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博雅汉语第十七课教案
2025-09-29 04:59:06 责编:小OO
文档
《博雅汉语》第十七课 做客(一)教案

课程类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

教学时数: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教学内容:《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十七课 做客(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领会本课所学的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出现的新的语言点。 

3、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课程基本情况分析:

1、生词量:25个,补充词:2个,主人、客人、意思。

2、重点生词:

副词:真

数量词:一点儿

名词:心意、上

动词:打车。

3、语法点:

“是X还是Y”。

“会”(1)

“就是”。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重点词语并用其造句,回答问题或成段表述。

2、能较为流利朗读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注意发音。

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原则。以语言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法理解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听说法、实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词语卡片、几包茶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生词学习

1、复习回顾(5分钟):问候、寒暄之后进入复习环节,简单回顾第十六课的重点生词,语言点,让学生说出带有重点生词和语言点的句子,以达到知识的重复、再现。

2、本课导入(5分钟):问问学生有没有去过中国朋友家里玩,都做了什么,与同学们进行简单的交流,主要让学生们谈他们的经历,此环节教师是倾听者,之后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课的题目——“做客”。

3、朗读课文(1分钟):老师正常速度朗读一遍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

4、讲解生词(30分钟):

老师带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用部分时间给学生单独读单词,主要纠正发音,快速、随即轮流,让所有学生有有机会念,然后每个单词逐一讲解,重点生词(带*的生词)重点讲解。

1)、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例如留学生到结对子的中国同学家里一起包饺子,就是做客。

2)、请进: 请,please,是一个礼貌用语,“请进”就是请别人进来。别人对你说“请进”,就是别人请你进。

*3)、真:这里是程度副词,常用在某些形容词之前,表示感叹比如:“玛丽,你的衣服真漂亮。”“今天天气真好。”“大卫,你的汉语说的真棒。”

但是我们不能什么形容词前面都加“真”,比如我们可以说“真白”、“真蓝”“真黄”······但是“真雪白”、“真浅蓝”、“真深黄”······这样的用法就是错误的,“雪白”“浅蓝”“深黄”等词语本身就已经是加深程度了,我们不能再在它前面加“真”了。

另外“真”还可以修饰动词,含惊讶之情。例如“没想到你真做到了!”“真让他说对了!”

4)、干净:展示两张图片,一张脏乱的房间,一张干净整洁的房间。

5)、坐:以肢体动作展示这个动词。

6)、哎呀:叹词,表示惊叹、埋怨、不耐烦等。例如“哎呀,你太能干了!”(表示惊叹)“哎呀,你怎么现在才来啊!”(表示埋怨)“哎呀,你快点!”(表示不耐烦)

7)、客气:对人谦让、有礼貌,别人对你说“请进”就是很有礼貌,那我们就可以形容他很“客气”。我们留学生去中国同学家里玩的时候,中国同学热情的招待大家,我们就可行形容他很“客气”。

*8)、一点儿:表示很少或不定,从大瓶果汁中倒出少量的果汁,给大家展示倒出的果汁,“我倒出了一点儿果汁”(表示很少)。

通常“一点儿”是个模糊词,到底多少是“一点儿”是不具体、不确定的。比如我们经常说“我去喝一点儿水”,可能会喝一大杯水;“天亮了,多穿一点”,到底穿多少,是不确定的;“我晚一点儿回去”到底多晚也是不确定的。

*9)、心意:一是对人的情意,比如“这些礼物是我们的心意”。二是心里的意思、想法,比如“你根本不明白我的心意”。

10)、收下:先讲“茶”,然后再讲这个词,老师送给学生茶叶,学生接受了,了就是“收下”。

11)、茶:让学生们看事先准备好的茶叶,然后送给学生做小礼物,以实物教学。

12)、果汁儿:让学生们看事先准备好的果汁饮料,分发给每个同学品尝,以实物教学。

13)、随便:表示无所谓,什么都可以。比如—“你想喝什么?”—“随便。”意思就是无论什么喝的,你都可以接受。

14)、行:OK,可以。比如—“你想喝什么?”—“随便。”—“喝茶可以吗?”—“行。”

15)、路上:在路途中或者道路上。例如:“我在去学校的路上。”(在途中)“路上停了好多车”(路面上)

16)、顺利:做事情时没有遇到困难和阻碍。例如:“工作顺利”,“事情很顺利”,“路上很顺利”。

*17)、上:一是方位词,表示在······上面,如“在桌子上”,“在地面上”,“车上有一只鸟”(表示车顶)。二是名词,如“车上有很多人”(表示车子里面),“书上的字真复杂。”三是动词,“上树”,“上学”

可以用图片区别不同含义的“上”。

18)、挤:做具体的肢体动作

*19)、打车:“打车”就是坐出租车的意思。这里的“打”与打击的“打”hit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打车”意为坐车,再如“打水”是取水的意思,“打气”是给车胎输气体的意思。

20)、空调大巴:展示图片

21)、地铁:展示图片

22)、饿:一种感觉,想吃饭的感觉,“快到中午了,我饿了。”

23)、吃:做具体的肢体动作

*24)、会:can,如“你们会说汉语。”“我会包饺子。”

25)、试:try,“尝试”,“试一试”,“试试”,“试一下”这几个词的意思都是try的意思。“试”通常不会单独使用而是组成词语使用。

补充:

1)、主人:host留学生去中国学生家里做客,中国学生是主人。

2)、客人:guest留学生去中国学生家里做客,留学生是客人。

3)、意思:meaning,意义,含义,“‘随便’的意思是什么都可以。”

回顾生词(4分钟):再次带领学生读生词,并轮流让学生重复,再次纠正发音。通过例句让学生加深对单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课文和语法学习

课文教学与语言点结合,课文是对话的形式,老师先整体将课文读一遍,然后带领学生读一遍,整体熟悉课文。随机点名让学生们轮流读一遍,纠正每个学生的发音。最后让和学生们一起将课文读一遍,进入语言点和句型的具体讲解。

1、“是X还是Y”

原文:“你们喝什么?茶还是果汁儿?”

     “你们一般坐公共汽车还是打车?”

“是······还是······”这个句型用于问句,表示选择。

比如:1)、“你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

      2)、“这是苹果还是香蕉?”

      3)、“你是老师还是学生?”

课文原文中将第一个“是”省略了,当然我们是可以还原的,这里可以提问学生如何还原课文中的第一个“是”。

“你们喝什么?(是)茶还是果汁儿?”

    “你们一般(是)坐公共汽车还是打车?”

这里就是重点要说的,当第一个“是”的前面或者后面有动词的时候,第一个“是”可以省略。

比如:1)、“你(是)喝茶还是喝咖啡?”

      2)、“(是)你去还是我去?”

      3)、“你们(是)喜欢冬天还是夏天?”

      4)、“晚上(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

2、“怎么样?”

原文:“中午在我家吃饺子,怎么样?”

一般用在句末,用来询问别人的意见。

比如:1)、“周末去游泳,怎么样?”

      2)、“晚上吃面条,怎么样?”

      3)、“明天去看京剧,怎么样?”

3、会(1)

原文:“你们会包吗?”

用在动词前,表示能力。

比如:1)、“我会包饺子。”

      2)、“我会说英语,他不会说英语。”

      3)、“你会骑自行车吗?”

      4)、“你会说汉语吗?”

      5)、“他会中国功夫。”

      6)、“大卫会写毛笔字。”

4、“不太······”

原文:“不太顺利,车上有点儿挤。”

     “不太会,我们试试吧。”

程度副词,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前, “不是很”的意思,介于“不”和“太”之间。

比如:

1)、“我不太会说汉语。”(不是完全不会,但是会的程度很低)

2)、“我不太喜欢吃辣的东西。”(不喜欢吃,但是吃一点            儿也没有关系)

5、“就是”

原文:“太好了,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饺子。”

可以用来表示强调。

比如:1)、“他就是张老师。”

2)、“这儿就是图书馆。”

3)、“再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

课文知识点讲解完之后带领学生再读一边课文,然后让学生角色扮演练习对话,最后老师简单的提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如:

大卫和玛丽去刘老师家里干嘛?

玛丽他们路上顺利吗?

大为喜欢坐公共汽车还是打车?为什么?

中午他们吃什么?

第三课时:课后练习题

1、(15分钟)回顾前面所学的生词,领读一遍生词后,让学生们做课本上的练习二和练习五。学生做题的时候,老师可以移动着致电每一个学生,等学生做完之后,随机轮流点同学读出他的答案和完整的句子,这个过程中逐一纠正学生读音,并让其他同学跟读句子。学生回答正确要及时的给予鼓励。

重点讲一下练习五的程度副词。

1)、“有点儿”:程度不深。与本课所学的“一点儿”不同,“有点儿”一般放在形容词前面表程度,而“一点儿”是数量词,表示很少或者不定。

2)、“不太”:程度适中,前面讲过了,是“不是很”的意思,介于“不”和“太”之间。如“不太热”、“不太冷”、“不太舒服”。

3)、“太”:“非常”、“很”的意思,程度很深。

4)、“最”:几个事物之间的比较(有一定的范围),某个极端。如“最冷”、“最热”、“最大”、“最小”······有比较,具有对称性。

5)、“真”:这里是程度副词,常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含感叹之情。也可应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惊讶之情。

2、(10分钟)回顾前面所学的语言点,领读一遍语言点后的例句,然后让学生们做课后练习三和练习四。做完后,同生词练习一样,让学生读出完整的句子,纠正读音和语法偏误,并让其他同学一起跟读。

3、(8分钟)领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做课后练习六。做完后,让大家一起读出答案,老师注意听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停顿纠正答案,最后老师领读练习六。

4、(5分钟)请同学们轮流到黑板听写汉字,关注学生的笔顺和汉字的正确性,不要太关注学生书写的漂亮不漂亮,能写对就很好了。

5、(5分钟)最后用事先准备的PPT带领大家背诵课文,PPT上生词和语法的部分适当挖空,让学生根据提示既背出课文又熟悉了生词和语言点的运用。

6、(2分钟)布置作业:1)、复习所学的生词和语言点,下节课听写。

             2)、熟读课文至能复述。

             3)、预习第十八课 做客(二)。

教学反思:

1、通过学生了解他们没有掌握的地方或者疑惑不解之处,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之中重复教学。

2、一学生为中心,向学生们寻求意见,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给老师的上课方式提意见。老师从中选择,以形成更好的教学模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