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
2025-09-29 05:15:17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体验馆子项目

科学体验区建设方案编写指南

一、建设主旨:

  引进教育学中“Hands-On,Minds-On”的理念,围绕鲜明的科学主题,合理地组织资源和运用展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为用户建设一个科学内涵丰富、体验形式多样、体验结构层次清晰的“做科学”(Do Science)的网上体验环境。通过体验区所提供的实践机制来检验自己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获得科学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二、关键问题:

1、符合体验馆内容定位

科学体验区的第一要务是提供科学实践机制吸引目标用户有效地参与到体验区为之提供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检验自身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非更加形象生动准确地展示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这是所有科学体验区必须把握的共性的内容定位。

同时,每个科学体验区要有自己鲜明的科学主题。

2、用户为核心

结合目标用户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学习习惯、操作习惯等各方面要求设计体验区内容。

3、内涵丰富

围绕主题,设计和保障知识脉络的结构性、相关性与内容的质量,并选择适当的策略来设计体验过程。最低指标:平均每个体验区的设计时长为60分钟,知识点不少于50个

4、设计科学巧妙

体验过程的设计必须科学严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能综合反映实际科学探索过程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对体验过程和各环节衔接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和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到体验过程中。

在标准配置下,能够根据需要巧妙运用多种视觉媒体(如图形、图像、动画和文字等)和听觉媒体(如语音、音乐等)与用户交互。

5、技术合理

合理选择与应用媒体形式、开发工具,并进行最大优化,保障运行服务能力。

尽量采用WEB方式或者WEB+插件的方式提供服务,如果有必要采用客户端安装的方式,应该安装简洁、方便,并适用于目前主流的运行环境,不需要特定的安装运行环境。

技术实现要遵循B馆的集成规范。如果需要用户认证,应该采用B馆的统一认证方式。

最低指标:各体验区允许同时在线人数不少于50人,对客户端没有特别要求。

6、进度合理

进度安排符合体验馆建设整体进度安排,各时间节点设计合理,可考评。特别是07年7月份中期检查要有高显示度的阶段成果产出。

7、经费合理

经费预算及测算依据详细、清晰、合理,并按标准格式填报。

 

具体指标参考:《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子项目建设方案概要》

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体验馆子项目

科学体验区建设方案

(模版)

体验区名称:

所属系列:

牵头单位:

联系人:

主要参加单位:

2006年4月

一、基本信息

体验区名称
所属系列□观察体验     □探索乐园     □实验制作     □科学探险

牵头单位
参加单位
负责人联系方式
项目概述

(400字)

预期成果

及考核指标

(200字)

二、需求分析

1、本主题的科学实践/体验的现实意义

2、通过网络提供上述实践/体验环境的必要性

3、工作基础(资源、队伍、软硬件条件等工作基础)

4、目标用户分析

(分析目标用户年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等)

5、核心体验内容分析(重点分析目标用户的在本体验区可以体验/实践的内容)

三、项目目标与考核指标

1.目标(包括项目完成后取得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2、考核指标

设计时长(分钟)
知识点(个)
允许同时在线人数(人)
其他
四、体验区主要建设内容

(一)体验/实践什么

(具体说明本体验区所覆盖的主要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希望用户进行何种实践、获得何种体验,1000字以上)

(二)体验过程设计

(具体说明本体验区主要体验过程的发展组织脉络和体验/交互形式,2000字以上)

过程发展的

主要线路线路描述所涵盖的

主要知识点

具体体验形式/

交互方式

线路1
线路2
……
线路n
线路间

相互关系

(根据体验区具体内容,可以在此表格基础上根据需要细化扩充)

(三)创意和设计的独到之处

(四)用户激励策略简述

(如何使体验过程和各环节衔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和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到体验过程中。

五、技术开发及运行需求分析

1.主要技术路线

2.关键技术分析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体验区建成后所需运行环境分析

六、更新机制及持续发展的考虑

七、工作方案

1.组织管理方式

2.保障措施

3.参加单位及人员信息

(1)参加单位及分工

单位名称项目内分工
(2)主要参加人员信息

姓名年龄职务、职称专    业为本项目工作时间(月/年)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工作单位
4.建设进度与考核指标

 a)定性考核指标

  b)定量考核指标

 c)月度成果及考核指标

八、项目经费来源与支出预算

1. 项目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经费来源经费支出
项目金额科目总金额其中,

专项拨款

备注
经费来源合计经费支出预算合计
1.专项资金拨款1. 资源整理保存费
2.部门预算财政拨款2. 数字化加工费
3.基本建设拨款3. 软件购置、研发费
4.国家其他拨款4. 标准规范研究制定费
5.自筹经费5. 仪器设备购置费
6.其他来源6. 自然科技资源购置费
7. 科技文献购置费
8. 科学数据购置费
9. 其他费用
注:1.经费支出预算中各科目明细之和=各科目的金额;

2.经费支出预算中各科目金额之和=经费支出预算合计数;

3.经费支出预算合计数=经费来源合计数;

4.专项经费支出预算合计=专项资金拨款数。

2. 项目经费预算说明(字数不限)

(1)预算收入情况说明

本子项目2006年预算收入为    万元,其中需专项资金拨款   万元,承担单位配套    万元。

(2)专向经费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1、资源整理保存费

2、数字化加工费

3、软件购置、研发费

各体验区选题策划、脚本编写、资源选择与组织、集成开发和发布服务的研发费等

6、自然科技资源购置费

9、其他费用

 
参考资料

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子项目建设方案概要

1.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的建设,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将建成四个系列共40个科学体验区,多角度、多学科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科学内涵丰富、体验形式多样、体验结构层次清晰的数字虚拟科学乐园。体验馆引进教育学中“Hands-On,Minds-On”的理念,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这样一个模拟“做科学”(Do Science)的网上体验环境里,通过实践机制来检验自己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并获得科学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2.工作方案

(1)组织管理方式

“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建设”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北京大学等多所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国科技馆、图形科普杂志社参加。成立项目建设组和专家顾问组,作为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

(Ⅰ)项目建设组

    根据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负责进行体验馆子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负责二级子项目的审批、监督和验收,及体验馆建设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Ⅱ)专家顾问组

组建专家顾问组,包括科普专家、学科专家、IT专家和设计专家等。专家顾问组协助项目建设组工作,在项目建设组的组织下参与子项目总体设计和二级子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咨询、论证、评审等。

(Ⅲ)项目实行部门联系负责制,设置联系人。

体验馆建设的指导原则是:

(Ⅰ)总体设计、执行标准

根据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认真做好体验馆的总体设计,参与制定相应标准规范;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标准及相关要求执行。

(Ⅱ)学科丰富、表现多样

为避免体验区学科主题过于集中、体验形式单一的情况,体验区主题选择及表现形式设计时要从体验馆整体学科布局出发,力求丰富多样。

(Ⅲ)共建共享,协同合作

加强多单位协作,集成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服务质量。

(Ⅳ)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2)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数字科技馆总项目管理办法,结合体验馆具体情况,制定体验馆子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I)总体设计

设总体设计子课题,负责体验馆的总体设计。

(II)技术开发与总体集成

设技术开发与总体集成子课题,负责体验区建设通用技术研究与体验馆总体集成。

(III)体验馆建设实施

签订体验馆子项目任务书后,体验馆建设启动。

签订二级子项目任务书后,根据情况划拨启动经费,各二级子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每年6月,由项目建设组组织对二级子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年中检查,并作出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每年12月,由项目建设组组织对各二级子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年度检查,作出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年度任务完成情况拨付年度经费余款;项目建设组向中国数字科技馆领导小组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和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各二级子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由项目建设组组织进行验收评估。

(3)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内容的生动展现和人机实时交互是体验馆建设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数字化、多媒体、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全景技术,以及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现技术为手段来实现内容的生动展现;采用多种RIA技术来提高科学体验区的高交互性,如AJAX、FLASH/FLEX、XML等。

建立一个体验馆的运行服务平台,使WEB用户可以在该平台检索并使用各体验馆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建立体验馆的元数据标准以便于整体集成,提供体验馆的服务注册与发布机制,在平台上提供对体验馆的查询与检索服务,以及与相关科普资源(知识)的关联查询服务。

为解决好科学性与体验性结合的问题,将通过科学家、科普专家和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在选题策划、脚本编写、资源选择与组织、集成开发和发布服务等各环节细致论证、合理设计,力求实现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验。

在选题策划与脚本编写阶段,重点解决主题设立、核心思想和集成思路等问题,须广泛征求用户和专家的意见并修订完善。资源选择与组织阶段,要紧密围绕主题进行设计,精心挑选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资源进入集成范围。集成开发阶段,根据主题需求选择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参与性和互动性。发布服务阶段,保证服务的稳定性;辅以监测机制及时有效收集用户反馈,不断对设计思路和系统功能进行完善。

3.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

预期成果:建成后的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将拥有观察体验、探索乐园、实验制作和科学探险四个系列共40个主题鲜明的科学体验区,成为公众检验自己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并获得科学体验的网上乐园。体验馆允许同时在线人数不少于2000人。

A、体验区能够围绕鲜明的科学主题,合理地组织资源和运用技术以表达丰富的科学内涵。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科学体验机制并对用户在该主题方面所掌握知识与方法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平均每个体验区的设计时长为60分钟,知识点不少于50个,允许同时在线人数不少于50人。

B、开发和部署一系列的虚拟科学体验的典型应用。

C、建成一个,开通一个。开通部分通过门户网站向全社会提供7*24不间断服务。2008年12月体验馆全部建成开通后,总注册用户达10万人。

2006年7月:5个体验区完成选题策划与脚本编写,实现本体验区70%以上的资源选择与组织,可以在本地演示主体设计思路;另外5个完成脚本编写。

2006年12月:建成10个体验区并开始提供服务。

2007年12月:完成20个科学体验区的建设,已建成体验区相继提供服务。提交剩余科学体验区的设计方案。

2008年12月:完成10个科学体验区的建设。完成体验馆全部科学体验区的整合工作,开始稳定高效服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