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是一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体系标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变电站自动化内部通信网络,也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电能计量系统、发电厂自动化系统和其它相关领域。
在网络通信层面:
IEC61850标准总结了电力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归纳出电力系统所必需的信息传输的网络服务,设计出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它于具体的网络应用层协议(例如,目前采用的MMS协议),与采用的网络(例如现在采用的IP)无关。考虑到TCP/IP、OSI、现场总线等各种各样的通信系统己经建立起来,IEC61850引入了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的概念。SCSM的内容,就是根据系统需求(例如,最大允许延时)将ACSI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方法映射到具体的通信技术,例如,MMS、FMS、DNP或EIC60870一5等应用层协议。由于电力系统生产的复杂性,对信息传输的响应时间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变电站的过程内可能采用不同类型的网络,IEC61850这种体系结构很容易适应这种变化,只需要改变SCSM或者使用系列SCSM的组合,就可以利用最合适的技术来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提供支持。
IEC61850标准包括如下十部分内容:
1.IEC61850一1基本原则,即IEC61850标准概述,包括适用范围和目的,定义了变电站内IED(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和相关系统要求,并论述了制定一个适用标准的途径和如何对待通信技术革新等问题。
2.IEC6185O一2术语,给出了IEC61850文档中涉及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定术语及其定义。
3.IEC6185O一3总体要求,详细说明系统通信网络的总体要求,重点是质量要求(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以及总的网络要求),还涉及了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机械震动、电磁干扰等)和供电要求的指导方针,并根据其他标准和规范对相关的特定要求提出了建议。
4.IEC61850一4系统和项目管理,描述了对系统和项目管理过程的要求以及对工程和试验所用的专用支持工具的要求。主要包括:工程过程及其支持工具,整个系统及其IED的生命周期,系统生命期内的质量保证共三个方面。
5.IEC61850一5功能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规范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完成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为了区分技术服务和变电站之间以及变电站内IED之间的通信要求而对功能进行描述:为支持功能自由分配要求,将功能适当地分解为相互通信的几个部分,给出其交换数据和性能要求;对典型变电站配置,上述规定可通过数据流的安排加以补充。
6.IEC61850一6变电站中IED通信配置描述语言,规定了描述通信有关的IED配置和参数、通信系统配置、开关间隔(功能)结构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文件格式,目的是在不同制造商的IED管理工具和系统管理工具间,以某种兼容的方式交换IED性能描述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描述。
7.IEC61850一7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是变电站设备之间协调工作和通信的体系概述。IEC61850一7共包括4个部分:
(1)IEC61850一7一1原理和模型,提供了有关基本建模和描述方法的信息,解释了IEC61850一7一4、一7一3、一7一2和IEC61850一5之间的详细要求,以及IEC6185于7一X的抽象服务和模型如何映射到IEC61850一8一X和一9一X中具体的通信协议。
(2)IEC61850一7一2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描述: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访问的全部信息的分层类模型;对这些类进行操作的服务;和每个服务相关的参数。
(3)IEC61850一7一3公共数据类,定义了和变电站应用有关的公共属性类型和公共数据类,这些公共数据类用于本标准系列的一7一4部分。
(4)IEC61850一7一4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规定了IED间通信用的兼容逻辑节点名和数据名,这是一7一2中介绍的类模型的一部分,所定义的名称用于建立分层对象引用,供IED间通信应用。
8.IEC61850一8一l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制造报文规范(MMS),说明了在局域网上交换实时数据的方法,将ACSI映射到MMS的服务和协议,主要用于变电站层到间隔层间的映射。
9.IEC61850一9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规定了间隔层和过程层间的映射。
10.IEC61850一10一致性测试,规定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设备通信方面的一致性测试方法,还给出了设置测试环境的准则和规定了互操作的等级。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