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我家的新厨房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 ||||
教学重点 | 学生熟悉的灶具、锅的使用 | ||||
教学难点 | 有关对灶具结构的认识。 | ||||
教学准备 | 各类灶具、锅的实物以及电子图片。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的选择阶段 1.出示新厨房的照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生:(厨房)。 师:大家对厨房有那些想研究的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可进行提示、指导。) 今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我家的新厨房”。 2.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a学生自己选择活动小组。 教师指导:尽量以5-6人为一组;尽可能住得比较近的同学为一组。这样便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b指导学生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厨房里有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用途?”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灶具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每种灶具的结构与优缺点是什么?”我们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 “锅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与保养?”我们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开展这些设计的活动,什么时候有时间?每组的成员可以商量一下,再做安排。设想一下活动开展的时间安排、活动方式、活动分工、活动所需要的一些准备。 c分组制订小组活动计划。可用表格的方式制订。 利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调查自家以及小组成员家里的厨房设备以及用途、灶具、锅的种类,阅读比较复杂的厨房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体验使用灶具煮饭、烧菜、烧水,就厨房设备中不清楚的地方访问家长。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我家的新厨房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 ||||
教学重点 | 学生熟悉的灶具、锅的使用 | ||||
教学难点 | 有关对灶具结构的认识。 | ||||
教学准备 | 各类灶具、锅的实物以及电子图片。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第二阶段 活动成果的交流展示阶段 1、教师对学生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指导 (1)说说:你们准备用什么形式将实践活动中的各种成果呈现出来? (2)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活动的方式与内容。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活动形式的选择与准备。 各组准备活动成果的展示。 2、活动的评价 1、自己评。 教师指导:每个学生在评价的时候,要回忆自己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参加过几次实践活动,是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活动很感兴趣,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及时记下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注重他人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2、小组评。 着重评小组成员在参与程度与发展度。 3、家长评。 用文字的形式记录。 3、老师评。 着重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在活动中的创新的表现、他人合作、活动收获等方面评价。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当好小小采购员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 ||||
教学重点 | 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 | ||||
教学难点 | 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 ||||
教学准备 | 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一) 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实践兴趣 教师:你认为最好吃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在采购蔬菜、食品的方面真有不少学问呀!同学们你们愿意去试一试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参加“小小采购员”的招聘活动吧。 (二) 自主选择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我们吃的菜有很多种,谁来说说他们可以分为哪几类? 妈妈让小苏科去超市买一桶油、一袋鸡精和两块蛋糕。如果你是小苏科,你会怎么做呢?去菜场买菜,也要有个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每个组员表明自己最想研究什么,为什么最想研究这个问题,接着各组选出支持者最多的研究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最后学生自主确定下了本课题的子课题: (1) 菜的种类;(2) 菜的价格;(3) 菜的质量。 (学生看着黑板上子课题的名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领题,自由组合,建成了三支研究性学习的小队。 (三) 各组汇报研究成果 (四) 活动结束 1.老师总结:通过这次“当好小小采购员”招聘会,我想大家基本明白了怎样才能作一名合格的采购员。 2.延伸活动:我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带回家,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我们回家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采购一次,并记录下来好吗?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保管好财物。 生齐答好。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尝尝我的手艺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学生买菜、择菜、洗菜、做菜等操作性技能。 | ||||
教学重点 | 学生体验买菜、做菜。 | ||||
教学难点 | 辨别菜的新鲜程度,做一道可口的菜。 | ||||
教学准备 | 教师:实物投影仪。做好购物、做菜等活动中安全教育。 学生:每组一个食品包装袋、通过询问、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的信息。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的选择阶段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创设情景: 星期六,是欣欣妈妈的生日,欣欣想给妈妈来个惊喜,送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礼物,你们猜,她将送什么呢? 播放视频:欣欣 想给妈妈送礼物的情景。 给妈妈做一顿生日晚餐。可以欣欣有点着急了,她没有做过饭菜啊? 大家一起来帮欣欣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加以引导。 【预设:我们和合作一起来完成这顿生日晚餐。交流怎样做好这顿饭菜 ?定个菜谱、买菜以及作料、拣菜、洗菜、做菜、品尝菜。】 揭示活动主题:《尝尝我的手艺》 3、学生自愿成立活动小组。 教师进行相关的协调,每组以4-6人为宜。 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交流小组活动方案。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课题 | 尝尝我的手艺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学生买菜、择菜、洗菜、做菜等操作性技能。 | ||||
教学重点 | 学生体验买菜、做菜。 | ||||
教学难点 | 辨别菜的新鲜程度,做一道可口的菜。 | ||||
教学准备 | 教师:实物投影仪。做好购物、做菜等活动中安全教育。 学生:每组一个食品包装袋、通过询问、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的信息。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 1、各个小组按照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尝尝我的手艺》的系列实践活动。 2、预设各个小组学生的活动。 制定一个买菜计划、买菜、拣菜、洗菜、做菜、尝菜。 学生访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指导学生围绕买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拟订好访问的提纲: 【预设:最近本地有哪些蔬菜?价格怎样?怎样鉴别蔬菜的品质?有哪些家常菜的菜谱?买作料等食品怎样去鉴别方法?……】 上网或者查阅图书资料。 上网收集信息: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怎样围绕买菜计划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关键词,做好相关的记录,注明资料的出处。 【 预设关键词:家常菜的菜谱,从众多菜谱中选择适合本地做的菜谱。】 查阅图书资料,主要去找菜谱一类的图书。 和家长预先一块体验一次买菜,为独自买菜积累经验。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设想,我们自己亲自去买菜会遇到哪些问题? 【预设: 怎样货比三家?怎样去鉴别菜的品质?怎样讨价还价?怎样使用公平秤? ……】 对于这些问题,怎么去收集资料?【 预设:观察 】 ◆ 拣菜、洗菜、做菜。 教师的对这部分内容的指导,着重引导学生怎样拣菜、洗菜、做菜做好有关的准备。 学生小组交流拣菜的方法,也可以询问家长怎样拣现在的几种家常菜? 预先观察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怎样洗蔬菜、荤菜?怎样切蔬菜、荤菜? 请家长指导体验自家炊具的使用方法。 做菜前要切好菜,准备好油盐酱醋等作料,盛菜的餐具。让你们的爸妈做你的现场指导教师。 ◆ 尝菜。 注意要有序,不能抢,等分好后再一起品尝。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学生锯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认识锯子、锥子等常见木工工具,知道他们的结构特点,了解他们的作用。 2、 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锥子、起子以及锯子的正确使用方便,并能利用工具对木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3、 会使用砂纸对木质材料进行打磨 4、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制作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 | ||||
教学重点 | 认识锥子、起子以及锯子等常用的木工工具,并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锥子和砂纸对木质材料进行加工,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 | ||||
教学难点 | 使用锥子对木质材料进行打孔。 | ||||
教学准备 | 美工刀、G形夹、铅笔、直尺、砂纸、木料、螺丝钉、锯条。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1.谈话激趣,导人新课。 (1)出示各种木制品,引导学生欣赏。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木制品,有的结实耐用,有的精致美观,还有的设计精妙。这些古代的木制建筑,没有使用一个钉子,完全使用卯榨结构连接起来的,堪称世界一绝。再来看著名的木雕,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令人赞不绝口的木制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工匠们使用了哪些精密的仪器或工具呢? (3)出示常见的木工工具,引导学生认识。 (4)锯子是木工工具中最常见的工具之一,今天,我们就要来自己亲手制作一把学生锯。(揭示课题) 2.观察范作,了解制作步骤。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锯子,仔细观察,你发现锯子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几部分是如何连接的? (2)出示锯条、锯把,如何确定锯把上孔的大小、距离? (3)小组交流制作学生锯,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该如何制作?小组内讨论制订制作计划。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4)在制作过程中,你觉得哪一步比较难?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难点?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钻孔、打磨,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出示相关材料:G形夹、手摇钻、锥子、三角锉、砂纸等材料,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观看相应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3.学生制作,合作完成作品。 (1)学生选取材料、工具。 (2)学生进行制作(可同座位分工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对于手柄,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4.展示评价,拓展创新。 (1)出示作品,欣赏、交流。 ①你是怎么制作的?在制作中,你们是如何合作解决困难的? ②在制作中还遇到什么没有解决的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解决。 ③你觉得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2)手柄一定要用木质材料制作吗?可以用哪些材料替代呢? 教师可以出示事先制作的其他材料制作手柄的学生锯。 (3)我们学习制作了学生锯,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使用它来帮助我们制作各种木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如何保养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呢? 教师出示资料补充锯子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木蜻蜓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对木蜻蜓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升空的原理,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流程,培养动手能力。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的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3.通过改良竹蜻蜓,模拟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 ||||
教学重点 | 1.学会自己观察作品,模仿制作木蜻蜒。 2.在尝试过程中不断改进木蜻蜓的翅膀。 | ||||
教学难点 | 1.自行研究学习制作过程。 2.学会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 3.木蜻蜒翅膀的打磨方法。 | ||||
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已制作好的木蜻蜓,不同材料的木蜻蜓,木蜻蜓的飞行原理及其发展过程的资料。 2.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木蜻蜒的资料,木工制作工具、铅笔、直尺等。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1.实物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直升机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架古代的“直升机”,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竹蜻蜓) 你们玩过竹蜻蜓吗?谁来试一试?竹蜻蜓是我们古代的一种飞行玩具,你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木蜻蜒。(板书:木蜻蜒的制作) 2.观察讨论。 (1)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观察一下木蜻蜓,说说木蜻蜓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蜒翅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升上天空? (2)让学生互相说说查找到的资料,介绍木蜻蜒的来历、发展以及它的升空原理。 (3)如何制作木蜻蜓? 3.工具使用常识。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如何使用木工工具,哪些注意点?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自己制作一个木蜻蜓,谁来说说我们使用工具时有如果你在制作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求帮助。 4.动手制作。 学生制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学们,你们在制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1)翅膀的边凹进去了,打磨过头了。 (2)线没有画好,两边磨得不对称。 5.开展飞行比赛,评价作品。 同学们的木蜻蜓都做好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谁的木蜻蜓飞得高、飞的时间长? (开始比赛,老师作裁判,然后回到教室总结) 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木蜻蜓开始飞不上去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交流,反思不足)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作品和表现在空格内填人相应的得星数。 6.拓展创新。 同学们,今天我们制作了一个木蜻蜓,木蜻蜓升空和直升机升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可以用其他材料制作木蜻蜓吗? 7.课后作业。 你能借鉴木蜻蜒升空的原理设计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吗?写出设计方案,并画出设计的交通工具。你能选择不用双手搓,而用其他动力使竹蜻蜓升空的设计与制作吗?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刮鳞器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用木工工具制作刮鳞器。 2.经历制作刮鳞器的过程,掌握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勇于创新、服务生活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刮鳞器的制作方法。 | ||||
教学难点 | 钉牢瓶盖、背钉的处理。 | ||||
教学准备 | 制好的刮鳞器、瓶盖、铁钉、木条、小锤子和教学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想办法设计制作一个刮鳞器?(出示课题) 2.观察分析,设计思考 在家里,父母在做鱼之前,都是怎么去掉鱼鳞的?你还见过或知道哪些去掉鱼鳞的方法? 能用什么材料制作一个专门刮鱼鳞的工具呢? 思考:应该钉几个瓶盖合适呢?为什么?瓶盖应钉制在木条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瓶盖应尽量分开一些,这样不残留鱼鳞,清理方便。 思考:要把瓶盖钉牢最少钉几枚钉子?铁钉为什么要左右钉,而不上下钉? 3. 汇报交流,完善设计 刮鳞器的设计思路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下面小组同学一起,根据现有的材料,根据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用木工铅笔在木料上设计出自己想要的刮鳞器。(开始) 学生进行设计;汇报交流;学生互评;完善设计。 4.尝试制作,指导纠正 现在,同学们肯定非常想动手制作了,但是有个问题,比较钉子的长度以及木条的厚度,想想如果我们现在就钉,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家动脑筋,根据我们现有的材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钉钉子需要用锤子,示范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锤子时注意不要砸到手,砸到桌面,摆动时不要伤到自己和周围同学。 下面,每组同学尝试在瓶盖上钉一个钉子,钉完后坐好。 学生钉完一个瓶盖,让大家先停下来,让学生说说钉瓶盖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利用我们现有的材料和资源能否解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引导:把过长的钉尖砸倒叫做背钉,怎样背钉才能使其更牢固?(弯、垫、砸) 教师总结、提升经验。(放录像) 5.动手实践,掌握方法 在制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助。 学生完成刮鳞器的制作。 6.展示评价,拓展提升 小组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改进。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笔筒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能够在观察范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了解作品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熟练掌握钻孔、胶合等方法,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 3.愿意与他人合作,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 4.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对作品的认识、欣赏与创造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正确运用木工工具,熟练掌握钻孔、胶合方法,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掌握操作技能技巧。 | ||||
教学难点 | 胶合的方法以及对木制品的加工与再创新。 | ||||
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笔筒等范作及半成品、木工工具(包括各种锯子、锉刀、砂纸、锥子)、手摇钻、电钻,有关工具使用的录像或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分组准备)美工刀、铅笔、直尺、砂纸、木料、锯条、白乳胶等。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1.谈话激趣,导人新课。 播放录像,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将钢笔放在桌上会滚到地上,即使套上笔套,也会因掉落在地上而造成钢笔漏水,影响正常使用。 你有什么好办法不让钢笔掉落呢?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出示笔筒,一个小小的笔筒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笔筒,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最简单的木制笔筒。(板书课题) 2.观察作品,制订计划。 看了这些不同形状的笔筒,你觉得笔筒一般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是怎么连接的? 教师出示图片或文字(有条件的可播放相关录像资料),介绍常见木制品连接方法。 今天我们选用最简单的胶合方法。你认为需要使用什么胶水来粘合木材呢,又该如何粘合呢?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试验。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连接的?在粘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如何解决的?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困难? 播放相关录像,通过观看录像,你对粘合的方法有哪些新的认识?哪些困难得到了解决? 在粘合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因胶水干需要时间,因此要注意保持粘合面的角度,多余的胶水要及时擦干净,胶水不要弄在手上或其他地方。 你准备制作一个什么样的笔筒,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做呢?小组内互 交流制作步骤,重点解决确定尺寸、正确下料的问题。 底面的尺寸如何确定? 3.学生制作,完成作品。 学生下料,教师巡视。 出示锯好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为什么粘不住呢?是什么影响了粘合的质量? (引导学生发现粘合面不平整,会影响粘合质量) 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板书:打磨) 打磨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光滑平整) 学生制作(同座位合作),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笔筒做好了,我们如何对它装饰使它更美观呢? 4.展示评价,创新拓展。 出示作品,交流心得,评议作品。 作品还可以如何改进? (教师介绍45度粘合法以及其他不同做法的笔筒) 直角粘合法 齿口粘合法 60o直角粘合法 直斜角粘合法 不通榫粘合法 说说这些笔筒的制作方法与前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们的制作流程吗? 除了装笔,它还可以做什么呢? 牙签盒、名片盒、筷盒、书套盒…… (教师可出示相应图片,供学生借鉴)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小小礼品盒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通过对笔筒和礼品盒的观察、比较,理解制作原理,学会设计、制作礼品盒。 2、 熟练使用学生锯、砂纸等木工工具,掌握45°粘合的方法。 3、 愿意和他人合作,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 4、 培养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意识和认真、细心、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 ||||
教学重点 | 能熟练使用木工工具,按照教材提示确定材料的尺寸并合作完成。 | ||||
教学难点 | 掌握45°的打磨和粘合方法,达到尺寸准确,开合自如。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1、各种礼盒及其他类型的盒子图片。 2、每组礼盒各一件。 3、辅助材料。如乳胶等 4、工具:学生锯、砂皮 学生准备:1、以四人为以小组,每组一份制作材料。 2、铅笔、尺子,量角器。 3、装饰材料如丝带等。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1、情境激趣 出示两份礼物,一份是没有礼品盒包装的,一份是放在一个精美礼品盒里。对学生说,本节课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你更喜欢哪一样?说说选择的理由? 引出课题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小礼品盒。 二、自主探究 (一)猜一猜:礼品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测一测 1、提出要求:(1)礼品盒与笔筒的区别。 (2)仔细测量礼品盒每一面的尺寸,完成表格,填入具体的尺寸。 问:你从测量中发现了什么?进入下一环节 (三)、议一议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盖面要比盖底长出两个侧面的厚度,高度要高出底板的厚度。书上的表格出示,给学生一个系统直观感受。 (四)、看一看 对照实物和书本上的步骤图,请学生说说在制作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在观察、了解、体验中,避免和减少问题的出现,提高制作的准确率,节省制作的时间。 三、分工合作 1、四人一组,在25分钟内合作完成。 2、比一比,哪一组的礼品盒制作的准确、美观、牢固? 同时给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卫生,分工协作。加强对学生在劳技课中的安全教育,环保教育,规范操作,充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四、评评议议 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评优选出“制作之星”。教师随机采访部分学生:为什么要选这件作品?说说理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从制作要求“尺寸准确、外形美观、牢固耐用”方面进行评议。教师完成板书。 五、拓展运用 1、出示“和田十二法”,问,根据这些方法礼品盒还可以怎么变?运用已学的知识,结合进行的活动进行思维的延伸和迁移。 2、出示几张各种礼品盒的图片,变化功能的抽拉式礼品盒、形状变化的六边形礼品盒、有特别装置音乐礼品盒等。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课题 | 时钟 | 教学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运用所学到的木工知识和技术,制作完成作品——时钟 2.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实践及对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对作品听认识、欣赏与创造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时钟钟面设计的合理和美观性。 | ||||
教学难点 | 时钟钟面设计的合理和美观性。 | ||||
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各种艺术钟面的图片。 2.学生准备:(分组准备)美工刀、铅笔、直尺、彩色卡纸等。 | ||||
教 学 流 程 | |||||
教师、学生活动(集体备课) | 二次备课 | ||||
1、自主探究,研究做法。 猜一猜,这个时钟是怎么制作的?老师对这个笔筒进行了哪些加工? 时钟分为几部分? 在制作时钟时,对笔筒进行了哪些加工? 2、你认为时钟的设计运用了“和田十二法”中的哪种创新思维方法? 你认为时钟的制作步骤中哪一步最难?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分组交流,进行介绍,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操作。 重点解决时钟机芯的定位、安装。 3、实践操作。 出示前几节课学生制作的笔筒、礼品盒,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盒子作为钟体?你准备制作什么样的钟面?你准备自己做还是小组合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制作。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醒学生合作解决遇到的困难。 4、总结评比,创新拓展。 展示作品,评议反馈。 评选最佳制作奖与最佳创意奖。 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你还可以选择什么制作钟体?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