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细胞的分化》教学设计
2025-09-29 05:13:47 责编:小OO
文档
《细胞的分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四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本模块的前三个章节是从物质组成和物质变化的角度出发,介绍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谢,而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细胞是以一个的个体出现在舞台上,展示它的整个生命历程,也就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内容环环相扣。在本节的前一节是《细胞的增殖》,而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通过和分化得到的,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与共同完成生物的个体发育,可见分化的重要性。而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是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拉进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分化的异常情况,学生了解后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并关注癌变等相关的医学进展。所以学好本节《细胞的分化》,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之前所学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并为后面的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作好铺垫。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细胞的分化》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通过使细胞的数目增加,但是如果只有简单的,受精卵是无法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的,这是一个新旧知识的人知冲突,教学中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而且在生活中,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对白血病、干细胞、癌症等有所了解,但是学生不清楚其中的机理,这是又是一个认知冲突,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把新知识有机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拉进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在能力方面,高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确立,但还不是很完善,而细胞的分化十分的抽象,尤其是分化的稳定性与细胞的全能性对立而又统一,所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分化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但同时,已经分化的细胞又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教学中利用形象的比喻以及丰富的图片和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心理方面,在第一节章节引入中,学生已经知道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通过和分化得到的,并且掌握了细胞的增殖,所以学生有学习细胞的分化的求知欲望,而且本节知识与现在的科学热点息息相关,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开展本节《细胞的分化》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②描述细胞分化的特点;

③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及应用;

④运用所学的干细胞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白血病等热点问题;

⑤说出细胞癌变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探讨干细胞、癌症等知识,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命健康的习惯;

②搜集有关干细胞、癌症等知识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学习,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

②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②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及应用。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对立统一。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话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法等的适当结合运用。

2、学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手段

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人的血细胞寿命很短,又失去能力,健康人的血细胞数为什么不会随之减少?白血病的治疗为什么是给患者捐献骨髓,而不是输血?

(二)提出问题:细胞的分化、干细胞等问题

(三)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探讨一:如果细胞只有简单的,受精卵能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吗?

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特点、意义

问题探讨二:细胞是不是一旦分化,就不再具有、分化的能力了呢?

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和应用。

问题探讨三:比较各种细胞全能性大小,引出干细胞

干细胞的特点和应用

↓  

问题探讨四:以上是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会分化成各种细胞或保持分化的能力,如果异常情况呢?比如物理射线、生物毒害、化学毒物诱导下?

  ↓

细胞的癌变

(四)课堂小结、评价与延伸

七、教学准备

幻灯片设计:人体胚胎发育动画、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核抑止实验的流程图,壁虎,蚯蚓等再生能力强的生物的图片,板书设计。

八、教学课时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活动预期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人的血细胞和白血病的两个资料,设疑:人的血细胞寿命很短,又失去能力,健康人的血细胞数为什么不会随之减少?白血病的治疗为什么是给患者捐献骨髓,而不是输血?

思考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回忆前节课所学的细胞增殖,无法解释,或者某些预习过的同学提出细胞分化、干细胞等名词。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利用学生新旧知识的冲突和经验知识,创设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先不评价答案对错,让学生带着什么是分化、干细胞为什么能治疗白血病等问题进行新课学习。并同用幻灯片展示本节内容框架。

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的目的,准备探究学习。学生带着问题,明确目的进行下面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分化概念

分化特点

分化意义

分化小结

全能性概念

全能性应用

干细胞的特点和应用

细胞癌变

教师播放人的胚胎发育动画,并提出问题探讨一:如果细胞只有简单的,受精卵能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一起归纳细胞的分化的概念。

教师通过设置串引导学生根据分化的概念去分析分化发生的时间、稳定性、本质三方面的特点,问题设置如下:

1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吗?那我们开始提出的血细胞的问题如何解释?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分化的时间。

2稳定性如何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实例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举例:蚯蚓、壁虎等再生能力强的生物。

3有丝的结果是什么? 为什么遗传物质一样却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教师通过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的分工合作与细胞分化做类比,引导学生明确分化的意义。

与分化对比

分化
时间
过程
结果
共同点
教师提出问题探讨二:细胞是不是一旦分化,就不再具有、分化的能力了呢?

教师给出植物组织培养和核移植实验的流程图并讲解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全能性概念,教师适当提示细胞有丝的结果

并解释原因。

强调动植物细胞全能性区别。

保存濒危物种、克隆等科学热点问题展示

教师提出问题探讨三:比较各种细胞全能性大小:胚胎干细胞、表皮细胞、骨髓干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引出干细胞。

教师适当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探讨四:以上是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会分化成各种细胞或保持分化的能力,如果异常情况呢?比如物理射线、生物毒害、化学毒物诱导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各种致癌因子及癌变的特点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人的胚胎发育动画,积极思考。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尝试描述分化的特征。

 学生明确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一种细胞形成形态、结构、功能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一步步明确分化的特点。

学生思考发言后,在教师引导下明确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

学生思考发言后,根据例子理解稳定性的特点。

学生回忆有丝的结果是产生相同的两个细胞,思考分化的本质,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明确分化本质:遗传信息的选择性表达

学生明确分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等重要意义。

学生根据表格与细胞对比,小结分化的内容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回答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得出全能性。

学生明确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学生比较植物细胞全能性区别。

学生比较各种细胞全能性大小,发现新问题:干细胞?

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明确细胞的特点和应用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各种致癌因子及癌变的特点

将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动态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对细胞的的分化形成感性的认识。

学生观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问题驱动学习,学生在和同学的探究合作和讨论以及教师的知道中自己解决问题,明确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突出重点,突破分化抽象难理解的教学难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新旧知识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对比学习法掌握教学重点。

利用对比学习法掌握教学重点。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明确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对立统一。

养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探讨干细胞、癌症等知识,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命健康的习惯;

(四)课堂小结与巩固评价学生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板书自己小结,利用本节所学结实上课开始时的问题。

典型例题的练习

学生自己小结,并用所学解决问题,使知识系统化。

及时巩固

自己小结,培养概括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

及时巩固与反馈

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课后延伸搜集有关干细胞、癌症等知识的相关资料。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命健康的习惯;
十、板书设计

4.2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分化概念:

分化特点:

分化意义:

分化小结:

二、细胞的全能性

全能性概念

全能性应用

三、干细胞

分类

应用

四、细胞的癌变

特点

致癌因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