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
2025-09-29 05:02:29 责编:小OO
文档

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

明年高考是我省实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之后的第一届高考。考生在面对这一场高考时,一定想知道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新高考究竟“新”在哪里,它们与旧高考又有什么区别。

  3日,本报与福州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2009年高考动态分析会”,特邀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课题组和指导组的名师,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为考生作现场分析。

    

  语文:

      

  最大的变化是增加“选做题”

      

  福州八中高级教师丘实真指出,新课程实行“学分制”,就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新”在有了两套教材。考生要注意,不管新教材也好,旧教材也好,它们的目的都在于培养语文素养和答题能力。多年来语文高考除默写以外,从不考课本内容,因而学习新旧教材对考生参加高考影响不大。

      

  明年高考语文科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卷形式等方面与往年基本相同。局部会有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要增加“选做题”,目的是落实对“选修课”的考查。丘老师告诉考生,考试肯定会有变化,但不会很大。

      

  尽管明年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来,但为了让考生明确复习方向,丘老师做了一些预测。今年我省语文试卷一共6大题18小题,大题有:1.现代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3.文化经典阅读和古诗鉴赏、文学名著阅读,4.现代文学作品阅读,5.语用题、6.作文。

      

  丘老师认为,明年语文卷,1、2两题的变化应该不大,考生的训练形式应以内容理解和多做选择题为好。文言文阅读是各地试题中较为稳定的一部分内容,肯定会考。对文言文,考生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准备,关键要打好基础,有较强的语感。

      

  “文化经典阅读”是我省特有的考题,才考3年,马上就变的可能性不大。我省“文化经典”着重要求考生阅读《论语》《孟子》和《庄子》。2006年和2007年都是考《孟子》,今年则是把《孟子》和《论语》各取一句,明年是否会考《孟子》还很难说。三部作品中,总体来看《孟子》较为浅显,多考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时间还充裕,建议考生尽量全面准备。

      

  “古诗鉴赏”一题各地都考,选材也多以诗歌为主,但也有少数省市考宋词、元曲的。我省今年选的也是唐诗,建议考生也仍以唐宋的诗歌和词为复习重点。在命题形式上,今年我省开放式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应引起考生重视,但各地性较强的题目也不能忽略,尤其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最好还是要有全面的训练。

      

  “文学名著阅读”也是我省有别于其他省市的一项考查内容,才考2年,明年估计也会保留下来。但考试的范围和形式可能会有些变化,可能以“选做题”的形式扩大到“选修系列2”的一些内容。如扩大到《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的一些篇目。如果是以“选做题”的形式加以改造,那么题型肯定会向这几年出“选做题”的省份靠拢。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是相对稳定的题目,今年各地与往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考生对我省的这种命题形式还要多加适应。

      

  语用题是高考试题中变化最丰富的一部分,估计在具体的命题形式上明年肯定会有些变化。今年各地试题如浙江、安徽、湖北、广东、重庆的试卷就很有变化,考生最好都能去熟悉一下。丘老师还说,明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主要还是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明年高考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选做题”,试卷肯定会有“选做题”。但考生看了具体的题目后,会觉得并不十分困难,因为它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因此,考生完全不必对明年的高考有太多的顾虑。

    

  数学:

      

  新知识增加不多

      

  注重能力的考查

    

  福州三中特级教师林风老师指出,实行新课改之后的高中数学教材与其他科目一样,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等。不同的是新教材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统计中的变量相关、概率中的几何概型等内容。

      

  在选修课方面,考生要注意一些重要的选修课程,如文科常用逻辑用语中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增加了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框图等;理科常用逻辑用语中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增加了推理与证明以及定积分;增加了统计案例等。

      

  林老师说,从目前已经进入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卷来看,新高考的命题思路及试卷结构有几个变化:首先是试卷结构、形式的变化。新高考将在填空题部分出现了“选做题”,大题中涉及大综合的内容;命题更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更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更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之,新教材增加的知识点内容相对较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也较少,考生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攻克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弱、解题不规范、策略失当、方法不佳、记忆淡化这“五大硬伤”,进行有目标的复习。

      

  同时,林老师还提醒即将进入紧张复习阶段的准高三学生,要着力做到“短平快”“稳准好”。在复习过程中,要找准资料,进行限时训练,专题训练,以平常心保持复习的状态,力求在稳定中有所提高,有所超常发挥。

      

  此外,在高三紧张备考状态下,考生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现象,要加以克服,如:(1)高原效应,即由于高三阶段大负荷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疲劳,产生“缺氧”现象,造成后期的精力、体力不支,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2)舌尖效应。浅尝辄止是学习中的一种“舌尖效应”,只追求题海战术,求多求新,求感觉;(3)克拉克效应。即期望过高,过度紧张,导致在考场上发挥失常;(4)偶像效应。不少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而对自己的弱势科目则不愿意“光顾”。

    

  英语:

      

  词汇量明显增大

      

  能力要求有提高

      

  不少人都认为英语学科将会是明年高考中变化最大,难度最大的科目。那么现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昨天,来自华侨中学的谢子潮老师在会上作了解答。

      

  谢老师说,新课程强调英语学习既是实践活动,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更加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即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新课程对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提出具体等级目标。

      

  英语新教材是按照模块来编写的,英语学科新教材共分为11个模块,其中1至8模块为高考必修模块,9至11模块为拓展模块。

      

  谢老师预计明年高考的总体趋势是:平稳过渡,稳中有变,注重能力。考查的词汇量明显增大;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语法要求更加全面;在题型上会有所变动或创新,将会更注重能力的考查,这主要体现在主观题分值上。同时,他认为今年的高考评价对明年的新高考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今年高考的总体难度高于前几年;在题型上有所突破,相对开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并且考试中大幅增加了考纲外的词汇量,总体词汇量也有所增加,基本体现了新高考的要求。

      

  最后,谢老师就如何应对2009年新高考给考生们提出了建议: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明确课标要求;其次,考生还要认真研读高考新方案和新考纲,明确高考要求;第三,考生要关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实验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新题型,把握高考新动向;第四,考生要以第一至第八模块教材为载体,夯实“双基”;第五,考生要通过大量阅读加大语言输入,巩固必备词汇。此外,考生还要重视读写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