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2025-09-29 05:02:54 责编:小OO
文档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边阅读边运用已学的预测方法猜想故事情节。

2. 借助课后习题自主预测故事结尾。

【教学流程】

一、猜想导入,回顾预测依据

1. 出示几幅插图,请同学们猜一猜讲了什么故事,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梳理出前一课中学到的预测的依据,并板书:插图、题目、故事内容、生活经验、生活常识……)

2. 出示课文插图,揭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插图入手激发学习热情,自然导入新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将前一篇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预测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对已学的预测依据进行梳理、回顾,既是学法的复习,也为本课的预测打下基础。】

二、因文而猜,预测胡子变化

1. 尝试预测,说出依据。

出示第一自然段前半部分:

(1)猜猜胡萝卜先生愁什么?说说理由。(鼓励猜想,有理有据即可)

(2)继续梳理预测依据类型,并及时补充板书。(阅读经验等)

2. 与文对照,尝试验证。

(1)出示完整的第一自然段。

(2)把自己的猜想与课文内容比一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的想法示例:

①真的和我猜想的一样,胡萝卜先生就是因为自己的胡子很多很浓在发愁呢。

②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原来胡子很多很浓的话胡萝卜先生也会觉得很麻烦,怪不得会发愁哦。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的疑问中展开预测,预测之后再尝试验证,让阅读的兴趣越发浓厚,充分激发学生继续情绪饱满地进行下一次预测。】、

3. 再次预测,丰富想象。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想一想,和同桌交流交流。

(3)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示例:

①我猜这根胡子在得到果酱的营养之后长得比其他胡子都要快。

②文中说,“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那胡子应该会长得更粗更长。

③可能胡子不太喜欢果酱,这根胡子就不会再长了。

4. 再次对照,修正想法。

(1)出示第三自然段。

(2)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紧扣“一步一步”“一点儿一点儿”“走了多长的路”“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等词了解胡子变化的神奇。

5. 小结:刚才我们依据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去猜测接下去可能发生的事,预测得很准确。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去发现“说猜想”“找依据”可以建立在文中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基础上,再由教师结合板书梳理和丰富学生对预测的理解和认识。】

三、仿文而猜,预测胡子用处

1. 学生自主学习,实践预测。

(1)出示预测挑战(由课后练习第一题补充):

故事还没有结束,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这样想?学生挑选一题进行挑战,获得相应星数。能干的学生可以依次完成两题,获得三星。

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___。★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___ 。”鸟太太说完___。★★

(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预测的故事。

2. 学生展示预测成果。

(1)第一题,交流预测结果和理由。(回顾:依据关键词预测的方法)

学生想法示例:

①小男孩说完拿起剪刀,剪了一段胡子来做风筝线,这下风筝飞得更高啦!因为小男孩说“不知道够不够牢固”,说明他想用胡子来做风筝线,所以我这样猜测。

②小男孩说完拿出剪刀,“咔嚓”一声剪下了一段胡子,把它系在原来的风筝线上,风筝线变长了,风筝也飞上了高空,都快飞到太阳上了呢。因为小男孩说“这绳子够长了”,说明他用胡子来做风筝线后风筝可以飞得很高很高,所以我这样猜测。

(2)第二题,交流预测结果和理由。

学生想法示例:

①“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结实。”鸟太太说完剪下一段胡子,绑在了树上做晾衣绳,尿布晾在上面整整齐齐,一会儿就干了。我想刚才小男孩拿胡子来做风筝线,那鸟太太应该也会拿胡子来派用场吧。

②“这条绳子真不错啊。”鸟太太说完拿起剪刀剪下一长段胡子做晾衣绳,可是刚把尿布挂上去,胡子晾衣绳就断了,鸟太太好伤心。我看图片里胡子很细,所以想着作为晾衣绳可能不太牢固,所以当鸟太太把尿布晾上去的时候,胡子就断了。

3. 小结:除了依据关键词的方法,很多故事中有相类似的情节,可以仿照前一个情节进行模仿预测,这也是一种预测的方法。4. 听老师把故事讲下去,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习题进行的预测实践,学用结合,提升课堂效率,进而发现预测中还可以仿照前一个情节的写法进行模仿预测,实现了对故事情节“反复”这一特点的认识。】

四、学文续编,畅想胡子用处

1. 后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有哪些用处呢?尝试写在图中的空白处。

2. 回去之后,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

【设计意图:依据本文开放性结尾的特点,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思维图示的方式,再用上简单的词组进行情节预测,为之后续编、改编故事提供框架支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