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比较(1)
2025-09-29 05:04:06 责编:小OO
文档
初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比较(1)

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都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前言部分又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三部分内容。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内容标准是对各自课程所包含内容的具体阐述。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材编写四部分内容。

1、前言

1.课程性质

初高中课程性质基本相同,都提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略有差异的是初中课程性质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而“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课程理念

    初高中课程理念有所不同。初中生物课程的课程理念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

3.设计思路

   初高中生物课程设计思路有较大不同。初中课程设计思路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选取了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高中生物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而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在知识方面,初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选取生物学宏观方面的知识,高中则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纵向深入展开。

    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具有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的能力,能利用多种媒体收集信息,并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对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较初中更高,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高中都要求能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略有不同的是高中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