在班内的一场辩论会上,正方支持使用一次性餐具,他们的主要理由是:一次性餐具使用方便、卫生,节约了餐饮店的成本,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提供了一系列就业机会。请从反方的角度提出至少两条反对理由。(3分)
8.为了使这项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决定办一期专题宣传栏,请就宣传栏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两点建议。(2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20题。
(一)(8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甲)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乙)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0.两段中划线的两处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各有什么用意?(3分)
11.纵观全文,孟子所说的“贤者”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3分)
(二)(11分)
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
⑴有这样一个青年,他在听了一次成功心理课之后,颇受启发和鼓舞,心情为之振奋。他在课上的当众讲话练习中说:“所有的成功者,尽管他们的出身、学历、境遇、职业和个性等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自信主动。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今后,我一定要自信!”大家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⑵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变得情绪低落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上课的时候信心十足,可一回到单位就变得不自信了。原来,他所在的研究室,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比他学历高,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只有他一个人是本科。所以,不论他在家里事先想得有多么好,只要一上班就“前功尽弃”,只感到自卑而无法自信。
⑶由此看来, 。
⑷自信还是自卑,是和别人比较出来的吗?是由学历、职务和业绩的高低所决定的吗?说来这位大本毕业的年轻人本该很自信了,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他已经是“天之骄子”了。然而他又很“不幸”,在本单位里他的学历却最低,因而他无法树立起自信心。那么,他若成为硕士、博士就能拥有自信了吗?恐怕不行,因为硕士、博士的上面还有研究员和院士呢!如果真的这样比下去的话,恐怕他即使当上了国家总统也难以自信,因为一个穷国的总统见到富国的总统便又会不自信了……显然,一个人要真正拥有自信,首先要突破这种“狭隘比较”的心理障碍。
⑸一个人凭什么自信呢?
⑹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也就是说,某项重任或创新一旦成功了,这个人就会自信。然而,此话虽不无道理,却仍未道出自信的根本依据。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尤其是在担当重任或大胆创新的时候,就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不是只有在成功之后才能自信。
⑺“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那座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懈地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⑻认识自我,是我们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赖以自信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及优势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境遇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请记住,拥有自信、自主、自爱,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
12.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⑶段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句子。(3分)
13.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凭“ ”变得自信;第⑻段中引用尼采的名言是为了证明
的观点。(4分)
1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4分)
(三)讨债(15分)
杨国华
⑴那是一个除去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钱,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令全家焦虑万千。
⑵全家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⑶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⑷陈家满目窘迫、凄凉。一位骨瘦如柴、眼睛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那摇摇欲坠的床上。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是早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⑸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法子,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⑹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⑺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妈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⑻日子一天天滑过去,不知怎地,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⑼一年后的一天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着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
⑽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⑾后来,妈轻轻地说出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⑿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⒀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生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选自《时文花雨·聆听春天花开的声音》 朝华出版社)
15.第⑴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16.第⑺段中加点的“攥”与“捏”都是人物拿着钱的动作,能互换吗?为什么?(4分)
17.请揣摩第⑺段中“临近家门时,妈沉甸甸地叹了口气”这个细节描写,体会妈此刻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4分)
妈心想:“
”
18.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见闻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4分)
(四)(8分)
大多数学生都漫不经心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但其中有两个人特别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杜宾斯先生把手伸进抽屉随便地摸了一会就拿出书,身体往椅子一靠看起来。汤姆瞥了贝基一眼。她就像一只被猎人追捕的兔子,当猎瞄准它的头部时,一副绝望无救的可怜相。他立刻忘掉了他们之间的争吵。得采取行动,马上就干,越快越好。常言说得好,急中生智,可汤姆这回却束手无策。对,就这么办。他突然来了灵感:他要冲上去,一把从老师手里抢过书,夺门而逃。可是他一走神,就这么稍一犹豫的时候,老师翻开了书。汤姆坐失了良机,他十分后悔。这下完了,干什么也来不及了,想帮的忙也帮不上了。老师打开书后马上面朝大家。见老师盯着他们,大家都低下了头,就连没有犯错误的同学也都吓得不得了。大约有十秒钟,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的气是越来越大,他终于开了腔:“这书是谁撕的?”
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老师见无人应答,就挨个检查,看到底是谁撕了书。
……
下一个就该问到贝基·撒切尔了。汤姆十分紧张,他意识到情况不妙,吓得他从头到脚全身发抖。“瑞贝卡·撒切尔”(贝基的学名),”(汤姆向她脸上瞟了一眼,见她吓得脸色苍白)——“是你撕……不,看着我的眼睛。”(她承认地举起手来)——“是你撕坏了这本书吗?”
这时,汤姆的脑海里雷电般闪出一个念头,他猛然起身,大声说道:“是我干的!”全班同学迷惑不解地盯着汤姆,觉得他行为愚蠢,令人不可思议。汤姆站了一会好像是在镇定自己,然后走上前去接受惩罚。汤姆发现那个可怜的姑娘贝基眼里先是流露出吃惊,然后是感激,最后是敬慕之情,他觉得为此就是挨上一百鞭也是值得的。汤姆也为自己的义举感到脸上有光,因此在遭受杜宾斯先生有史以来最严酷的鞭笞时,他哼都没哼一声,另外放学后,他还得被罚站两小时。对这一残忍的做法,他也不在乎,因为他心里有数,外面会有个人心甘情愿地一直在等上他两个小时。
当天晚上,汤姆临上床睡觉前合计着如何报复阿尔弗雷德·邓波尔。贝基把自己的背叛以及泼墨水的事情全盘托出了。可是不久,汤姆的思绪转到一些美滋滋的事情上。想着想着,汤姆耳边朦朦胧胧地响起了贝基刚才说过的一句话:“汤姆,你思想怎么会这样高尚的呀!”就这样,他终于进入了梦乡。
19.请联系选段及全书前后情节,概括汤姆所作的“高尚”的“义举”。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20.选段中主要体现了汤姆的哪些特点?全书中还有哪些情节也可以体现这些特点?(4分)
三、作文(50分)
21.根据提示和要求作文。
生活中常常有人给我们这样那样的提示:妈妈不厌其烦地提示我们“注意安全”,爸爸日复一日地提示我们“劳逸结合”,老师苦口婆心地提示我们“讲究方法”……
请以“温馨的提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100 | |||||||||||||||||||
200 | |||||||||||||||||||
300 | |||||||||||||||||||
400 | |||||||||||||||||||
500 | |||||||||||||||||||
600 | |||||||||||||||||||
700 | |||||||||||||||||||
800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③,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③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始:
(2)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 延:
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3.弓工的话使李世民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4.结合选文简要谈谈李世民具有哪些特点?(3分)
2010年模拟试题参
一、(28分)
1.(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A(穷尽)D(善于,擅长)
3. 、譬如
4. 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跟上去。(语序不当)
5. 示例:既然我们被集体委以重任,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就应当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谨小慎微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否则就对不起信任我们的人们。
6.示例一:珍惜原生态资源,拒用一次性餐具。
示例二:使用可回收碗筷,拒用一次性餐具。
7.示例:一是一次性餐具往往并不卫生;二是在给制造者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造成了洗碗工等人的下岗;三是浪费资源,给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
8.示例:建议一:讲清楚一次性餐具对资源的耗费情况,使师生们理解活动的意义;建议二:调查一次性餐具使用后的处理情况,明确其对环境的危害。
二、(42分)
(一)
9. 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0.甲处将贤者和常人横向对比,突出了保持“舍生取义”之心的难得;乙处运用今昔纵比,突出“失其本心”的巨大危害。
11.思想上,能透彻地理解“生”、各种过分的名利享受与“义”不可兼得的道理;行动上,为了坚守“本心”,能经受各种艰难困苦乃至死亡的考验。
(二)
12. 自信的道理不难领会,但要真正拥有自信意识,就不那么简单了。
13. 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真正认识并肯定自己的潜能、个性和长处,就能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14. 拥有真正的自信的人才能自主、自爱,进而选择积极的自我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充分发掘出自己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的优势,大胆创新,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三)
15. 交代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既为下文讨债等情节作好必要的铺垫,也反衬出母亲善良、仁爱的美丽性情。
16. 不能互换,因为这两个词语细腻地刻画出不同拿钱人的不同心理:“攥”写出陈家男人对好不容易借到的十元钱的珍视态度;“捏”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妈妈不忍心在陈家最困难时拿走那十元钱,体现了妈妈的善良和无奈。
17. 示例:唉,陈家真是太困难了!连小三子都不忍心要了。如果不是没办法给三个娃交学费,我真不忍心向他们讨这十块钱。这十块钱他们是多么需要呀!还是先交了学费,再想办法挣钱送给他们吧,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心安的。
18. 示例:即使我们处在困境之中,也应该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善良、仁爱的人,他们常会将发自内心的爱传达给需要帮助的人。每次捐款,他们总是尽可能地多出钱,从不心疼。不仅如此,他们还教育我们要善待需要帮助的人。
(四)
19.贝基偷看老师的书,因为汤姆的突然到来而不小心撕坏了书;老师一个一个责问撕书者,在贝基即将遭到责罚时,汤姆挺身而出,代她受过,赢得了贝基的敬慕。
20.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这些特点还可以从以下情节看出来:对波特受冤枉被捕感到内疚,并经常去看望他;对村民为自己举办“葬礼”感到惭愧,在最后关头指出真正的杀人凶手,救护了波特……
三、作文(参见中考评分标准)
附加题
1.(1)才,方才。
(2)请。
2.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 其能遍知乎!
3.领悟到自己虽然依靠武力(或:弓矢)统一天下,但从前对弓的知识了解不全面,对治理国家的事务更是不可能全部了解,应当广泛听取主管大臣们的意见。
4.文中李世民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谦虚,关心民间疾苦,从他自我批评治理天下的得失,召见京城五品以上的询问政治可见;二是善于自省(或:细心、聪敏),从他从弓工的话里反思自己的治理这件事可见。
附译文:
皇上对教皇太子读书的萧璃说:“我从小就爱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但我让做弓的匠人看时,他竟然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他们缘故,他说:‘木材的心不直,脉理就都歪斜了,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能直行。’我这才领悟到从前辨别弓的眼光还不精准。我凭借弓箭平定天下,尚且对弓的情况不能尽知,何况天下那么多的事务,怎么能全知呢!”从此以后,命令五品以上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接见,询问他们民间疾苦和政事的得失。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