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华社区位于沈河区金廊沿线五号地块,东至青年大街、西至北三经街、南至八纬路、北至中山路,辖区面积0.25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居民楼67栋、居民4913户、人口13363人,60岁以上老年人1872人,其中90岁以上老年人32人,百岁老人2人,社区低保户66户,122人,残疾人136人,社区自管党员472名,配备社区专干和专职工作人员19人。为了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我们在2010年做出如下工作和努力:
一、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积极就业的有效载体,进华社区积极响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全市争创充分就业社区的号召。目前进华社区设就业、社保副主任1人,劳动关系干事1人,社保干事1人,再就业公益岗位3人。
1、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提高就业率,加强信息交流,广泛收集信息。
(1)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完善企业空岗报告制度,随时了解企业空岗情况,并排查就业人员数据库以推荐合适人选。进华社区专管员定期到辖区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对本辖区各类企业六十多家进行摸底登记。
(2)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利用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的了解就业情况,收集用工信息,收集职业供求信息500条。
(3)通过与劳动力市场联网,已经达到与市劳动就业服务网等多家职业介绍中心的数据相联接,收集信息八十余条。
(4)制定不同规模招聘洽谈制度。
进华社区每季度举办小型洽谈会一次,不定期举办中型招聘洽谈会,对未招满岗位和未达成用工协议的求职人员的情况进行分析。洽谈会后,还要研究哪些岗位供大于求,哪些层次的劳动力就业困难,就业成功的优势在哪里,就业困难如何改变就业方向,从而分析出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2、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
(1)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和街道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失业证》的申领和发放工作,做到严格审查,详细登记,全年共发放失业证1本。
(2)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和城镇其他失业人员享受到规定的就业再就业扶持,大力宣传就业扶持,设置宣传板,宣传栏,定期开展就业再就业宣传活动,对社区内的劳动者享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热情提供咨询和帮助,提供咨询及服务三百余人次,并将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和疑问向有关部门反映。
3、强化基础管理
(1)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规范做好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就业困难对象、灵活就业人员的认定工作,有记录,有备案。
(2)积极开展劳动保障宣传活动,进华社区设立专门的劳动保障宣传栏,及时刊登新,对就业困难对象能够入户到人宣传讲解。
(3)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其家庭状况、失业原因、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培训意愿、就业去向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各项基础信息,当年培训失业人员三百三十余人次,其中技能培训一百五十人次,引导性培训一百八十人次。达到引导性培训人员百分之百,普惠制培训百分之百。
(4)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就业服务台帐,做到有了解,有走访,有更新,随时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并定期更新,实现动态管理。
(5)对应届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反复摸底,从三月份开始初步制定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基础台帐,对其专业、学校、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登记,并于2010年3月份开展了宣传活动,宣传《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及《关于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扶持自主创业的通知》,并进行了五次走访,随时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给他们推荐适合的工作一百七十余次。
(6)及时上报就业再就业统计数据和工作情况。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华社区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并责任到户,对所有失业人员每年每人走访两次,对生活困难人员、特殊人员做到按季走访,建立走访记录,实行动态管理,使进华社区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截止目前,社区共登记失业人数1121人,当年通过介绍及自主创业,实名制就业人数达328人,登记率达100%,登记残疾人数中,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需求的78名残疾人已就业,就业率达100%;29名大中专毕业生已在社区安排下实现稳定就业或灵活就业,尤其是低保、边缘家庭的应届大学生子女,都得到了就业安置和稳定就业推荐。我社区还在今年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共150人次,并开发岗位300余个,安置就业人数100人,劳务输出人数5人。
二、依托社区,大力抓好健康教育。
为提高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我们在山东庙办事处科的指导下,建立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专兼职工作人员5人,制定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全年健康教育活动13次,参加人数1463人,组织中老年义诊10次。组织学习有关高血压的预防,长期开展高血压宣传,编制宣传板6期,参加办事处举办的《世界预防高血压日》宣传,健康教育材料使用率为100%。充分发挥社区卫生康复健康教育小组人员的作用,广泛开展社卫生健康康复教育进楼院、进老年活动室、进户活动。积极组织居民、社区干部参加区、街组织的社区卫生健康康复教育活动。结合不同时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健康康复教育活动,请有关单位为居民讲健康康复保健课,为居民免费体检,居民卫生健康康复教育每月一次。长期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突生公共卫生事件,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演习,使社区卫生健康康复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板报定期向居民宣传有关如何饮食,卫生健康预防各种疾病等基本常识,从而提高广大居民卫生健康的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板报。建立建全社区卫生工作档案,做好活动记录,认真及时填写档案各项内容。
三、建立健全社区特殊群体的救助、管理和监护工作。
(1)定期召开会议,建立社区孤、老、残、弱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救助保护工作台帐;发挥社区扶贫超市作用,优先救助孤寡老人等;组织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对孤、老、残、弱人员开展结对帮扶;建立社区楼道长联系孤寡老人制度,保证一天一联络、一周上门一次;
(2)加强宣传,落实优待,努力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为孤老病残人员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我社区共有空巢老人67户,配备居家养老服务人员3人,他们为6户特殊困难空巢老人服务,使老人满意率达100%,今年社区还为84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证。社区共有90岁以上老年人30人,百岁老人2人,前三个季度共发放高龄补贴56700。同时为90岁以上行动不便且是低保户的张汝琴、朱桂兰、王明润三位老人赠送了轮椅。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在重阳节前夕开展了《迎重阳、促和谐老年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托球跑、吊瓶、保龄球等10个比赛项目吸引了百余位老人参加,社区还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人准备了纪念品,会场上喊声一片、笑声一片,让老年人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自己的节日。
(3)推动和促进残疾人公益事业的发展。社区共有残疾人136人,其中精神残25人,社区定期免费为他们进行投药和心理疏导。并对残疾人在每周三进行康复训练。而为了让残疾人有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社区在全国首个肢残日举办了“喜庆8.11残疾人文艺晚会”,增进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健康人之间彼此交流、关怀、互助。晚会上由残疾人自编自演的歌曲、魔术、口技等十多个节目受到了残疾人的热烈欢迎与居民的好评。
(4)严格规范操作,健全动态机制,参与长效管理机制。我社区现有低保户66户,122人到10月份共发放低保金235036元。今年新办低保户9户,停发7户。社区在“十.一”前夕走访慰问了低保户,每户送去3块月饼并送上节日的祝福。社区为流浪人员齐国忠办理了低保和医疗保险,他因冻伤将9个手指截肢,无法生活,便将他送到山东庙山东庙街道所属的养老院,专人帮他送饭,洗衣服,生活起居照顾无微不至,目前齐国忠的生活已经有了保障。
(5)创新宣传手段和形式,让计生观念深入人心。社区现有育龄妇女3413人,学龄前儿童425人。对双失业中的育龄妇女和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的育龄妇女一年按排两次免费妇科体检。在“婚育新风进万家”的乘凉晚会上,计生干事免费发放药具,宣传计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沈阳是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此社区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社区和派出所警联合开展流动人口大排查活动,重点对外来人口进行排查摸底。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医疗服务站、开放式图书室、针对流动人口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充分,有专人负责管理,居民满意率达90%。真正做到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也为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加强领导,成立组织,齐心协力,坚持双拥工作常抓不懈。社区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成立以江春华为组长,副潘迎春为副组长,社区各套组织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社区“双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每季度定期召开“双拥”工作会议,研究“双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双拥”工作任务。在“八·一”前夕山东庙街道进华社区联合驻街单位沈阳现代医院医生、护士走进军营,为沈政警卫二连的子弟兵免费体检,免费送医送药,对检查出有病的战士负责治疗,进行跟踪回访。社区给军营送来关爱,军营回报社区安宁,军民携手促和谐。
虽然,我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许多服务,但为了建立和谐社区还需要努力改进,逐步完善服务项目,使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真正做到居民需求是我们第一责任,居民满意是我们第一目标,居民高兴是我们第一追求,居民安全是我们第一愿望。
进华社区
2010年11月19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