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黄厚江作文教学实录
2025-09-29 05:22:38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感言】

  作文教学要提高效率,首要的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有准确的定位,对写作的一般规律有准确的把握和真正的尊重,致力于学生写作状况的改善和写作过程的优化。如果总在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上动脑筋翻花样,恐怕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写作课,学习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

  (师板书“写出人物的个性”。)

  师:那什么是人物的个性呢?

  生1:我认为是人物独有的特点。

  (师板书“独有”。)

  师:是的,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的独有的特点。请大家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子,说说课文写出了人物怎样的鲜明个性。

  生2: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老师教学生写字,就表现了老师慈爱负责的个性。

  师:是的,这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写出人物的个性。除了通过事件写人物之外,还有许多细节也可以写出人物的个性。《我的老师》中有能表现蔡芸芝老师个性的细节吗?

  生3:“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的细节,表现了老师的和蔼亲切。

  师:很好,这个细节就是老师充满爱的个性动作。其他同学还能说说不同的例子吗?

  生4:动作描写也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如《赵普》,他向宋太祖推荐人才,太祖不任用,他就反复推荐,气得太祖撕坏了他的奏章,他回去把撕坏的奏章粘贴好,第二天还是推荐这个人。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太祖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这表现赵普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师:有很多同学学习文言文只注意字词和句子的理解,而这位同学从文言文中学习写作的手法,非常可贵。

  生5:还有外貌描写。鲁迅的胡子是“隶体的‘一’字”,头发是根根直竖的,这就写出了鲁迅的瘦削、严肃,表现了他的顽强、倔强与刚正不阿。

  师:除了具体事件、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可以表现人物个性,一句话也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主要人物是那位船长,他的一句话就能表现他的性格。有同学记得吗?

  生6:“……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反映了船长高度的责任感和舍身为人的精神。

  师:大家能举出语言表现人物个性的例子吗?(学生没有反应)《社戏》里面的双喜,大家还有印象吗?

  生7:有印象。当大人们迟疑不决时,双喜大声地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这些话反映了他的聪明,也使得大人放心地让“我”去看戏了。

  师:是的,双喜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他的聪明能干。因为消除了大人们的所有顾虑,主客观的因素都作了考虑,大人们相信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还有一句很能见出个性的话——

  生8:在偷豆子吃的时候,他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

  师:通过上面的回忆学习,我们知道,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很多,事件叙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等等,都可以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写出一个人物的个性。具体要求是:用8-10分钟的时间,通过一两个片段,写出一个你熟悉的人物的个性。大家首先要想想你准备写谁,还要想一想他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应该写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人,这样才容易写出他的个性来。写身边熟悉的人可以,有同学愿意写我当然也行,但内容一定要具体。下面请大家开始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好,时间到了,大家也都写得差不多了,没有完成的内容请课后继续写。写作文,动笔写是提高的一个途径,评价、批改别人的作文,和别人交流写作的感受,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下面就请同学们相互批改,一篇文章要经过前后座两位同学的批改。只要你认为他能够写出个性就可以打优(80分以上),个性鲜明的可以打得更高,没有写出个性的可以打不及格。批改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认识,那种取一般化的折中做法最要不得,也就是最没“个性”的表现,希望你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认识,该打多少就打多少,坚持自己打分的标准。

  (学生互相批阅作文,教师巡视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师:同学们大都批改结束了,我们来一起交流。有没有打60分以下的文章,也就是不及格的?

  生1:有。

  师(接过作文,读):他有着一张圆脸,两个黑葡萄一般的眼睛,镶在眉毛的下方。一张嘴巴里时不时地有东西在翻滚。他十分爱动,但也十分爱睡觉,他的睡相有趣极了,嘴巴在动,手里抓着东西,好像是大熊猫睡成一团。他爱吃,他什么都吃,也许是一头猪的转世……

  好像还没有写完,认为他的作文不管怎么说还是可以及格的同学请举手。

  (生2举手。)

  生2:我觉得他写得蛮好的。有肖像描写,而且还有动作描写,内容也比较集中。

  师:你能说出被写的这个人具有什么个性吗?

  生2:他“贪吃爱睡”。

  师:对,倒的确写出了人物贪吃爱睡的特点。文章是如何写出这个特点的?

  生2:一个是肖像,“有着一张圆脸,两个黑葡萄一般的眼睛,镶在眉毛的下方”,一个是细节,“一张嘴巴里时不时地有东西在翻滚”。

  师:大家想一想,“有着一张圆脸,两个黑葡萄一般的眼睛,镶在眉毛的下方”这样的肖像描写能表现“贪吃爱睡”的特点吗?

  生3:不能。

  师:哪一处肖像描写能呢?

  生4:“他的睡相有趣极了,嘴巴在动,手里抓着东西,好像是大熊猫睡成一团。”

  师:对。“好像是大熊猫睡成一团”的确能表现他特别能睡。大家能一起修改一下,使句子的前半部分能更好地表现人物“贪吃爱睡”这个特点吗?

  生5:在“嘴巴”后面加一个词“一直”。

  师:“嘴巴一直在动”,嗯,改得不错,但还可以更具体一些。哪一位同学能在“嘴巴一直在动”后面再加一个句子,把这句话说得更具体一些呢?

  生6:加一句“总好像吃着什么最喜爱吃的东西”。

  师:非常好。

  生7:再加一句“还发出砸巴砸巴的声音”。

  师:真是太好了。其实还有一个句子可以改得更具体一些,哪个句子?

  生8:“手里抓着东西。”

  师:你能改一下吗?

  生8:“手里总抓着一根火腿肠。”

  (生大笑。)

  师:是改得很好。但总是“抓着一根火腿肠”是不是又过于绝对了,我想只要改成“手里总抓着吃的东西”就可以了。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大家再看看,“有着一张圆脸,两个黑葡萄一般的眼睛,镶在眉毛的下方”这个句子应该怎样改呢?

  生9:应该突出他的胖,因为“贪吃爱睡”的人都是很胖的。

  师:是很有道理,不过具体的修改,就留给这位同学自己了。尽管这位同学的片段的确有些问题,但总的说,还是写出了人物个性特点的,所以我觉得应该在60分以上。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好,有没有两个人的评分差距比较大的?好比说我批优秀,他批良好。——这也正是有个性的表现。

  (生提供作文。)

  师(接过作文):你们分别打多少分?

  生1:我打85分。

  生2:我打75分。

  师:差距是蛮大的。

  (师读作文)

  ……窗外是白茫茫的一片雪,突然马路上传来“嚓嚓”的扫雪的声音,一个人的身影也映入我的眼帘。那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一看就像是个农民,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衣,冻得发紫的双手紧紧地握着一把扫帚,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在扫着雪,白白的发丝已爬上了他的额头。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年龄很大的老爷爷。我急忙跑过去想劝他回去休息。他说:“我已经老了,不能再为国家效力了,就让我在这里为大家服务吧。”老爷爷的精神很让我感动,我就跑回家拿来笤帚,和老爷爷一起扫起了雪。一边扫雪,我还一边和老爷爷聊天。我起初不会扫,慢慢地就会扫了。

  后面还有都是写自己感受的,我们就不全读了。

  我们请打85分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1:我认为文章对老爷爷的外貌描写很成功,写出了他乐于奉献的精神,语言也很生动。

  师:再请打75分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2:我认为她没有写出老爷爷的个性,所以应该打80分以下。

  师: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如果这篇作文是我批的话,我会打75分。尽管小作者的思想觉悟很高,但文中老爷爷的个性还不是很明显。个性是一个人独有的特点,虽然这也是相对的,但“为人民服务”一般还不能代表某个人物的个性。另外,写人的文章一定要集中地表现这个人物,后面写“我”的内容偏多了,未能集中地来写老爷爷这个主要人物。其实,我给75分左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这位同学所写的人物,可能没有这个人或者没有这件事,就是说我对事件的真实性有点怀疑。请问这位同学,有这样的事吗?

  生3:我听说过这样的事。

  师:看来事情也不全是假的,但黄老师猜的也没有全错。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片段中,哪些内容让我们觉得不太可信。

  生4:不可能有这样的老农民。现在还有谁愿意义务扫马路上的雪呢?

  生5:这也不是绝对的。但如果不交代具体的情况,老大爷这样做的确很危险,也会影响交通的,我想如果扫村口的路,就比较可信。

  生6:老大爷的话,也不太可信,一个老农民不可能说出“我已经老了,不能再为国家效力了,就让我在这里为大家服务吧”这样与身份不符的话。

  师:这很有道理,这很像一个英雄人物说的话,或者一个领导干部说的话。我想这与作者对这个人物不熟悉有关系。写文章进行适当想象是必要的,但要合理,要切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语言是体现人物个性很重要的方法,但也一定要切合身份。文章中有些细节,我觉得也可以推敲。我再读一读,大家再想一想——“那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一看就像是个农民,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衣,冻得发紫的双手紧紧地握着一把扫帚,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在扫着雪,白白的发丝已爬上了他的额头。”啊,有同学要发言。

  生7:离那么远,怎样可能看到“白白的发丝已爬上了他的额头”呢?

  生8:我觉得“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在扫着雪”也不准确或者不真实,因为老大爷并没有病。

  师:都有些道理。还有吗?还有一个细节得推敲——看来大家都没有劳动的体验。啊,有同学发现了。

  生9:“冻得发紫的双手紧紧地握着一把扫帚”的“冻得发紫的双手”不真实。

  师:为什么呢?

  生9:那么远,看不到。

  师:你的确发现了问题,可对问题的原因认识得不够准确。我想不是看不到,而是不可能。黄老师有过几年的农民经历,数九寒冬在冰天雪地里劳动过,不管多冷的天,只要在劳动,双手就不可能“冻得发紫”,而且一般说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衣”的可能性也不大。由这些可以看出,不写熟悉的内容,随意地写,或者人家怎么写自己就怎么写,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黄老师一开始就强调要写自己熟悉的人。

  师:有没有哪两位同学共同发现一篇可以打90分以上的优秀文章的?

  (有学生举手。)

  师:请读一下片段好吗?

  生1(读):我的奶奶:奶奶是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她天天闲着没事,时常买菜烧饭,帮邻居调解矛盾,还经常为楼下的阿姨们洗洗衣服。她只要一有事做就开心得不得了。但是她不是每天都有事做,所以她经常觉得自己很无用,常常一个人坐着。奶奶觉得很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道她要孤独地度过晚年吗?决不,因为还有我呢。奶奶很爱我,只要我去了奶奶家,奶奶的脸就会变成一朵花,连那深深的皱纹也变得……

  师(对着另一位同学):你也给这篇作文打了90分以上,请你说说她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生2:能表现奶奶的善良和慈祥,我认为可以打90分。

  师:有没有认为打不到90分的?

  生3:我认为不应该打90分,因为奶奶的个性还不是很鲜明。奶奶孤独,爱孙女,不能算是她的个性。

  师(对文章的作者):你的作文之所以能打动两位评委,是因为你的作文语言细腻生动,且融入了自己真实的感情。如果内容再集中一些,能再选取典型的事件来写出奶奶的特点,作文就会更好。大家想一想,如果内容能再集中一些,你们说写什么比较好?爱劳动?帮助邻居?孤独?爱自己的外孙女?

  (学生意见不很统一。)

  师:黄老师说说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从写个性的角度看,写爱劳动或者帮助邻居比较好,因为孤独算不上是个性,孤僻就是个性了。不知这位同学的意思是哪一种?

  生4(小声):孤僻。

  师:如果你的意思是孤僻,那么写热心解决邻居矛盾就不合适,因为一般说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就不会孤僻。——至于爱自己的外孙女,这是绝大多数奶奶都会做到的,说个性也不够鲜明。所以我觉得写爱劳动比较好。

  师:有没有同学想借这个机会,主动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让大家欣赏评价一下?

  生1(读自己的习作):他一头蓬乱的白发,一双眼睛充满着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长满皱纹的黝黑的脸,破烂的衣服显得那么可怜又那么无奈。他成天向路边的行人乞讨,看到了谁,他都会不停地说:“好人就必得好报的。”他就是这样的热爱生活,对待生活。……虽然他面对着不公平的待遇,可他仍然能够顽强地活着。

  师:请哪位同学评一评?认为可以得80分以上的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面对一个学生):请说说理由。

  生2:前面写了乞丐的外貌,又有人物的神态描写,乞丐的身份很清楚。

  师:我们今天是要写人物的个性,那么这个乞丐的个性是什么呢?他的身份是很明确的,但个性是不是鲜明呢?

  生2:很鲜明。他“热爱生活”,“顽强地活着”。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3:他既然热爱生活就应该去自食其力,不应该只是靠乞讨过日子,可以去卖报什么的。他的“热爱生活”是建立在不劳而获上的,我认为不好。

  生4:我想问她写出了乞丐的什么个性?

  师(面对作者):你现场“答记者问”好不好?

  生1:他的个性是“热爱生活”。

  生4:“热爱生活”是个性吗?

  生1:我还没有写完。

  师:好,同学们,她的这篇文章可能是因为没有写完,所以个性还未能很好地写出来,等写完了你们再交流。刚才有同学问“热爱生活”是不是个性?我们写作时,的确不要把那些共性的东西当作人物的个性,比如“热爱生活”就有一定的共性,因为热爱生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德。但个性的独特也是相对的,共同的品德每个人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这篇文章如果能写出这个乞丐是怎么样热爱生活的,也就写出了他的独特之处。可惜现在还看不出。

  下课之前,我想问一问,今天有没有写我的?(十余名学生举手。)这么多?太谢谢你们了!

  (师请一男生读。)

  生1:(读)……的头发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位慈祥的老大爷,椭圆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这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位开朗和蔼的老师。一身朴素的打扮,让我们感觉是那么的亲切,给我们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

  师:谢谢你把我写得这么可爱。不过写出人物的个性需要对人物比较熟悉,比如这位同学写我是老大爷,其实我还不能算是老大爷。如果他知道我的年龄,就会改为“他虽然还不到五十岁,但看上去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大爷”,这样或许就更好。这位同学写得不错,但还缺少一些具体的内容。好,再看一位女同学写我的片段。

  生2(读):一张椭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这就是今天给我们授课的黄老师。课堂上黄老师经常轻轻弯着腰,手扶着课桌,用他那生动的语言帮我们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同时,黄老师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和蔼可亲的笑脸,使我们感到心情愉悦。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师:真惭愧,我远远没有同学们写得这么可爱。同学们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我的一些特点和个性,很难得,也很感谢!不过“镶嵌”这个词还可以再推敲推敲,这样来写我的眼睛是不是太优美了?

  好的,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了“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当然,我们还只是了解了写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一起评点了几个片段,交流了一些写作的认识和感受。请同学们回去再认真修改今天写的片段,充实材料,把它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好,下课。谢谢大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