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
2025-09-29 05:21:33 责编:小OO
文档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

颜海涛,马跃进,赵建国,赵晓顺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激发和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教育的环境条件水准。河北农业大学根据自身情况,

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的改革,构建了研究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通过开设 创新学!课程和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培养和提高了研究生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27(2005)03-0014-04Discussion on ways and methods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s

YAN H ai tao,MA Yu e jin ,ZHAO Jian guo,ZH AO Xiao sh un

(College of M 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 ing ,Ag ricultural U niv 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soul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In order to im 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r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postg raduates should be stimulated and strengthened,and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should be improved.According to a g 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w as stimulated by setting up in novation fund.The postgraduates ∀know ledge system with innovation ability w as structured by re form ing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phases.And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technolo g y of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w as cultivated and improved by offering #Science of Innov ation ∃course and setting up the innov ation practice base.

Key words:postg raduates;innovation ability;know ledge structure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竞争越来

越激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

是对创新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

量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而创新人才

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研

究和实践,创新教育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研

究生的扩招,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已经成为

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大事。一、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一)部分导师学术水平不高,导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领路人。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些不利之处,主要表现在:(1)有的导师知识严重老化,既无法将最新前沿 收稿日期:2005-03-17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部分内容作者简介:颜海涛(1979-),男,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表面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7卷第3期

2005年9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 of Hebei(A griculture &F orestry Education)

(3)有的导师承担科研项目少,项目级别低,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无法给研究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使相当一批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是阅读文献和学习理论课程,没有科研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从事科研活动能够使研究生把握学术动态,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这是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

(二)研究生生源总体水平下降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9年,我国在校硕士研究生15万人、博士生4 5万人,2005年分别达到79万和14万。近十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报名数与录取数的比例大体为3%1(少数热门专业,如计算机、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等除外)。研究生生源总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加,而招生规模却增长较大。有些院校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进公司工作,使选拔优秀#苗子∃的范围缩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博士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一些院校报考与录取比为2%1,甚至某些工科院校生源数量少于招生数量。

此外,本科生不合理的学习方法也是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本科生不重视专业课学习的问题。本科生在校期间,绝大多数时间用来学习外语、计算机,而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仅限于听教师讲课,记笔记,课下对专业课基本上不去思索、查阅相关资料,期未考试背笔记。本科生的专业素质与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状况极大地影响到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缺乏深厚的专业功底,这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如何强化本科生的专业课程管理,提高本科生专业课学习质量己经引起一些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

(三)研究生教育办学条件不足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提供充足的办学经费,高水准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良好的教学、生活条件。目前,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实验仪器陈旧,实验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许多院校反复使用本该淘汰的仪器、设备,不得不降低实验要求,实验条件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无法向研究生提供前沿性的实验条件。

图书资料规模是体现学校办学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全国整体水平看,从1978年以来,图书价格上涨了7~10倍,而各院校图书购买经费仅提高了1 5~2 5倍(教育部调查数据),各院校购买某种书籍的数量从7~8本,减少到1~2本。而学生数量不断扩大,研究生规模则由1978年的1万人增长到2004年的93万人。此外,教学、生活条件也明显不足,这是高校办学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

学科领域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当前研究生创新的主要领域,一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二是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渗透领域和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学校的学科建设抓起,关键是抓好重点学科建设,扶植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带动其他学科,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合理的学科体系。

创新教育对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不断提高导师队伍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提高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创新教育要求研究生导师自身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前沿有深入研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够把研究生带到学科前沿,带到创新领域,才能收获创新的见解和创造性成果;(2)推行集体指导和联合指导研究生制度。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方式既不利于研究生学科知识的拓展,也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积极吸收一定的校外、国外交叉学科的专家参加,组成研究生指导小组,鼓励集体指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样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开阔学术视野,活跃创新思维;(3)严格导师的遴选,实行导师能上能下的制度,以保证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

(二)激发和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热情,原因是多方面的:(1)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思维;(2)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制约了创新意识的萌发,研究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3)没有有效激励创新的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研究生创新

15

第7卷 第3期 颜海涛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意识的激发,多层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1)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和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2)着力构建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3)建立有效激励创新的机制鼓励创新,并通过严格的竞争和淘汰机制调动研究生创新的主动性。

(三)提高创新教育的环境条件水准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要善于利用和发挥各种有利环境因素的合力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特认为,创新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本身作为一种促进创造力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通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来发挥作用的。因此,高校要通过硬件设施的改善,努力构筑培养创新素质的硬环境。要加大物业投入,努力为研究生创造发展提供条件。要扩大图书馆、实验室、文体场馆的功能和开放活动时间,鼓励研究生自由地在其间一展身手。

在教学技术装备上要舍得投资。先进的教学技术装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必备物质条件。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它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运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近年来,许多大学建成了校园电脑网络,极大地满足了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的愿望,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河北农业大学设立了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既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导师指导、教育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河北农业大学还在研究生中设置了学术沙龙和讨论课,激发了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研究生思考能力。通过学术沙龙和讨论课,使研究生有机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探索思考以讲座的形式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生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其研究思路与探索方向,检验其理论假设,这样无形中对研究生形成一种创新压力,经过导师的正确引导,这种压力又会成为创新动力,鞭策其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力求在讲台上的阐述更为严密,也能吸引更多的人。

(二)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前提是合理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要求我们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证。河北农业大学通过以下措施建立研究生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1.课程设置 根据学科范围及其发展趋势,科学认定本学科研究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认真确定必修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科学设置选修课,同时重视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强调体现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创新性、交叉性、指导性和启发性。

2.教学方式 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要求必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和改进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此,一方面提倡理论结合实际,加强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研讨式、情景式、提问式教学,鼓励研究生通过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

3.教学环节 研究生的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学术交流等。研究生在学期间通过教学环节的具体实践,实现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河北农业大学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注重统筹安排课程学习,使课程教学内容既相互衔接又分出层次;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公共学位课的学习外,还必须保证完成不少于5门的专业学位课、不少于3门的选修课(允许跨学科进行选课)的学习。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专题报告、文献阅读、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指定为研究生的必修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在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学术报告(包括研究生为本科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加强学术交流,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创新。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技能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河北农业大学开设了创新学!课程,并在多年授课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创新学!教材。这样,为创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河北农业大学还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使研究生可以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环境。

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教育环境的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就研究生教育而言,目前迫切需要的是#远见加行

16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9月

动∃,把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全方位、全过

程、全员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增强教育过程对培养

创新能力的正面的、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跃进,郝建军,钱东平,等.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努力

打造高素质大学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4,6(2):36-38.

[2] 赵 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70-74.[3] 肖幼安.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对策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4] 张乐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石油教育,2000,(10):8-9.[5] 吴佩林,何尊沛.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2):60-.[6] 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编辑:潘秀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

一、来稿要求与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选题新颖、科学,论点明确,资料翔实可靠,层次清楚,言简意赅,字数以4000~8000字(含图、表)为宜。

2 来稿请用打印稿,并随寄

3 5寸软盘,或发电子邮件。采用北大方正系统编辑(用其它系统编辑,请存成纯文本文件),用5号宋体打印在A 4白纸上。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稿件末尾请注明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3 文稿书写顺序:题目(附英文),作者署名(附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和邮编(附英文),关键词(3~8个,附英文),中文摘要(200~300字左右,附英文),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标题序号采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等。首页注脚处请注明作者简介(合作文章只注明第一作者),内容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及现从事的工作、研究方向。

4 图、表只需附最必要的。要求随文编排,并先见文字后见图表。插图的大小以不超过8cm ∋8cm 为宜。用微机制图或硫酸纸清绘,如为手工制图,墨色要重,线条均匀,主线与辅线分明,图中标注采用6号激光印字粘贴。照片请用黑白片,要求黑白清晰,层次分明。表格力求简明,一般采用三线表,其内容勿与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5 参考文献只列最主要的,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引用。文献序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各种文献著录项目须规范完整。

期刊:[序号] 作者(3人以上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 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缩写),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著作、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版次(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 ;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报纸名,出版日期 等。

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 ,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利P,专著及论文集析出文献A,其他Z,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

二、文稿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或文字性修改、删节。

三、拟刊登稿件酌收论文工本费。文章发表后即付稿酬,赠送样刊2本。因人力所限,本刊对未被刊用的稿件概不退稿,务请自留底稿。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凡来稿6个月内未接到刊用通知,可自行他投。

来稿请寄: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农林教育版)编辑室 邮政编码:071001

E -m ail:Xuebao1@mail.hebau.edu.cn 电 话:(0312)752104317第7卷 第3期 颜海涛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