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硫化氢防范措施
2025-09-29 05:01:09 责编:小OO
文档
硫化氢防治措施补充规定

一、硫化氢概述 

硫化氢( H2S)是一种极毒的可燃气体,无色,带有臭鸡蛋气味。其化学活动性极大,能使银、铜等金属表面发黑。H2S极易溶于水形成氢硫酸,H2S在水中的溶解度是CO2的2.7倍,是CH4的93倍多。H2S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1.19)。人体能够闻到硫化氢气味的浓度下限为(0. 2-0.3 )×10-6。当硫化氢浓度为(20-30)×10-6时就出现强烈气味,当浓度为(100-150)×10-6时,将使人嗅觉麻痹,臭味“减弱”或“消失”,反而嗅不到。当浓度在1000×10-6时,在数秒钟内会致人死亡。当浓度达4.3%~46%时具有爆炸性。 

二、硫化氢(H2S)的危害 

硫化氢不但能使人中毒,同时对眼睛及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鼻炎、气管炎和肺水肿。 

人体受硫化氢中毒时的征兆如下: 

1、H2S浓度达到0.01~0.015%时,流唾液和清水鼻涕、瞳孔放大、呼吸困难。 

2、H2S浓度达到0.02%时,经5~8分钟后,引起眼、鼻、喉、黏膜的强烈刺激,昏睡、呕吐、头痛、四肢无力。 

3、H2S浓度达到0.05%时,经30分钟就失去知觉,痉挛,脸色变白,不进行急救就会死亡。

4 、硫化氢极毒,人吸入浓度为1g/m³的H2S在数秒钟内即可死亡。

三、硫化氢防治

1、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全员培训、班前会等时间,针对井下施工作业环境复杂、瓦斯和硫化氢气体灾害严重的问题,提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了解硫化氢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及其灾害预防,掌握突发预兆,提高职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在施工前打排放孔或煤层注水等方法稀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

3、 加大工作面风量,防止硫化氢积聚。增大掘进面风量,确保有效稀释和排除瓦斯和硫化氢,防止硫化氢浓度超限。按照工作面排除瓦斯、硫化氢、最低风速等诸多因素计算决定通风机的选型。当掘进工作面有大量硫化氢气体涌出时,加大供风量集中抽排,风筒末端到掘进面距离不得超过5 m,以保证掘进工作面风量充足;局部通风机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持正常运转。

4、由瓦检员随时检查工作面硫化氢气体浓度,做好相关记录,下班后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每班瓦检员配备一台DVW-50型多种气体采样器,比长式硫化氢测定管,量程为0-100ppm,同时将测定结果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和带班队长,严禁在任何时间、任何有害气体情况下超限作业。

5、硫化氢毒性极大,但硫化氢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1.17),且极易溶于水,故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加强工作面及巷道两帮的洒水工作,使爆落下来的煤体湿润,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在突发事故中用湿毛巾等捂嘴、鼻,向上风侧撤离等。

6、工作面应备足量的生石灰,每班在硫化氢积存处抛洒一遍,用水浇水,覆盖整个工作现场,使其产生水雾溶解硫化氢气体,降低其浓度。

7、每次放炮时、必须使用水炮泥和黄土炮泥填充炮眼,放炮后,用大量水冲刷煤壁.尽量稀释溶解H2S,降低其浓度。

8、工作面放完炮后,至少等待15min,待巷道炮烟完全吹散后,由当班瓦检员、安全员检查巷道的瓦斯及硫化氢情况,在确保巷道有毒有害气体不超限的情况下,才能由外向里逐步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当巷道内瓦斯浓度在(1%)以下和硫化氢浓度在(0.066%)以下时,作业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场所。

9、加强日常通风管理工作。现场作业人员、瓦检员、安全员、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迎头停风后,工作面施工人员要及时撤出,在工作面送风15min后,经检测硫化氢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在未送风前严禁所有人员进入迎头,严格执行风电、瓦斯电闭锁,对临时停风的巷道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硫化氢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10、对地质资料提供有水或断层、裂隙等地段时,打超前钻孔,提前释放、抽放或封堵硫化氢气体;矿井出水都会伴随大量硫化氢气体溢出,因此对有出水可能的地段进行超前钻探,避免硫化氢突然溢出。

11、加强个体防护,作业人员配戴防毒面罩、防尘口罩,并在眼睛周围涂抹药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