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国家相关规范规定;
4.国家现行的技术及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验收规范。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美墅.金水湾
建设单位: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海门房地产有限公司
3.施工现场条件
本工程三区西侧、办公室南侧总配箱处有高压线通过,需重点保护。
4.防护架搭设概况
防护架搭设特点
在高压线保护架上设“高压线危险”警示牌,防护架顶部挂彩旗。
施工要求
1.确保脚手架、悬挑主梁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2.脚手架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
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防护架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材料与设备计划
竹脚手架
1.落地竹脚手架使用的竹子应为3年以上7年以下生长期,长5m以上、厚6mm以上的竹杆或经搭设连续使用保持韧性,表皮为青或黄色的竹杆。不得使用弯曲不直、青嫩、枯脆、刀伤、腐烂、虫蛀以及裂纹连通两节以上的竹杆。使用时竹杆两头应在竹节处裁锯平。
2.各杆件有效使用段内小头直径均应不小于60mm。
3.绑扎绳分纤维编织带和镀锌铁丝两种,纤维编织带系特制聚丙经过拉丝制成,其规格通常为6mm×0.7mm(宽度×厚度),单根拉力不小于310kN,根据绑扎需要裁成定长。绑扎连接点的镀锌铁丝,常用双股10和12镀锌铁丝,使用时不允许用火烧、次品和锈蚀严重的镀锌铁丝。离高压线4米以下部位须采用纤维编织带绑扎。
4.竹脚手架中的所有绑扎材料均不得重复使用。
5.施工工艺技术
防护架10.8米以下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
技术参数
防护架毛竹搭设下纵距1米,横距1.8米,步距1.8米,内设4×4.5米安全通道;6.3米以上纵距1米,横距1.8米,步距1.8米。
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钢筋混凝土路面浇筑、定位预埋插筋→材料配备→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纵向横杆→横向横杆→剪刀撑→焊接立杆与预埋插筋。
立柱设置
1.立柱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
2.立柱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3.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4.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见下图:
3.横杆设置
纵向水平杆亦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要求如下:当采用对接时,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里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剪刀撑设置
在防护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防护架内部每一个间隔1米的断面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固定点。剪刀撑斜杆应用铁丝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防护架10.8米以上竹脚手架搭设
技术参数
防护架10.8米以上采用竹子搭设,纵距1米,横距2米,步距1.5米。
工艺流程
确立立杆位置→与下部钢管脚手架立杆、剪刀撑搭接→竖立杆→绑横杆→绑斜撑、剪刀撑等。
施工方法
1.绑立杆:立杆应小头朝上,上下垂直。顶端立杆应小头朝下,为使立杆顶端齐平,可将高出的立杆向下错动。先竖内排两端头的立杆,再立中间的立杆,外排立杆照内排立杆依次进行。立杆竖好后,应纵向成行,横向成方,杆身垂直。立杆有轻微弯曲时,其弯曲面应顺纵向方向,以保证横杆能与立杆接触良好。
2.立杆必须按规定进行接长,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应上下错开一个步距。
3.立杆的垂直偏差:脚手架顶部向内水平倾斜不得大于架高的1/250,且≤100mm,不得向外倾斜。
4.绑横杆:脚手架两端大横杆的大头应朝外。绑扎第一步架的横杆时,应检查立杆垂直度、与下部钢管是否搭接牢固。同一步架的横杆大头朝向应一致,上下相邻两步架的横杆大头朝向应相反,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横杆绑扎在立杆的内侧,沿纵向平放。横杆必须按规定进行接长,接头设置立杆处,接头位置应上下、里外错开一倍的立杆纵距。
5.绑剪刀撑:剪刀撑设置在脚手架外侧,与地面呈45º~60º角交叉,从下而上与脚手架其他杆件同步搭设。杆件的交叉点要相互绑扎,与立杆交叉绑扎点间距不得大于4.5m。
6.搭设作业时,人应站在下位内绑扎上部杆件,做到安全作业。
7.搭设时材料向上传送,尽可能借助现场的垂直起重设备,当机械不能利用时,可以人工分段向上传递或手动小滑轮提升。
8.杆件的连接和绑扎方法
(1) 脚手架各杆件交叉节点应单独相互搭接。
(2) 直交:竹杆垂直相交,如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立杆与小横杆相交处,应采用编织带绑扎成对角的两个斜扣。
(3) 斜交:竹杆倾斜相交,如立杆与斜杆相交处,立杆与剪刀撑相交处、立杆与抛撑相交处,应采用编织带绑扎成斜扣。采用斜十字扣的绑扎方法,斜十字扣用的铁丝两个单头必须从毛竹交角最小处插进,才易扭紧,保持毛竹不松动。
(4) 每道绑扣必须用双编织带缠绕4~6圈,每缠绕2圈应收紧一次,端头拧成辫结,插入杆件交叉处的缝隙中,并用力拉紧。不得使用多根单圈编织带绑扎,也不得使用多根双编织带绑扎。
(5) 三根杆件相交处,凡接触相遇的两杆件之间均应绑扎,不得三根杆件共同绑扎一道绑扣。
(6) 杆件接长:立杆杆件接长将上部立杆置于小横杆之上,并采用编织袋平扣绑扎,接长处的小横杆应交错设置。杆件接长处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不小于五道绑扣。
(7) 离高压线4米以内位置须采用纤维编织带绑扎。
9.防护架应牢固稳定具有抗风能力。
6.施工安全措施
1.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搭设。钢竹架体分界严格按方案执行,毛竹架应向下伸一步落脚在钢管脚手架的横杆上,并且绑扎成一体(至少3道)。
2.搭、拆防护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式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搭拆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脚脚、穿软底鞋。
3.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拆立杆时,应先抱位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角端头扣。
5.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搭拆防护架时要采取隔离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
7.拆下的材料应从上传递下来,不得随意抛扔,拆下的扣件要集中堆放。
8.拆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进行详细交底方可离开。
9.严禁工地施工人员随便拆动防护架杆件及脚手片。
10.五级及五级以上大风、零、雨、雪天应停止工作。
11.制定定期检查制度,安全员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发现情况及时整改。
7.安全技术措施
1.钢管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间隔30米设置一处接地点。
2.对各班组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特别电工、塔吊驾驶员除必要的安全交底、教育外;
3.针对场内的高压线、变压器的使用安全,要求每日交检查,任何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4.项目部把高压线、变压器立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检,项目部周检制度。
5.防护架搭设前必须根据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制定防护架的安全技术措施。
6.为防止塔吊臂碰撞防护架,每周对塔吊指挥、司机进行教育交底。
7.塔吊指挥员对所有在高压线附近材料等吊运时必须蹲点指挥。
8.防护架通长方向立杆要拉线整直成一条直线。
8.防护架体检查
防护架搭设和使用前的检查
1.防护架搭设至三步架高时,应按设计要求检验,符合后,继续向上搭设。至要求高度,并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会同搭设班组按规定项目和要求进行检验,检查合格后办理交接验收手续方准许交付使用。
2.检验要求如下:
(1)整体防护架必须保持垂直、稳定,不得向外倾斜。
(2)防护架与地面预埋钢筋焊接及剪刀撑必须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规定。
(3)毛竹、镀锌铁丝的规格尺寸和材质必须符合规定。
(4)立杆、斜杆底部应有垫块。
(5)各杆件的间距及倾斜角度应符合规定。
(6)镀锌铁丝绑扎应符合规定,且不允许一扣绑扎三根杆件。
防护架使用期间的检查
1.防护架使用期间必须设专人经常检查。
2.检查项目如下:
(1)防护架有否出现倾斜或变形。
(2)绑扎点镀锌铁丝有否出现松脱和断裂。
(3)立杆有否出现沉陷和悬空。
检查后不合格部位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符合规范规定后,方准许继续使用。
防护架在特殊情况下的检查
暂停工程复工,大雨、大雪及冰雪融化后的工程,必须重新对防护架进行详细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准许继续使用。
管理
1.材料部门购进的防护架毛竹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规范规定,不得采购等外材或残次品作为防护架的部件使用。
2.施工过程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抽拆防护架上的杆件,并应及时清除防护架上的垃圾和冰雪等杂物。
3.毛竹应按规定分别堆放,四周应设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桶等备用。
9.防护架拆除
1.架子使用完毕后应由专业架子工拆除防护架。
2.防护架拆除时,作业区及进出口处必须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除的杆件应自上而下传递或利用滑轮和绳索运送,不得从架子上向下随便抛落。
4.竹防护架拆除的要求
1)防护架拆除必须严格遵守自上而下按顺序进行,后绑的先拆,先绑的后拆。拆除顺序如下,安全网→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进行拆除。
2)拆除杆件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立杆:先抱住立杆再解开最后两个绑扎扣。
大横杆:剪刀撑、斜撑:先拆中间绑扎扣,托住中间再解开两头的绑扎扣。
抛撑:先用临时支撑加固后,才允许拆除抛撑。
剪刀撑、斜撑及连接点只能在拆除层上拆除、不得一次全部拆掉。
10.防护架搭设注意事项
1.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2.搭设立柱时,外径不同的钢管严禁混用,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构造要求。
3.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排架剪刀撑设置完成整体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防护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11.临近高压线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控制塔吊在高压线路方向施工区域的安全区范围内进行吊运作业。并且在旋转机构设置超范围旋转吊运警报装置,非特殊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及项目经理批准,塔吊伸臂不得随意进入禁止区,并采取严格监视与控制措施,司机在起重臂运转临近警戒区时,必须提前减速,一档微动,并有效制动和严禁吊运超过4m长的物料。
2.塔吊作业中当遇到停电又刮4级以上风,或如遇风力继续加大时,塔吊司机应立即迅速将吊物落下,将吊钩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处,停止一切吊装作业,并立即松开旋转机构的制动器,使其在风标效应情况下,伸臂自由旋转,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触或接近高压线路。其大臂及吊钩上升高度只要脱离了高压线路感应电场的范围,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也不会造成塔吊在刮大风时,因强行制动旋转机构而以致损伤设备或造成倒踏事故。
3.安全作业区作业区时,回转只许二档微动,严禁在快档下旋转,否则视为严重违章作业,由塔吊指挥及项目部安全员随时监督。
4.下班后塔吊司机和指挥人员做好检查,吊钩、钢丝绳的回收位置。
5.及时提前做好塔吊附墙,施工至地上结构三层时,进行塔吊的附墙,并将塔吊一次性升高,保证足够的距离,脱离高压线路感应电场的范围。
6.在塔吊驾驶室的台面配备高压绝缘垫,所有电器装置保持绝缘良好。
7.对塔吊的设备电气装置进行检查,使用五芯电线,做到电源线路和电气装置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设,动力与单相(照明)控制开关分设,并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使其能起应有的作用。
8.严格做好物料的吊、运、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坠落,尤其是在塔吊旋转运行临近高压线警戒区时,应加倍谨慎小心。
12.防护架抗倾覆计算
计算单元
作用于防护架的荷载包括自重和风荷载,取单榀门架为计算单元,
防护架受力计算单元
风荷载
本工程地处上海市,基本风压为0.55KN/m²,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为μZ=1.42,开放式防护架风荷载体型系数为μS=0.087。
WK =0.7μS×UZ×W0 =0.7×0.087×1.42×0.55= 0.048 kN/m2
防护架抗倾覆计算(按最不利组合计算)
假设最不利情况下所有风荷载集中于防护架顶部,取防护架单榀门式为计算单元,受风面积2米长,则防护架底部受最大弯矩为,
M风= 0.048×2×18.3×18.3/2 = 15.97 KN.m
由MA = 0得,
QB·6 - M风 = 0,
QB = 15.97/6 = 2.66 kN。
立杆与预埋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取焊缝厚度为3mm,长度为120mm验算,在剪力作用下对焊缝计算如下:
焊缝在剪应力作用计算公式为
f=F/A
其中 F -- 对接焊缝切向力,F= QB =2.66kN;
A – 预埋钢筋与钢管满焊的截面积,A=12×0.3=3.6 cm2;
fv --焊缝的抗剪强度,fv=125N/mm2;
焊缝剪应力f=F/A =2.66×103/(3.6×102)=7.3 N/mm2;
焊缝的剪应力f =7.3N/mm2小于焊缝的抗剪强度125.000N/mm2,满足要求。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