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7年XX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实施方案
2025-09-29 05:24:07 责编:小OO
文档
XX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实施方案

各职能科、各学科、各科室: 根据省卫计委文件精神,为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接诊、转诊、管理工作,畅通绿色通道,提高危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xx 

成 员:xx xx xx xx xx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主任由 xx 担任。 

职责:负责对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转诊及管理工作的组织、人员、车辆调配和协调工作,保证产科绿色转诊通道的畅通。 

二、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专家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职责:负责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会诊和指导工作,组织转诊。 

工作要求:妇产学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孕产妇常规接待、抢救及转诊工作。需要多科会诊、抢救的,应及时报医务科组织抢救、会诊。儿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负责危 重新生儿常规接待、抢救及转诊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各级各类人员要高度重视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转诊及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危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保证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得到及时救治。对需转诊的孕产妇、新生儿要严格按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转诊制度》执行,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安全转运。对于不宜转运的孕产妇、新生儿,应立即请专家会诊,指导治疗。 

3、加强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管理,妇产科、儿科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4、妇产科门诊要结合“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做好孕期保健监管工作,对高危孕产妇要严加管理,掌握相关资料,做好登记,指导正确就医,为危重孕产妇急救工作奠定基础,保障母婴安全。 

5、全院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工作,保证参加抢救人员及时到位,设备、药品等完好无缺,规范操作,杜绝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由于救治不及时造成的意外事件发生,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附件:

1、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制度 

2、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转诊制度 

3、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管理制度 

4、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转诊流程 

附件 1 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制度 

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危重孕产妇、新生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救治或让孕产妇、新生儿自行转诊。 

2、在医务科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疑难、危重、重症孕产妇、新生儿的会诊和抢救。相关科室及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3、各科室包括收费、医技科室、临床科室等,必须畅通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报告,先处置后办手续。 

4、抢救工作务必组织有序,措施果断,及时有效。抢救中和抢救结束后由参加人员作好各项抢救记录。 5、抢救专家组及时对病情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转诊。需要转诊的按《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转诊制度》做好逐级和预约转诊工作。对病情危重/特殊,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附件2 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转诊制度 

1、对下级医院转来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必须优先予以安排、及时救治,并保障人员、车辆、通讯等需求,不得推诿。 

2、对病情危重的孕产妇、新生儿,经病情评估,认为在当地确实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征得家属同意应尽早转院。对于不宜转运的孕产妇,应立即请上级急救医院的专家会诊,指导治疗。 

3、转诊前要提前联系或通知接收医院产房或妇产科重症病房,并简要叙述病情,便于接收。 

4、转诊病人至少由熟悉病情的医生和护士各一名护送,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转送记录等相关资料,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送达后与接收医疗保健机构办理好相关转诊手续后方可离开。 

5、转诊后,主管医师要随时向上级医院了解转诊病人治疗转归情况,积累经验,便于以后工作。 

附件3 急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管理制度 

1、妇产科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记本,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业务培训登记本等做好工作台账。儿科建立急危重症新生儿接诊及出诊登记本,新生儿急危重症抢救登记本,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业务培训登记本等做好工作台账。 

2、妇产科、儿科医师熟练掌握高危妊娠、新生儿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新生儿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础知识。掌握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的基本技能,掌握静脉切开技术,心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合理的输血输液,抢救药物的合理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等。 

3、储备急救药品和血液制品:缩宫素、前列腺素类制剂、地塞米松、西地兰、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速尿、纳洛酮、硫酸镁、维生素 K1、止血芳酸、肝素、甘露醇、硫酸氢钠、地西泮、晶体液、杜冷丁等。药剂科保证急救药品的进购储备;妇产科储备同时抢救两人以上的急救药品;血液科保证储备急救用血。 

4、急诊科建立与辖区内转诊单位的联系,明确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登记本。 

5、接到急救电话,了解病情后迅速组成抢救小组,携带急救设备与药品,及时赶赴现场按就地就近抢救,尊重病人知情选择的原则实施抢救或转运。病人送达后立即由住院总医师负责组织抢救,抢救的同时报告科室领导及医务科或院领导。 

6、抢救过程中要保存全部药品的安瓿、资料,以备核对。 

7、对每例抢救病人均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将抢救结局反馈转诊单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