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
3、当黄金从众多的商品中分离出来,经常地、固定地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它已经处( )。 A、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的价值形式
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 C )是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 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
5、本位货币是( )。
A、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6、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
7、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1:13,而市场比价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 。
A、银币 B、金币 C、金币银币同时 D、都不是
8、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9、辅币的名义价值 ( ) 其实际价值。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
10、(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作用。
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
1、在商业信用中被采用的商业票据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期票;另一种是( )。 A.商业本票 B.支票 C.商业承兑汇票 D.商业汇票
2、国家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举债的信用形式称为( )。A国家信用 B民间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3、下列信用工具属于间接融资信用工具的是()
A、股票B、公司债券 C、银行汇票D、商业票据
4、商业汇票的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字盖章,证明承认付款的行为是( )
A、贴现 B、背书 C、承兑 D、出票
5、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的信用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际信
6、利率在借贷期内规定可以调整和变动的利率是()。
A.单利率B.复利率 C.固定利 D.浮动利率
7、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B.市场利率C、名义利率D.官定利率
1、按资金的融资期限分,金融市场可分为( )
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D、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又称为(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3、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时将票据买进的做法叫( ) 。
A、票据交换B、票据承兑 C、票据结算D、票据贴现
4、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是(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应收标价法
5、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 )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6、做“多头”期货是指交易者预计价格将(C )
A上涨而进行贵买贱卖 B下降而进行贱买贵卖
C上涨而进行贱买贵卖D下降而进行贵买贱卖
7、某公司需要借入美元进行投资,担心还债时美元汇率上涨,这时该公司可以在期货市场上( A ) ,实现套期保值。A签订买入美元的合约B签订卖出美元的合约C签订买卖美元的双向合约D不签合约
8、一投资者预测美元汇率将要下降,所以就在外汇市场上乘美元价格相对较高时,先行卖出远期美元,到期如果美元真的下跌,就可以按下跌的汇率买进美元现汇来交割美元远期。他的这种交易方式是(D )
A、套汇交易 B、远期交易 C、掉期交易 D、投机交易
9、某日外汇市场上USD1=HKD7.7522,纽约外汇市场上USD1=HKD7.7222,于是一投资者在纽约市场上用港元兑换成美元,又到市场上兑换成更多的港元。他采用的交易方式是(A)
A、套汇交易 B、远期交易 C、掉期交易 D、投机交易
1、经济学研究的货币需求是能力与愿望的统一,是一种( )的货币需求。
A、主观 B、客观 C、宏观 D、微观
2、下列哪个方程式被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 )
A、MV=PY B、M=1/V·PY C、M=KPY D、M=L1(Y )+L2(r)
3、某企业因购进一笔原材料而需要10万元的货币,该企业这时对货币的需求是出于什么动机 ( )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4、下列哪一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的高低?( )
A、谨慎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
5、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李嘉图
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以下因( ) A、恒久性收入 B、货币名义收益率 C、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D、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 E、流动性偏好
1、商业银行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称为( )
A、货币供给量B、派生存款C、原始存款D、基础货币
2、货币乘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变化量与( )变化量关系的系数。
A、基础货币B、国民收入C、外汇储备D、原始存款
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经营决策。
A、企业 B、 C、商业银行 D、银行
4、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现金与其所持有的活期存款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定期存款比率 C、现金比率 D、超额准备金率
1、货币中介指标具有以下特征( )
A、可测性 B、相关性 C、可控性 D、灵活性
2、银行的“三大法宝”是指(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以下不属于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特点的是( )
A、公开性 B、灵活性 C、主动性 D、弹性小
二.多项选择
1、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其中( )是最基本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2、我国M1层次的货币包括( )。
A、现金B、企业活期存款 C、城乡储蓄存款
D、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E、活期存款
3、下列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 )。
A.财政支出B.清偿债务 C.支付赋税
D.工资的支付 E.各种劳动报酬的支付
4、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需具备的条件有()
A、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保证 B 、有含金量规定
C 、可以自由地和发行机构兑换成贵金属
D、货币发行的立法保证 E、人们对该货币抱有信心
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
A、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B、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
C、必须现实的 D、可以不足值 E、独占性、排他性
6、下列关于人民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价值符号 B.由国家强制发行
C.是可以兑现的银行券
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E. 发行权集中于银行
1、现实生活中的信用形式多种多样,其基本信用形式有 (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际信用 E.国家信用
2、在商业信用中被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
A.银行汇票 B.信用卡 C.银行本票 D.商业期票 E.商业汇票
3、以下属于长期信用工具的有( )
A、商业票据 B、银行票据 C、信用卡 D、股票 E、公司债券
4、信用工具具有的特征有( )。A、风险性 B、偿还性 C、收益性D、流动性 E、无偿性
1、在货币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信用工具有( )
A、国库券 B、商业票据 C、股票 D、公司债券 E、CDs
2、以下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
A、同业拆借市场 B、商业票据市场
C、股票市场D、中长期债券市场E、回购市场
3、场外市场包括( )
A、店头市场 B、第三市场 C、证券交易所 D、第四市场 E、柜台市场
1、下列哪家银行不是我国的性银行(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2、1694年( )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的诞生。A、威尼斯银行 B、英格兰银行 C、巴尔迪银行 D、瑞典国家银行
3、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是(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4、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信息中介
5、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是( )
A、银行盈余 B、活期存款 C、支付结算 D、短期借款
6、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是( )
A、支付结算 B、担保 C、基金托管D、证券投资
7、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建立的原则,不包括( )
A、竞争原则 B、稳健原则 C、适度原则 D、流动性原则
1、在隐性的通货膨胀发生时,一般不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 )
A、凭票排队购买 B、商品严重短缺、计划供给
C、黑市猖獗 D、商品价格呈现公开、显著而持续的上涨
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C、垄断利润提高 D、需求结构转移
3、如果货币当局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治理通货膨胀,这种治理措施应该属于( )
A、紧缩性财政 B、紧缩性货币 C、收入 D、宽松的货币
4、通过工资管制和利润管制的方式治理通货膨胀,这两种具体措施属于( )
A、供给B、紧缩性财政 C、收入紧缩 D、收入指数化
5、通货膨胀可以引起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一般比较有利于( )
A、固定名义收入阶层B、浮动名义收入阶层C、负债经营的企业D、固定名义收益率的资产持有者 E、浮动名义收益率的资产持有者
三.判断题
1、信用实质上是财产使用权的暂时让渡,这种让渡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2、商业信用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所能提供的债务或资金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的。
4、消费信用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5、金融租赁一般需要多次出租才能收回全部投资。
6、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集资金的方式是一种间接融资方式,所以股票是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7、票据具有不可争辩性,只要票据经证实不是伪造的,那么,债务人就应该按规定付款,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付款。
1、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融资市场,主要由股票市场、票据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构成。
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
3、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主体必须是金融机构或者指定的某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非指定的金融机构,均不能进入此市场。
4、回购是指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买方买入一定数额的证券,同时承诺若干日后按约定价格将该种证券如数卖出的一种交易方式。
5、CDs与普通的定期存款不同,CDs不记名,而且可以流通转让。
6、同一发行者在同一时期发行的不同种类的债券,其信用等级可能有不同。
7、信用级别为AAA、AA、A、BBB级的债券为投机类的债券。
8、某日外汇市场上,美元外汇牌价为USD1=HKD7.7522,可以看出在外汇价格采取的是直接标价法。
9、买入汇率是客户向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10、欧洲债券是指发行人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1、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W
2、道德风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指那些最有可能不归还贷款的人最积极地争取贷款,并且最有可能获得贷款。W
3、证券投资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一种 W
4、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R
5、按照商业贷款理论的观点,商业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与商业周转有关的贷款。R
6、采取混业经营模式的全能型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信贷业务以外,还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R
1、最早成立的银行是瑞典国家银行,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鼻祖。R
2、在银行制度普遍推行期,新设立的银行主要是由普通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W
3、银行不是仅凭行政权力去行使其管理职能,而是通过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如计划、信贷、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等区实现的。R
4、实证研究表明,银行的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央行的性越大,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反之,央行性越小,通货膨胀率越低.W
1、名义货币需求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币量,与物价正相关。
2、实际货币需求,一般用Md表示,是在扣除物价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与物价变化无关,主要随收入变化而变化。
3、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便于交换。
4、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手段功能,认为不仅交换需要货币,而且持有货币也是持有资产的一种形态。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唯一重要因素。
6、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因素,而且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增函数。
1、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出自银行,而且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如果银行体系既不增加现金投入,也不组织现金回笼,那么无论现金如何流通,都不会有数量上的增减。
3、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由整个银行体系运用扩张信用的结果,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存款货币。
4、基础货币是银行的负债,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5、在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中,原始存款可以向派生存款转化,但派生存款不能向原始存款转化。
6、货币供给量是由银行所决定的量,所以是一个完全的内生变量。
7、在货币乘数稳定的情况下,基础货币投放越多,形成的货币供给量越大。
1、一国通过控制物价水平,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市场上出现了商品供应紧张、凭票购买、黑市活跃的现象,这也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2、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工薪阶层和依赖退休金生活的退休人员的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因而会使其实际收入减少。
3、一般来讲在通货膨胀时期,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债务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4、紧缩性货币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
1、选择性货币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银行日常的工具。
3、银行可以主动地、经常地、连续性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4、货币内部时滞可由银行掌握,而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工具的反应大小。
5、货币的四个最终目标可以同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