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化学反应工程》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
2025-09-29 05:03:22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化学反应工程》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

8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多级混合流模型和轴向分散模型是两种预测非理想流动对反应转化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关于这两种模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轴向分散模型适用于返混程度在零到无穷大的任何的情况

B .在返混程度较小时,多级混合流模型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

C .两者不能共用同一套示踪实验数据

D .两种模型可用同一套示踪实验数据

2.对于反应A →R →S ,目的产物是R ,下述反应器中最适宜的是()。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两个串连在一起的等体积全混流反应器

D .平推流与全混流串联在一起的反应器

3.反应器的类型不同,则()也将有不同。

A .反应动力学

B .传递特性

C .反应的相态

D .反应的可逆性

4.乙苯在催化剂上脱氢生成苯乙烯,经一段时间反应后,苯乙烯生成量不再增加,但乙苯仍大量存在,表明这是一个()反应。

A .慢速

B .可逆

C .自催化

D .不可逆

5.全混流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时,要使反应器操作在稳定的定常态,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移热速率>放热速率

B .移热速率<放热速率

C .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D .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6.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则第一釜的反应速率 -r A1与第二釜的反应速率 -r A2之间的关系为()。两釜反应温度相同。

A .-r A1 > -r A2

B .-r A1 = -r A2

C .-r A1 < -r A2

D .不能确定何者为大

7.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S R A 21k

k ?→→?,产物R 的最大浓度通常()。 A .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B .只与反应温度有关

C .与A 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D .只与A 的初始浓度有关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 3

/(mol.hr),该反应为()级反应。

8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不能确定

9.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m 3.hr),该反应为()级反应。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不能确定

10.对于平行反应

S A R A 222111n ,E ,k n E ,k →→?,活化能E 1>E 2,反应级数n 1<="">

条件下操作。

A .高温、反应物A 高浓度

B .高温、反应物A 低浓度

C .低温、反应物A 高浓度

D .低温、反应物A 低浓度 11.

t /t e t 1)t (E -=是()。 A .平推流的E 函数 B .全混流的E 函数

C .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E 函数

D .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

E 函数

12.对于强放热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理论上可能得到的η值的最多个数为()。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13.全混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的无因次方差等于()。

A .0

B .1

C .∞

14.恒温恒压的气相变容反应322NH 2H 3N ?+,原料中混入了一定量的Ar 气(与N 2和H 2的转化率为零时的初始总摩尔数比为1/2,N 2与H 2的比例为计量比),则膨胀率2N ε为()。

A .-0.5

B .-1/3

C .-1/6

D .-5/6

15.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数N 为()。

A .4.5

B .5.6

C .3.5

D .4.0

16.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hr -1,该反应为()级反应。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不能确定

17.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

为()。

A .1.0

B .0.25

C .0.50

D .0

18.对一平行—连串反应,P 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 2< E 1< E 3,为了目的产物的收率最大,则最佳操作温度序列为()。

A .先高后低

B .先低后高

C .高温操作

D .低温操作

1.0=r a uL D 2θσR A Q P A ?→→→?)3()2()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