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5-09-29 05:21:44 责编:小OO
文档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

1.2 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是由原某市第一、二、三技工学校组建的某市高级技工学校。某市第一、二、三技工学校分别成立于1958、1979和1957年,是全日制技工学校,隶属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1998年第一、三技工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第二技工学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2000年8月三所技校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组建为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实行集团化管理,是隶属于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副县级全供事业单位。经费由市财政拨款。

  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目前有教职工691人,在校生人数为11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0426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8616.6平方米。学校设有车工、钳工、焊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制冷技术、物业管理、烹调、餐旅服务、建筑、锅炉、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公路工程技术等十八个专业。

  组建为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原三所技工学校的教学设施分别简介如下:

  某市第一技工学校(原省第三技工学校)位于某市北郊白小屯,占地面积4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90.6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二栋,实习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二栋,办公楼一栋,三个实习工厂,各种实验室,学生餐厅,浴室等。总资产3851万元人民币。

  某市第二技工学校位于某市南干道东段,占地面积2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726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一栋,综合办公楼一栋,学生食堂和各种专业实习场地等。总资产2508万元人民币。

  某市第三技工学校(原为河南省化工学校)位于东风路西牧村,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600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二栋,学生公寓楼二栋,实习楼一栋,办公楼一栋,学生餐厅、浴室等。总资产3208万元人民币。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l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委托书;

  l 关于申办某市职业技术学院的请示;

  l 关于同意组建某市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的批复——豫劳社职技[2002]57号;

  l 规划设计条件书;

  l 关于加快我市城区建设的若干规定;

  l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拨地红线图;

  l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总平面图设计和设计说明书。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是根据如下四个方面原因提出的:

  (1) 据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市场调查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满足不了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 根据我国生育年龄阶段和企业未来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预测,技工教育将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项目建设是某市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3) 基于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现实教学设施条件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4) 基于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由原三所技工学校组建成,学校教学场地过于分散,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的效能和实行集团化的集约管理,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5 项目拟建地点

  某市考虑到某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长远发展,结合全市的城市规划要求,将项目地点定在某市小店工业园区内,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学院地址距京珠高速公路6公里,距市办公区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1.6 项目预期目标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规模为全日制学生18000名,其中大专类学生3000名,技工类学生15000名,教职员工按编制应为2200名,根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现拟按原定编制的70%,定员为1540名;学院教育用地占地规模1300亩(86.67万平方米),学院校办企业用地约为500亩(33.3万平方米),学院自筹建设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学院建设采用“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第一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项目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学生生活区、实训基地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7.15万平方米。第二期工程2006年下半年完成,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图书馆以及其它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某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成后将是一座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技工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学校。

1.7 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位于某市区东部的小店工业园区西部,距、市办公区约9公里,周围有新(乡)长(垣)公路、济(源)东(明)高速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2)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地址位于某市区东部的小店工业园区内,北临新长公路和济东高速公路,西距京珠高速公路6公里,交通十分便捷,交通运输条件非常好。

  (3)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建设用地为国有沙荒地,地势平坦,根据场址周围某工程的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结果,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建筑工程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4)地震烈度:

  根据某市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场址属地震烈度为8度。

  (5)气象条件:

  l 气温:年平均温度 140C

    极端最高温度 420C

    极端最低温度 -19.20C

  l 降雨量:最大年降雨量 1127.3mm

    最小年降雨量 319mm

  l 相对湿度:一年平均相对湿度 68%

  l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

     全年次导风向:西北风

  (6)市政配套条件:

  供电、供水、通讯、排水等大市政条件均具备,施工用电、水均满足。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基于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某市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正确指引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某市已发展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兴工业城市,某市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0.77亿元,审批外商投资企业418家,合同外资6769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777万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某市名列中国百强市中的第84位,在河南省位居第3名。目前,某市已建成一个以家电、化纤、制药、水泥、电源、农机等优势产业为骨干,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豫北工业重镇。某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之势。

  随着某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根据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估算,全市每年需新增就业岗位约4万人(多为生产第一线职工),同时,全市还有无证工人204873人和10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经技术技能培训后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领域。又根据某市2001-2020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力争2005年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例达到6%,即195738人,中级工所占比例达到30%,即78692人;力争2010年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达到15%,即39346人,中级工达到50%,即131154人。上述说明从近期到中期某市职业技术教育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的任务艰巨,迫在眉睫。同时,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者的技术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业社会,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要比一个一般的工人多生产出20%~30%的产品。高技能、高素质的工人不仅影响企业生产效率,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事故发生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等。专家指出,只有发现技术工人的价值,才能培育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级技工则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查有关调查资料,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初、中、高级比例分别是15%、50%、35%,技术结构呈“园筒状”结构。发达国家生产一线工人中、高级以上的技工技师占一线工人的比例高达80%以上,而我国目前为3.5%左右,某市仅为2.8%,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更低。因此,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市场前途广阔,且呈持续发展之势,相应带来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2004年11月16日,国家在郑州主持召开“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中部地区座谈会议指出:今后五到十五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全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中部地区六省、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上述说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和十分重视中部地区的经济建设,重点移到中部地区,给中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我们深信,某市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定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某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某市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办学招生、教育教学管理到就业安置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除和港、澳、台地区之外,全国各地都有某市高级技校的生源。某市三所技校原批办规模为1800人,2004年因受到办学条件的制约,迫不得已将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1000人。从2000年有就业统计以来,某市三所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100%(当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某市职业技术教育虽有长足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某市劳务输出工作的加强,仅2003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招用某市技校毕业生近3000人,且呈持续增长之势。仅从上述某市三所技校的例子说明,某市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已适应不了某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着眼于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就更大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9月发出劳社部发[2002]18号文,提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目标任务:瞄准企业生产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增加和提高,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综上所述,某市结合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劳社部发[2002]18号文的精神要求,建设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培养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大批量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建设某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势在必行。

2.2 基于某市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某市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由某市第一、二、三技工学校联合组建成。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1000余人,教职工691人。校园占地104267平方米,现有建筑总建筑面积为68616.6平方米。参照《普通高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和国家高级技工学校评估标准,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应有教学楼、实验楼、实训基地、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餐厅及辅助设施等,建设规划指标为生均12.2平方米,学校应有总建筑面积134200平方米,与现有建筑总建筑面积68616.6平方米相差一半;目前学校缺少一定数量的教学楼、实验楼、实训基地、学生宿舍和餐厅等设施。某市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省和全国虽有一定知名度,但规模小,学校散,形不成整体优势。市领导为适应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提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大力推进某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在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某市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除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某市高级技工学校急需的教学设施外,同时也适应某市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使职业技术学院有条件面向全省、全国招生,形成规模,打造品牌,把学院建成全省最大、全国有影响的职业教育基地。同时形成承办全省或全国大型技能竞赛基地和技能鉴定的基地。

2.3 基于目前某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学场地过于分散,不利于集团

  化的集约管理,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组建成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三所技工学校分散在本市各方,各校相距较远,目前因大量超员招生,另外租用三个教学场地,分散在某市各处。从学校管理方面来说很不合理,影响学校的办学效率,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增加了管理和服务的难度,后勤服务机构重叠,加大了管理费和维护的开支,给学校财务增加负荷;特别是不利于充分利用师资,提高教育质量。因此,项目的建设就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场地过于分散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集约经营,使某市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4 项目建设可行性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在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组建的,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给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提供一定基础条件,首先是提供一批办学所需的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教学师资力量;二是提供部分教学用的设备仪器;三是可利用原学校的资产置换资金约10000万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建设得到了某、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筹建做了大量的工作,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项目选址已经确定,征地手续基本办好,场址的大市政条件具备,建设资金已有着落。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3 场址选择及评价

3.1 选址

  本项目选址在某市东郊的小店工业园区西部,距、市办公区约9公里,北临新长公路和济东高速公路,西距京珠高速公路6公里。总占地面积约1800亩。

  场址被小店工业区经四路分为两部分,西区位于新长路、纬二路、经三路、经四路之间,约83万M2;东区位于经四路和经五路之间,约24万M2。场地有一条自西南至东北方向的黄河故道(大沙河)穿过,雨季时河床有水,有时呈干涸状态。地势平坦,地貌简单。

3.2 场地评价

  本项目场地的确定体现了某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本场址有诸多优点和有利条件。

3.2.1 场地有利条件

  (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2) 地处小店工业区内,有很好的教育实习和就业安置环境。

  (3) 地势平坦,地貌简单,无拆迁等问题,项目上马快,可顺利进入施工阶段,对尽快建设一所理想的学院具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4) 场地面积较大,对校园目前建设及将来发展均非常有利。场地内斜穿的一条黄河故道可以利用组织水系景观,有利于营造出一所多绿、多水、多景点的花园式学院。

  (5) 场地周围市政条件完善,设施齐备。

3.2.2 场地不利因素

  (1) 小店工业区的经四路从东西区之间穿过,对两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有一定影响,如有可能宜采用立交形式联系东西区(架空天桥或地下通道),则需占用一部分资金。

  (2) 黄河故道的整理与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

  综上所述,本项目所确定的场址对于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块相当难得的非常适合的建设用地。

4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4.1项目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4.1.1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社会、紧贴市场、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应体现这16字办学方针。

  校园规划建设要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动静分区。

  建设要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的特色,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训练并重,搞好教学区和实训区的建设。同时,要具备承办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功能。并为学生创造联系社会、熟悉市场的机会和环境。

  4.1.2 要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校园硬件环境要有高水平的设计,全校风格统一,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要体现时代感。整个校园要环境优美,多绿、多水、多景点,成为花园式的学院。师生要有方便舒适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并安排足够多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使学院师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可靠的保证。

  4.1.3 要节约使用土地,留有发展余地,节约建设资金。

  4.1.4 项目建设时间较紧迫,应争取快上马、早建成。

4.2 项目规模的确定

  4.2.1 学院建设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18000名,其中大专类学生3000名,技工类学生15000名,教职工1540名,总占地面积约1800亩(约121公顷),其中建设净用地面积约1600亩(约108公顷)。总建筑面积44.95万平方米左右(其中约有17.8万平方米为招商引资和合作开发)。

4.2.2 学院设置的专业类别:

  大专部:理工科、文科共2大类;

  技工部:机械类、电子类、商业服务类、建筑类、化工类和其它类共6大类。

   综合办公图书馆区 38000 m2

   其中:行政办公楼 9000m2

   图书馆 20000m2

   报告厅、阶梯教室 9000m2

   教学楼 (包括实验楼12000平方米) 52000m2

   实训基地 54140m2

   综合体育馆 10000m2

   学生宿舍楼 90000m2

   教职工宿舍楼 4800m2

   食堂共 13560m2

   招待所 3000m2

   配套设施(含锅炉房、配电室、泵房、托幼、教工家属区商业用房、教工俱乐部、专家楼会所等) 6000m2

   教工家属宿舍楼(招商合作开发) 137000m2 

   专家住宅楼 (招商合作开发) 26000m2 

   宾馆(招商合作开发) 5000 m2 

   商场 (招商合作开发) 4000 m2 

   医院 (招商合作开发) 6000 m2 

   总建筑面积449500m2,其中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学生食宿和文体生活等基础设施271500m2由学院筹建;教工家属宿舍楼和专家住宅楼、宾馆、商场、医院合计178000 m2实行市场运作,招商合作开发。(以上建筑面积未包括校办工厂部分) 

4.3 项目建设内容

  教学楼面积见下表:
  ● 每类教学楼还应包括教师休息室、开架阅览室,公厕、走道、门厅、楼梯间和库房等。

  ● 教学区还需设置两座学生食堂。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实训基地面积表

表7.3

一、大专部:
二、技工部:
实训基地面积统计:

  1)大专部使用面积: 9350m2

  2)技工部使用面积: 40905m2

  3)教师办公室(分布在实训楼中): 1600m2 

  4)仓库、工具库等(分布在实训楼中): 2285m2

  5)四项建筑面积总计: 54140m2

  实训基地区的设计尽量考虑发展,因学科配置随市场需求可能变化,因此基地建筑物设计要留有较大的灵活性。 

4.3.4 体育运动区: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教学区附近,位于西区西北部,沿城市道路经三路布置,称为西运动场区,包括:(1)一座体育馆,面积10000M2,按4000座规模考虑,其中固定座席2000个,活动座席2000个。(2)一座综合田径足球比赛场;400M塑胶跑道,设台(200个座位),带罩篷,看台下设管理室、贵宾休息室等。这部分体育设施在学生假期可对外开放使用。

  第二部分体育设施在主楼及教学区以东,称为东运动场区,与教学区、实训基地和学生生活区距离都比较近,供学生课余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在教学区边缘和学生宿舍区西侧及教师宿舍区等处也设置有各类小运动场。

4.3.5 学生生活区

  按大专类学生5M2/每生的设想,共需学生宿舍楼90000M2,按6层设计,按4人/间:6人/间:8人/间=20%:60%:20%,集中设置卫生间,集中考虑浴室。同时需考虑学生会所、小卖部等必要的公共设施,将学生宿舍区建成花园式居住环境;装修标准适当。

4.3.6 教职工生活区和专家住宅区:

  需设计供200名教、职、工居住的单身宿舍,以每人24M2计,需4800M2。其它内容见下表:

专家住宅区:

  专家住宅按100户建设平均260M2/每户,2~3层建筑共计26000M2,另有会所、小卖部等配套设施,均为招商合作开发项目。

4.3.7 校办工厂区:

  校办工厂区位于东区东侧,占地8.9公倾,主要安排各类校办工厂。

4.3.8 食堂

  设三个食堂,一幢在东区实训基地区,两幢在西区学生宿舍区。均为多层建筑。

  东区食堂上设小型体育馆;西区食堂上设学生文体活动中心;

  总建筑面积13560m2。

4.3.9 中心绿化区和前广场区

  中心绿化区是花园式学院的景观中心,为师生的课外活动、休闲、交流等提供优美的环境。

  前广场区为学院的入口广场,表现出宏伟的气魄和营造浓郁的教

  育学术氛围,并与城市融合,形成城市重要节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