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4北京公务员申论真题及参
2025-09-29 05:12:01 责编:小OO
文档
2014年北京市公申论真题及参

给定材料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历来都是治邦的 大事。目前,我国年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 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严守“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 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的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历史上,北京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万泉河、玉渊潭、莲花池等带水的地名,曾经都是名副其实的水域。今天的北京,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目前,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1/8,世界的1/30。今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左右,而国际公认极度缺水标准时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 米,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被认为是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北京市1956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但是从 1999年以来,北京市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期,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两成,地表水资源量衰减59%,地下水资源量衰减37%,入 境水量衰减77%。北京市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今年的实际供水缺口已达11亿立方米。2012年,城市的用水总量要控制在37亿立方米以内,而依靠 自身力量全年满打满算也只能供水24亿立方米,供水缺口已达13亿立方米。对此,北京市仍是利用再生水、外流域调水以及继续适度开采地下水等措施来保障城 市用水。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平水年份北京将缺水23.76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将缺水30.9亿立方米。

2.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明文规定:提供洗车服务的单位应当建设循环用水设施,使用再生水;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 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使用雨水或再生水;建立健全高耗水项目和单位重点监控机制,强化用水实时监控;超出用水指标的用水单位,除据实缴纳水费 外,还将收取一倍至三倍的累进加价费用等。此外,北京市还颁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等 地方法规和《关于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通知》等地方规章和十余部规范性文件,对以水为原料的生 产企业、人造滑雪场、高尔夫球场、高档洗浴、洗车等高耗水特殊行业制定了节水管理规定等,初步建立起了节水法规体系。

在严格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全市所有非居民用水单位已全部实行了社会单位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每年平均压缩用水计划指标3%—5%。对用水单位实 行按月考核、超用水预警、超定额累进加价的管理制度。目前,北京市居民用水和非居民用水销售价格如下:居民:4.00元/立方米;行政事业、工商 户:5.80元/立方米;宾馆、饭店、餐饮业:6.21元/立方米;洗车业、纯净水业:61.68元/立方米;洗浴业:81.68元/立方米 。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单位定额限水,超量加倍惩罚、淘汰高耗水企业、提高工农业循环用水效率等措施,2010年工农业用水在 1999年的基础上分别减少了51%和37%,基本做到了“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在农业用水方面,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量使用微灌、小 管出流、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方式。如大兴区南礼渠村有六百余个大棚,全部实行电脑计算用水量、IC卡控制浇水的科学灌溉方式,节水节电均达50%。在 工业用水方面,持续推进循环用水技术升级,如位于亦庄开发区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通过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超纯水回收系统等每天可回收 2000吨排放水,夏季每天可回收100吨空调冷凝水,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了水源的高效利用。

2001年—2008年,北京市实施节水技术改造980项,节水5300万立方米;推广园林节水微喷灌技术,节水1.2亿立方米;普及推广节水型用 水器具420万套(件),节水1470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公共场所已基本普及节水器具;全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已达91.4%。到2015年居民节 水器具普及率将达到95%。

3.对北京市缺水的严重程度,有关部门并没有向社会过多宣讲,不过他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北京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从上世纪中期至今,北京已经 出现了三次严重缺水:上世纪60年代北京用水紧张时,刚建好的官厅水库发挥作用解决了供水难题;70年代中期几年连续干旱引发第二次严重缺水,确定密云水 库专门负责供给城市用水来度过危机;80年代初连续几年干旱,北京大力压减工农业用水来确保城市生活用水,同时水利部还专门召集山西、河北等五个省市开会 协调首都用水问题,最后决定密云水库不再给河北、天津等地供水,只给北京供水,才使北京勉强度过此次危机。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所依托的 21条主要河流全部断流。“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处于重复紧缺状态,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4.中水,又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1987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 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200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水设施建设管的通告》中规定:市区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可回收水量每天在150立方 米以上的新建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必须建设中水设施。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小区中水设施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小区中水设施的监管。但是由于中水设施 只是小区建设项目的附属设施。审批部门对开发商的中水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核重视不够,节水管理部门又力不能及,使中水设施方案的审核、工程验收、运行过程中 的定期检测等环节无法形成有力的监管,致使有关中水设施管理的各项难以获得良好效果。

2008年北京市节水办公室对本市113个住宅小区与公寓做了普查,其中,23个公寓中有12个的中水系统在运行,占52%;90个住在小区中有 42个中水系统在运行,占54.5%。2010年,新京报对搜狐焦点网业主论坛的百强社区进行调查发现,已开通中水系统并正常运行的不到20%。

5.2012年8月1日~4日,某报记者对北京市中水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8月1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万国城小区,业主孙女士说,她入住前是说要使用 中水回收系统的,也铺设了中水管线,但自2010年入住以来却没有使用过中水,一直是按照4.00元/立方米的自来水价来缴纳水费的。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告诉记者:中水的成本在1元左右,物业公司基本没有盈利。如果运行故障率高,成本甚至高达4元左右,而从市政中水管网到本小区内的管道又始终无法接通。所 以,公司宁愿直接利用自来水代替中水,收自来水的价格,中水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住宅小区提供中水,总量不会太大,前期投资却很大,建设困难 多,收回成本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一顿只能收费1.00元,中水公司往各小区铺设中水管线是没有积极性的。

6.近年来,暴雨造成的北京地区内涝积水现象时有发生。城区中仅二环、三环、四环路就有42座下凹式立交桥,这对城市内涝防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北 京建城年代久远,雨水基础设施薄弱。现在的老城区内,有些雨洪设施仍然沿用的是明清时期的设施。有研究表明,北京市城区屋面、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程度通常超 过城市污水,而每逢大雨过后,大量树叶、纸片、垃圾袋等漂浮物直接流入河流湖泊,对河湖水质污染严重,也影响河道景观。同时,对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 京,85%的降雨集中在6月~8月,每年仅城区就有2.4亿多立方米的雨水径流白白流失。据北京节水管理中心的数据,全市现有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只能收集 1381万立方米,其雨水收集利用率还不足1%。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有一个规模巨大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国家体育场“鸟巢”70%的用水来自回用水,“鸟巢”内卫生间冲厕所、冷却塔冷却补水、主赛场和健 身场的草坪浇灌、停车场冲洗用水、室外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等,都主要来源于处理后的雨水,同时,“鸟巢”每年还可节约400多万元的城市防洪费。

7.人口持续增长,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不断扩大,但用水总量却在长达50年间一直维持不变------这是位于世界最干旱地区的以色列创造 的奇迹。在以色列,沙漠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土地贫瘠,水资源十分缺乏。1959年颁布的《水法》,对用水权、用水额度,水费征收等都作了详细规 定。设立了水资源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开发、分配、收费及污水处理等实行统一管理;建成了全国性的水资源网络,统一,合理配置全国的水资源;实行用水 定额制,定额之内的用水按较低的价格收水费,超过定额的用水则加倍收取费用,对用水大户农业也采用梯级计量收费机制,刺激了科研人员和农民不断发展节水灌 溉技术,追求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社会开放所有水资源信息,公众能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水资源状况,重大水资源的制定也需要通过公众听证 会;重视废水的回收利用,并通过低水价来鼓励用户使用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和非引用的生活用水。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色列的科研人员就开展了对南部咸水灌溉、污水和咸水混合灌溉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目前,其南部阿亚拉谷底生产的花卉和蔬菜 已达到全国总产量的一般,奶制品生产也颇具规模,这些成果大都建立在各种地下咸水利用的基础上,在背部丘陵地区或南部荒漠地区,修建了很多位于农田间的小 型蓄水池,用于积蓄雨期洪水和存蓄再生水用作农业灌溉。在海水利用方面,一是直接利用海水,如6座大型发电厂就有5家坐落于海边,直接采用海水冷却,节约 了淡水资源;二是开展海水淡化,其技术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并以此技术转让出口来获取经济利益,其南部港口城市埃拉特市的供水,全部是由淡化海水和咸水来提 供的。

问题:

1、根据给定材料,简要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20)

要求:概括准确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2、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市民没觉得北京市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5)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3、根据给定材料反映的北京市中水使用中的问题,以一名水务局工作人员的身份,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的提纲。(25)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4、有专家指出,目前北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将难以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怪圈。请你就这一“怪圈”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参】

1、根据给定材料,简要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20)

要求:概括准确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是一道概括题,题目要求“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题干没有限定作答范围,我们要通读全文,要求准确全面,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同时要注意语言简练,不超过300字。

阅读资料,提取要点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和第三则材料主要介绍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原因,第二则材料和第四则及以后的材料,主要介绍针对水资源紧缺北京采取的措施和国外成功经验的介绍。因此,我们可以把范围锁定在“给定资料1~3”。

材料1开篇介绍水的重要性已经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

第二段开始进入正题,通过今夕对比,凸显北京的水资源缺失。“北京市1956年~2000年的多年……入境水量缩减77%。”通过这句话,可以得出气候干旱导致了降水量减少,使得北京水资源减少,这是北京水资源减少的一个客观原因,即自然原因。

第三段中“1950年到2009年间,北京湿地缩减率达79.5%,其中水稻田和沼泽地缩减幅度最为明显。”“湿地能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雨 洪、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等,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修复湿地环境,投入是巨大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两句话可以推出, 由于人类活动,湿地减少,湿地的那些功能也就随之弱化。这也是水资源紧缺的一个原因。

第四段,“有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因地下水超采已形成巨大的地下漏斗,北方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各水系水体污染严重,北京城区河流几乎都丧失自然地表径流,变成了排污排水河道。”可以得知,地下水超采和水体污染,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紧缺。

第五段,主要介绍城市建设和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因而可以得出刚性需求迅猛增加。

材料3主要介绍市民的节水意识差。“对北京市缺水的严重程度,有关部门并没有向社会过多宣讲,”这说明市识不到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因为 每个月的水费不高,所以也就没在意,一直不清楚每个月的用水量到底有多少,都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可以得知,水价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的节水意 识差。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通过对以上要点进行加工、整理,可以从自然角度和人为角度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

【参】

导致水资源衰减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自然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减少是导致北京地表水资源量衰减的重要原因。

从人为角度来讲,第一,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各水系水体污染,造成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第二,由于人类活动,北京湿地缩减,使得湿地涵养水 源、提供水资源的能力减弱;第三,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急剧增加,刚性新鲜用水需求及其快速增长趋势,是北京水资源安全供给面临的最大压力。第四,市民节水 意识不强。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过多宣传,百姓感受不到缺水的压力,没有节约用水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是由于水价低,市民不在乎。

2.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5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通过审题,我们可知本题属于评论型分析题型,要求“针对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其中作答范围是“给定材料”,同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作答要求中有“条理清楚”,因此,要特别注意结构思路的条理性。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首先,我们先找到“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的材料出处,即资料3的第二段。其次,我们通过阅读整篇资料可知,与本题作答内 容有关的基本就是资料3,因此,虽然题目要求“根据给定材料”,但作答范围基本可锁定在资料3。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和分析资料3的内容。

第一段的第一句“对北京市缺水的严重程度,有关部门并没有向社会过多宣讲,不过他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北京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段旨句,介绍 了有关部门虽然一直在解决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却缺乏对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的社会宣传,其后的本质原因就是我国水资源宣传的不到位和水资源信息的不透 明。后面主要介绍了北京三次严重缺水的具体情况,以及危害。

第二段是题目的出处,说明了市民水危机意识的淡漠,以及市民们不了解出台的节约用水办法。

第三段主要介绍了年轻人居家用水浪费比较多,以及老年人因勤俭节约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注意节水的现象。其中“任何时候拧开水龙头都有水,这些年 家里就没有停过水,所以没觉得北京特别缺水啊”,也说明市民们水危机意识的模糊。“家里虽然没有什么节水设备”,说明居民家中节水设备的缺失。

第四段主要介绍了解决措施。“在充分考虑不同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水价要提高才行,我坚决支持水价上涨,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他认为,“水 价的决定因素,不能只由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来决定,还要以节约合理高效用水的目标导向来综合考虑定价”,主要说明水价上涨的措施。“水价的杠杆作用遭遇到 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时就丧失了作用,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水价涨到10块钱甚至100块钱也得用,但对企业来说就得核算了,最后真正节水意识强、节水效率 好的是企业家、农场主”,主要说明了通过水价上涨措施并不能治本,因为水价杠杆作用遇到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时就丧失了作用。“但对企业来说就得核算了,最后 真正节水意识强、节水效率好的是企业家、农场主”说明应该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外,根据不同用户制定激励机制,让企业、市民、农民主动节水。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进行加工,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框架组织答案,注意内容要分析合理,语言简练,结合实际情况,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我国水资源信息不透明,水资源危机宣传不到位。有关部门缺乏对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的社会宣传,导致市民水危机意识淡漠。这使 市民们感受不到缺水的压力,没有节约用水的紧迫感,也不了解出台的节约用水办法,水资源浪费现象较多,其中以公共场所用水和年轻人的居家用水浪费较大。

通过水价上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但是治标不治本,水价的杠杆作用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效果不明显。因此,除了实行有差别的阶 梯式水价外,还要加大水资源危机社会宣传,增强市民的水危机意识,并根据不同用户制定激励机制,完善节水基础设备,使企业、市民、农民养成主动节水意识。

3、根据给定材料反映的北京市中水使用中的问题,以一名水务局工作人员的身份,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的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这道题是一道建议类的应用文写作题,要求以一名水务局工作人员的身份,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的提纲。作答此题一要明确建议 的结构,二要注意措施建议的合理可行性。只要紧密结合给定材料,以“现状及重要性—问题—具体措施建议”的思路作答即可。因为撰写的是一份提纲,因此对应 用文的格式不做严格要求。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给定资料4~6”为我们提供了北京市中水使用中的相关背景和问题,我们可以仔细阅读这几则材料,找出相关问题的要点,通过问题推出相应建议。

“给定资料4”第一段主要写了审核部门对中水设施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相关的监管工作以及落实的不到位。第三段主要讲北京中水系统不够健全,中水回用规模及管道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第四段则提到目前高品质再生水厂17座,产能远远不足的问题。

“给定资料5”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中水成本高,但是价格却没有和自来水拉开差距,影响了中水公司对管道的铺设积极性问题;后半部分则强调了居民节水意识较差,相关节水设施和灌溉方式的不完善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给定资料6”则主要讲了雨水利用系统建设不健全的问题。

从以上问题可以推出相应的对策,包括提高认识、做好科学规划、完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价格体系、提升污水资源化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等,即是对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内容进行分析和加工之后,便可以根据要求和建议的形式进行组织答案了,回答时要注意措施的可行性和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参】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加强中水利用是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的需要。目前我市在中水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 中水建设监管不力,中水系统不健全,高品质再生水厂少且产能不足,投资回收慢、成本高,居民用水浪费严重等。为推动城市污水综合利用,我们需从以下方面入 手。

一要做好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做好中水回用规模及管网系统规划,健全中水系统;二要完善健全管理体系。对中水利用建设严格要求、统一规划和建设;三要 制定合理价格体系。加强水价体系改革,拉大中水与自来水价格差距;四要建设高品质再生水厂,提高产能,提升污水资源化水平;五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吸引社 会资金和外资投向中水回用项目建设运营;六要加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提高雨水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七要提高认识。提高相关部门中水建设意识, 加强监管,加强居民节水意识宣传,提高居民对中水的认识。

4.有专家指出,目前北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将难以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怪圈。请你就这一“怪圈”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写作思路】

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看出,首先,本文要求就北京“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用水怪圈现象,写一篇文章。因此,在写作时,有必要在开头分析这种现 象。其次,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说明此题属于非命题作文。因此,考生要结合题干中专家的话、写作话题和材料主题,自拟题目。另外,作答要求中提到 主题明确,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材料,把握主题,正确立意。

本文的写作思路如下:开头指出水的重要性,分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介绍用水怪圈的形成,进而提出总论点:要想打破这种怪圈,就必须建立科学用水 机制。第二段具体分析北京陷入用水怪圈的原因。第三段揭示建立科学用水机制的意义。第四段提出建立科学用水机制,打破怪圈的具体措施。结尾重申水的重要 性,照应开头,进而引出国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发出呼吁号召,收束全文。

【参考例文】

建立科学用水机制 打破用水怪圈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曾几何时,北京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现在,却成为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 量只有1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的1/8,已经突破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为此,不得不从外流域调水以及继续开采地下水。由于优势资源过度 集中,近年来,北京人口激增,刚性用水快速增长,供水缺口越来越大,从而陷入“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水”的怪圈。要想打破这种怪圈,就必须建立科学用 水机制。

北京陷入用水怪圈不是偶然的。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优势资源集中在北京,这就必然 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进入,导致城市不断膨胀,加大水资源供给压力。同时,1999年以来,北京遭遇严重的干旱期,平均降水量有所减少,地表、地下、入境水资 源量大幅衰减,湿地缩减严重。并且,北京各水体污染严重,永定河、官厅水库等水源地都已停用。另外,水价不合理,居民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浪费严重等,也 在制约北京走出怪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转折期。建立科学用水机制,不仅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打破北京用水怪圈的最佳方法。

为此,在未来的用水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打破北京的优势资源垄断局面,做好城市规划,北京城市规模和 人口数量。其次,要保护湿地。实施最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大投入,修复湿地。再次,要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污染企业准入,将重污染企业进行迁移或升 级改造,治理水源地,开发利用再生水。另外,要充分利用雨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水企业,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量使用微灌等节 水方式,提高工农业循环用水效率。最后,要合理调节水价。在定价时,以节约合理高效用水为导向,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同时,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 育,提升民众的节水意识。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科学用水,是治邦的大事。2011年,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相信通过建立科学用水机制,开源节流,北京一定能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怪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