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反洗钱基础知识问答01
2025-09-29 05:21:00 责编:小OO
文档
反洗钱基础知识问答

1、什么是洗钱?

答: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法资金的行为和过程。主要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转换财产形式、协助转移资金或汇往境外等。

2、什么是反洗钱: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3、为什么要反洗钱?

答:洗钱助长走私、毒品、、贪污贿赂、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破坏社会公平竞争,甚至影响国家声誉。因此,我们依法采取大额和可疑资金监测、反洗钱监督检查、反洗钱调查等各项反洗钱措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起到遏制其上游犯罪的目的。

4、国家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是指哪个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什么?还有其他部门参与反洗钱管理工作?

答:国家反洗钱主管行政部门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及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调查可疑交易,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等。在国家层面上,还有、外交部、最高人民、最高人民、银监会、证券会、等23 个部门参与的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5、反洗钱工作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答:不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并专门规定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而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要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还规定,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司法机关依法获得的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

6、客户办理哪些保险业务需出示身份证件?

答:客户在投保、退保、赔偿或领取保险金时,如果超过一定数额,金融机构将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例如,当退还的保险费或保单现金价值超过1 万元人民币或外币等值1000 美元时,退保申请人应在出示保险合同或保险凭证原件的基础上,出示退保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又如,在发生保险赔偿或领取保险金时,如果金额超过1 万元人民币或外币等值1000 美元时,客户应出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件文件,告知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填写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基本身份信息。

7、代理他人办理金融业务的客户,应如何配合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答:客户代理他人办理金融业务,应出示被代理人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填写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和号码等信息。

8 、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还会持续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吗?

答:是的,金融机构还要持续地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以及金融交易情况,并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

9、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等身份信息时,金融机构是否还需要重新识别客户?

答:是的,当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信息时,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客户应向金融机构出示相关信息。

10、金融机构除核对身份证件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识别客户身份?

答:金融机构还可以采取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身份证明文件,回访客户,实地查访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等措施。如金融机构目前能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

11、客户在金融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期了,该怎么办?

答:应及时更新身份信息,若未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无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12、如果客户所办理的业务部分符合洗钱特征,银行会拒绝交易的吗?

答:交易符合可疑交易标准,并不意味着客户就是洗钱分子,因此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不同措施。比如你去银行开户时说没有身份证或使用假名开户,银行肯定会拒绝。不涉及到这一类特征的业务,比如你的账户资金进出很频繁,与你的身份或经营状况不符,银行不会拒绝办理业务,但会作为可疑交易上报。

13、个人如果发现了洗钱线索怎么办?该如何举报?是否有保密措施?

答:我们欢迎所有的公民举报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每个公民都有举报的义务和权利。公民可以选择多种形式进行举报。

14、公司出台了哪些主要反洗钱内控制度?

答:主要有《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河南分公司反洗钱系统实务管理办法(试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反洗钱财务工作流程》、《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业务管理部反洗钱实施细则》、《理赔反洗钱内控制度》、《反洗钱暂行管理办法》、《反洗钱保密暂行管理办法》、《反洗钱宣传培训暂行管理办法》。

15、分公司是否进行过反洗钱培训?

答:进行过,去年请人民银行的领导来公司进行过培训。

16、金融机构应该履行哪些反洗钱义务?

答:金融机构是反洗钱工作的主力军。根据《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应履行四项义务:一是制定反洗钱内控制度和设立组织机构义务;二是了解客户义务;三是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义务;四是保存记录义务。

17、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时,应将哪些情况作为可疑情况上报?

答: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或者金融机构在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时。

18、反洗钱与社会公众有关系吗?

答:反洗钱工作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公众应该关注和了解反洗钱的知识,遵守反洗钱的法律法规,配合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同时可以对下列行为进行举报:(1)有关通过金融机构洗钱犯罪的线索;(2)金融机构不履行反洗钱义务;(3)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涉嫌协助洗钱行为;(4)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随意泄露反洗钱信息资料等。

19、承保过程中身份识别需要留存客户身份资料的条件:

答:对于保险费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财产保险合同,单个被保险人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保险合同,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万美元以上且以转账形式缴纳的保险合同,各机构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确认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核对投保人和人身保险被保险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指定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投保人、被保险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20、退保过程中身份识别需要留存客户身份资料的条件:

答:退还的保险费或者退还的保险单的现金价值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各机构应当要求退保申请人出示保险合同原件或者保险凭证原件,核对退保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申请人的身份。

21、赔款过程中身份识别需要留存客户身份资料的条件:

答: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如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各机构应当核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登记被保险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22.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各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答: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相关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对于高风险客户,各机构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客户为外国政要的,各机构应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各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23.对被代理人采取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答:应当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登记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

24.大额交易的确定条件:

(1)同一客户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纳保费、现金赔款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2)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3)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4)交易一方为自然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累计交易金额以单一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付出的情况,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25.当保户信息发生变化时,并出现以下情况时,承保部门应当重新识别客户:

(1)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

(2)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3)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

(4)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5)各机构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6)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