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
2025-09-29 05:23:57 责编:小OO
文档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

一、制糖行业概念

制糖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工业行业。制糖业是资源型行业,糖价是判断制糖行业是否景气的最主要的指标。制糖行业也是周期性行业,糖价的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糖料一般春季生长,10月开始收获。制糖企业每年从10、11月开榨到第二年3、4月停榨为一个生产周期,称为一个榨季。原料采购和生产呈现季节性和阶段性,而销售则是全年进行。

食糖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工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与粮、棉、油等同属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产品。制糖行业作为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与糖料种植紧密相关。

二、国际制糖业状况分析

2.1、国际制糖业现状

2.1.1、国际原糖价格稍有回落,未来有望继续回落

图1:国际原糖现货价格

图2:2012年5月21日国际原糖价格

根据目前国际市场原糖的供给量来分析,由于缺少现货面支撑,本周一ICE糖市原糖期货价格经缩量窄幅整理后继续稍稍下跌,与此同时,伦敦糖市白糖期货价格也稍稍下跌。

2012年5月21日讯,路透社孟买消息,由于夏季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改善,加上市场上食糖供给充足,上周五印度国内糖价小幅下跌。

尽管纽约原糖在20美分有企稳迹象,但国际市场供应充足,利空糖价。巴西最大糖贸易公司预计巴西中南部地区2012/2013年度糖产量为3200万吨。印度丰收在望,也为出口顺利积极放宽扫除障碍。据悉,印度最近不仅修改了食糖出口单次申请量,由原来的不超过1万吨提高到2.5万吨,而且还拟将糖出口装运期限由原来的30天放宽至60天。原糖跌至20美分附近处于相对低位,买家采购,印度得以出口更多糖。而泰国2012/2013年度则预计产糖1020万吨-1030万吨,与本年度持平略增。出口方面也有望达到790万吨的历史新高。国际糖市步入增产周期,供需宽松局势基本确定。

2.1.2、全球食糖产量前五位的国家

全球食糖产量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印度、欧盟、中国和美国。而从出口情况来看,出口量位于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巴西、泰国、澳大利亚、欧盟和古巴。因此,这五国的产量将对世界食糖市场的贸易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2.1.2.1、巴西食糖情况

巴西是世界上食糖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近年来食糖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生产从每年5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近年来,由于较低的加工成本和汇率,加上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国家的鼓励,使巴西的食糖产量和出口量都一直保持增长。

2.1.2.2、泰国食糖情况

泰国是亚洲最大的食糖净出口国,也是世界食糖五大出口国之一。泰国的制糖年份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9月。从糖业来看,目前泰国对本国糖业主要实行配额管理,每年都对糖产量分配配额,以确保国内食糖的供应,维护食糖生产者的利益。

2.1.2.3、欧盟食糖情况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甜菜糖产区,欧盟25国的甜菜糖产量占全球甜菜糖产量的75%。各成员国的食糖产量差别很大,产量最大的德国和法国产量接近欧盟总产量的一半,其他国家的产量则相对平均。欧盟并不是食糖的净出口国,每年也需要进口食糖产品,这可能与欧盟地区内有些国家食糖产量较小有关。

2.1.2.4、澳大利亚食糖情况

澳大利亚也是全球主要的蔗糖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其气候比较适合甘蔗生产,加上澳大利亚食糖产业从甘蔗种植至食糖生产的全过程现代化程度较高,生产率较高,因此其食糖出口量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澳大利亚食糖的主要出口对象为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及加拿大,亚洲国家占60%左右。

2.2、纽约和伦敦原糖期货价格

图:2012年5月21日纽约和伦敦原糖期货价格

由于国际自由贸易的食糖是以纽约和伦敦两个期货市场的合约价格为结算依据,而其价格低于长期平均生产成本,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迄今都还没有完全放开食糖市场,而且往往要多设置一套保护,把本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相对隔离开来,避免因世界食糖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食糖的生产与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2.3、国际食糖市场的特点

2.4.1、生产相对集中

从生产方面来看,世界食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并且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等等。而全球几个主要产糖国的食糖除了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外,还要大量向国外出口,因为一些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还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等。

2.4.2、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

从历史上看,全球食糖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变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关。

2.4.3、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

在各类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中,食糖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而且波幅相对较大。此外,食糖的市场价格波动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价格常常低于各主产国的生产成本。世界食糖平均生产成本超过390美元/吨,平均价格却经常只有其一半,远低于所有生产国的生产成本。

2.4.4、对糖业产生的影响

各国糖业复杂多变,但均为主导型管理模式。尽管各国的糖业变动相对频繁,但总体来看,几乎都属于主导管理的模式,对食糖产业提供“三高”以促进其发展。具体而言,“三高”指的是高额国内支持、高进口壁垒和高出口补贴。

在全球食糖产量中,甘蔗糖和甜菜糖的比例约为6:4。甘蔗糖的主要产区分布在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亚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主产国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古巴、南非等,这些国家的蔗糖生产量占全球生产量的90%以上。根据国际食糖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主要食糖产区中,有超过一半的国家种植甘蔗,而只种植甜菜的国家则相对较少,还有接近1/5的国家既种植甘蔗,又种植甜菜。在主要产区中,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等国既生产甘蔗糖又生产甜菜糖。从近年国际食糖生产的变化来看,全球范围内甘蔗的种植面积仍在不断增加,而甜菜的种植面积则保持平稳。

2.4.5、全球食糖原料以甘蔗为主

全球食糖市场中大部分交易的是蔗糖,因此衡量一个国家食糖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甘蔗的亩产量、甘蔗的含糖量以及糖厂的加工规模。

从全球食糖消费来看,世界食糖消费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如果按照各国和地区的年食糖消费总量来统计,年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依次是:印度、欧盟、中国、巴西和美国。

由于目前全球主要的食糖原料仍以甘蔗为主,因此在分析全球食糖种植面积时,也以甘蔗的种植面积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世界各主要食糖产区的制糖生产期也各不相同:巴西:中南部:5月至12月,东北部:9月至次年4月;欧盟:7月至次年1月;澳大利亚:6月至12月;泰国:11月至次年1月;古巴:12月至次年5月;南非:5月至次年2月;墨西哥:11月至次年7月;哥伦比亚:10月至翌年9月;毛里求斯:1月至12月。而从全球来看,仍以每年9月到次年8月为一个市场年度。

2.4、世界白糖需求—增长在亚洲 供应增长在南美

从世界角度讲,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国家,虽然糖需求量大,但是增长潜力不高;而俄罗斯、非洲、澳洲、加勒比地区,虽然糖需求量较大,但是整体人口基数较小,人口增长速度慢,糖总体需求量小,增长潜力也不高;而亚洲地区,总人口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虽然人均糖消费量偏低,但是大部分亚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糖消费量增长潜力巨大,未来世界白糖消费的增长点将来自于亚洲。以2011年为例,世界白糖消费量增长410万吨,而亚洲地区白糖消费量就增长了350万吨。我们相信未来随着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白糖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2012年整个世界白糖需求量将有望增加400万吨至1.63亿吨。

而从全世界白糖供应来看,欧洲、俄罗斯地区白糖供应以甜菜为主,而适宜耕种甜菜的土地又不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又较少,因此欧洲和俄罗斯甜菜种植区扩大产量较难;东南亚是甘蔗主产区,但是人口众多,可开垦的土地又较少,继续扩种甘蔗缺少土地,而农业产业化不发达,受天气影响较大,产量经常上下变化较大。全世界白糖供应量增加的唯一动力来自于巴西,巴西是世界上甘蔗产量最大的国家,大部分糖用于出口。巴西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热带雨林地区有大量可以开垦的土地,有充足的资源可以扩张甘蔗,未来世界白糖供应情况主要看巴西。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2012年巴西出口最乐观有望增加500万吨,刚刚满足世界需求。

三、国内制糖业状况分析

3.1、我国糖原料产区

我国共有18个省区产糖,这些产糖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西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中北方地区主要生产甜菜糖,南方地区主要生产甘蔗糖。具体来说,甘蔗糖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黑龙江、内蒙等地。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食糖产品主要是白砂糖,其中以甘蔗为原料的超过80%。而从产区来看,广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食糖产区,近年来食糖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广西甘蔗综合利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有蔗渣制浆造纸、蔗渣纤维板、生物复合肥、糖蜜制氨基酸、糖蜜制酒精、固定蛋白饲料等。

3.2、制糖行业特点

我国食糖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大约以6年作为一个周期。在这6年中,基本上是前3年连续增产,后3年连续减产。

导致我国食糖生产出现周期性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

1、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

2、糖料的生产和加工时间比较长,特别是食糖的加工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由价格变动对产量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价格上升导致作物的增产会在反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之,价格下跌引起的减产也是如此。

3、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是导致糖料生产强周期性的重要原因。

3.3、我国制糖业现状 

3.3.1、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2011年1月22日,农业部指出要稳定发展糖料生产,适当增加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切实保障食糖有效供给。农业部计划,力争到2015年,全国糖料面积稳定在2900万亩,总产量1.385亿吨。其中甘蔗2600万亩,产量1.3亿吨;甜菜300万亩,产量850万吨;食糖产量达到1700万吨左右。

近年来,由于国内糖价一直处于较好水平,农民种植甘蔗和甜菜热情高涨,刺激国内制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使企业对新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大增。

未来随着人口数量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持续增长,我国食糖消费也将快速增长。制糖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3.3.2、国内现货销售不畅,价格继续回落

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产糖1145.33万吨,同比增109万吨,累计销糖581万吨,同比增44万吨,累计产销率50.72%,同比降低1.11个百分点。而目前食糖在产销区的分布极其不平衡。据笔者从糖厂调研情况看,目前纯销期,糖90%集中在糖厂,处于历史高位,而销区库存薄弱,处于历史低位。产区销售压力大。近一周来,现货报价继续回落,柳州报价从6510元/吨-6630元/吨降低至80元/吨-6510元/吨,周降100元/吨。

3.3.3、下游用糖企业需求不乐观

碳酸饮料企业开工率在50%水平徘徊,较去年同期的60%偏低。同时果汁和茶饮料企业一季度用糖不足2000吨,较上年的3500吨减少近50%。后期需求不给力,现货要走高难度很大。

3.3.4、国储收购食糖成交情况的新特点也可见端倪

截止2012年5月10日国储成交量7.51万吨,较前两次不足万吨的成交量增长近10倍。而成交价走低。估计是产区交糖,而前两次的6930元/吨的成交价都在销区。产区交储意味着糖厂看多后市的信念有所动摇。

随着产区压榨工作结束,2012/2013年度甘蔗的种植工作也将全面展开。预计甘蔗种植面积仍有小幅上涨,加上今年天气预计较好,2012/2013年度很有希望继续增产,预计达到1250万吨,延续食糖增产周期。这对中长期的食糖价格构成压力。

3.4、我国制糖行业进出品现状

图表 我国制糖行业进出品现状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3.5、影响我国食糖价格波动主要原因

1、食糖产销不稳定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2、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3、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进口和走私对国内食糖市场的影响较大。4、国际油价日益成为影响国内外糖价的重要因素。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刺激了巴西等国对酒精的需求,相应减少了食糖产量,支持了国际糖价的高位运行。

四、我国食糖原料供给情况分析

4.1、糖料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食糖主产区之一。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近年来,我国的食糖产量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持续增长态势,其中蔗糖产量一直保持增长,而甜菜糖产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甜菜种植面积减少影响。我国食糖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大约以6年作为一个周期。在这6年中,基本上是前3年连续增产,后3年连续减产。

另外,由于我国既生产蔗糖,又生产甜菜糖,因此在我国的一个制糖期内也分别划分了蔗糖榨季和甜菜糖榨季。我国制糖年度为10月至次年9月,其中甘蔗糖榨季为11月至次年4月,甜菜糖榨季为10月至次年2月。

4.2、原糖来源依赖进口

由于我国国内的食糖市场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我国一直是全球的食糖进口大国。不过我国进口的食糖主要是原糖,因为原糖便于保存,进口后的原糖大部分直接转入国家储备。

4.3、目前我国现货糖价格

截止到2012年5月22日,我国目前现货糖的价格约为6700元/吨。

图:全国各地区现货糖价及昆商价格

由于食糖在我国农产品市场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国对糖业发展一直保持了高度的关注,食糖一直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商品之一。

五、我国食糖需求—需求强劲

由于食糖在我国农产品市场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国对糖业发展一直保持了高度的关注,食糖一直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商品之一。

同其他国家类似,我国的食糖消费也主要分为工业和民用两大类。其中工业用糖的比重要高于民用糖的比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食糖消费中的工业消费占消费总量的6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我国食品工业、饮料业和饮食业等用糖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食糖消费的稳步上升。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用糖量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约在17%左右,其中主要是饮料和糖果、罐头、糕点等行业用糖。特别是国家加强对化学合成甜味剂的监督管理以及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以来,食糖销售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可以说,食糖的工业消费量是我国食糖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同供应不同,最近几年白糖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强劲,除了2006年白糖需求是负增长以外,最近几年白糖的需求增长幅度均超过5%,2007年更是达到了15%,最近几年白糖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在3%到5%左右。我们认为,2013年白糖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报收估计和今年持平,达到1450万吨。同时未来长期我们依然看好白糖的需求。

食糖的需求来源于家庭需求和工业需求,两者占比分别为25%和75%。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食糖人均消费水平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城镇居民的食糖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均上升明显。事实上,我国食糖人均年消费量仅有8.6千克;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1千克,与我们有着相似饮食习惯的和地区也分别达到23.90千克和31.00千克。

另一方面,制糖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是食品工业。近年来,食品制造和加工行业的销售收入保持平均15%以上的稳定增长,从而导致工业用糖迅速增加。具体细分,食品工业主要包括饮料制造业,饼干制造业,糖果、果冻制造业,罐头制造业和乳制品制造业。展望未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六、利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制糖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如下: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系为核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行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糖料生产规模化建设,加快糖料种植现代化步伐,依靠科技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推进农户种植合作化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稳步推进大集团战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普及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行业标准制(修)订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我国糖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对食糖市场的宏观,坚持“以国产食糖为主,适当进口食糖补充不足”的平衡原则,国产糖的自给率力争稳定在85%左右。

   通过加快甜菜优良品种选育、规模化种植、水利化和机械化推广的步伐,促进甜菜糖恢复性增长,保持甜菜糖与甘蔗糖的协调发展。

以广西、云南、湛江、海南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间的整合重组,鼓励企业采用大型、节能、高效的生产设备,加快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制糖工业。

重点扶持、黑龙江、内蒙古等甜菜糖主产区,加大甜菜优良品种的推广工作力度,提高单产水平和含糖量;发挥现有企业集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制糖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到2015 年,食糖产量1600 万吨左右。日处理糖料能力达到121万吨,其中:甘蔗日处理糖料能力105 万吨,甜菜日处理糖料能力16 万吨;甘蔗糖标准煤消耗低于5 吨/百吨原料,甜菜糖标准煤消耗低于6 吨/百吨原料,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 年下降10%。

七、制糖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是全球的食糖消费大国,尽管人均食糖消费量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食糖消费总量仍然很大。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我国的食糖消费量位于印度和欧盟之后,居全球第三位。

由于食糖在我国农产品市场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国对糖业发展一直保持了高度的关注,食糖一直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商品之一。

从我国食糖消费的特点来看,由于我国的食糖主要是用于作为甜味剂,而不是主要的食品构成,因此食糖消费的弹性较小,而且替代品也相对较少,反映在供求关系和价格上,就是食糖产量的较小波动会引起价格的大幅波动。

同其他国家类似,我国的食糖消费也主要分为工业和民用两大类。其中工业用糖的比重要高于民用糖的比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食糖消费中的工业消费占消费总量的6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我国食品工业、饮料业和饮食业等用糖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食糖消费的稳步上升。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用糖量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约在17%左右,其中主要是饮料和糖果、罐头、糕点等行业用糖。特别是国家加强对化学合成甜味剂的监督管理以及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以来,食糖销售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可以说,食糖的工业消费量是我国食糖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预测原糖价格未来走势图

综上所述,从我国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未来制糖行业发展前景较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