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医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25-09-29 05:03:15 责编:小OO
文档
“医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由于现有的调解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机构是医学会下属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两者的成员构成均是单一的医学专业人员,容易遭到大众质疑。可考虑建立医疗事故调处中心或者调解委员会,其成员应当包括医学专家、律师、卫生、司法、等各领域人员,以保证处理医疗纠纷时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近年来,社会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中,甚至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医闹”。

 ■“医闹”阴影导致医生不敢大胆施救,或多做无关的检查,最终贻害患者

 “医闹”问题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以医院来说,医院形象受损、医院工作秩序受扰、医生人身受伤。第二,对患者来说,当医方如履薄冰,躲避在畏惧 “医闹”的心理中,医院医生的治疗行为必然异化,不敢大胆施救,在对待疑难病上推诿和拒医,或者医方多做无关的检查以防漏诊而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开支增大,最终贻害患者。第三,“医闹”恶性膨胀,必然扭曲患者心态,从“有理取闹”走向“无理取闹”,危害医院利益。第四,在“医闹”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围攻、堵塞等办法,影响医院正常运作秩序,从而影响其他患者就医,进而影响社会安定。

 ■医疗服务收入与药品收入成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最核心原因

 “医闹”问题之所以出现并日渐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医疗改革后遗症。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医疗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部分拨款的方式使医院能够 “自负盈亏”,由此使医疗服务收入与药品收入取代财政拨款成为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这两项收入都需要从患者身上取得,这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最核心原因。

 第二,患者对医疗结果期望过高。一部分人觉得医学万能,进了医院就得治愈,如果医疗结果与期望值不相符,就对医生、医院甚至医疗产生不满。但人类目前对人体机能的认识还很有限,无法包医百病。其实医疗本身就是一项以失败为终点的实践过程,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至少有一次,逃不脱在“失败”的医疗过程中死去的宿命。第三,医院管理原因。医院给医护人员采取效益工资制,医生的工资高低与其所在科室效益及其医护人员本人效益相挂钩,医护人员也需要养家糊口,于是在药量、药价、用药档次和各项检查方面给医院增收。患者承受了昂贵的治疗费用,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第四,医德方面原因。现有部分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甚至出现了“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敢接受手术”的荒谬现象,个别医护人员因医德败坏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第五,医术方面原因。目前医疗行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许多医院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低下,误诊误治现象经常出现。当患者承受了高昂的医疗费用后,不但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患者必然产生不满情绪。

 第六,医院心态方面原因。现在医院方面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即“不怕你告,也不怕你上吊,只怕你来闹”和“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无赔”。“医闹”们正是逮住医院这种心态,才有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七,公信力不足原因。目前,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方式有:医疗事故鉴定、诉讼、行政调解。但这几种方式都存在着问题。首先,医疗事故鉴定由各级医学会负责,但专家与医院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称为“老子鉴定儿子”,公信度不高。其次,打官司程序复杂,成本太高。很多人为了要个“说法”,从“黑发人”变成“白发人”,也未必能拿到一纸公正判决。再者,行政调解的主持者大多是卫生行政部门,而非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患者普遍缺乏信任感。

 第八,社会导向原因。很多时候,媒体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必须尽量吸引老百姓的眼球,由此医疗纠纷、医件便成了他们的偏爱。这些报道有强大的“污名”效应,使得医生、医院和医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

 ■解决 “医闹”问题要多措并举

 为解决“医闹”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面措施:

 第一,设立“黑名单”制度。在“医闹”发生时,对人进行录像取证,对那些在多起医疗事件中出现的人员,要坚决依法打击,不姑息、不纵容。

 第二,建立“第三方”处理机构。由于现有的调解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机构是医学会下属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两者的成员构成均是单一的医学专业人员,容易遭到大众质疑。可考虑建立医疗事故调处中心或者调解委员会,其成员应当包括医学专家、律师、卫生、司法、等各领域人员,以保证处理医疗纠纷时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三,投保医疗事故责任保险。所有医生都必须参加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即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由保险公司来进行专门的鉴定、理赔事项。使得有专门机构来处理医患纠纷,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院不受“医闹”的干扰。

 第四,强化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对医护人员进行医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医德,只有树立“人道、仁爱、帮助”的理念,不断使患者摆脱病魔的折磨重获新生,医护人员的形象才能重获新生。

 第五,推进医疗改革。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固化医护人员工资,斩断医院收入与药费、诊查费等挂钩的利益链,消除医院的高收费冲动,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