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三月桃花水》导学案设计
2025-09-29 05:19:24 责编:小OO
文档
4* 三月桃花水

导学案设计

课题三月桃花水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卡、词卡,预习课文。(学生)

3.口头描述自己听到过的铃铛声、拖拉机发动时的声音等。(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导入课题,了解“桃花水”(用时:2分钟)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2.引导学生解题。

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

1.齐读课题,围绕课题提出疑问:什么是“桃花水”?

2.了解文中的“桃花水”指的是“春水”。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

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3.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词串。

第一组:绮丽 应和 谈心

第二组:忽大忽小的水声 拖拉机的鸣响 纤细的低语 叮当声 车轮滚过的铃声

第三组:草如茵 柳如眉 如雾如烟

(2)指名读,指导正音。

4.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

1.自由读一读阅读提示中的内容,明确阅读要求。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3.读准音,注意读准多音字

“和”的不同的音。交流每组词语的意思:了解第一组词语是本课会认字带出的词语;第二组词语重在描写事物的声音;第三组词语重在描写事物的形态。

4.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引导学生欣赏词串:从读好词语入手,用声音和表情来表达出词语的意思,并能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2.多音字“和”的读音

很多,不必要求学生都背下来,只要在语境中学生能读准字音即可。

三、再读课文,品词析句(用时:20分钟)

(一)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桃花水”的。

课件出示:

(第3.4自然段)从________方面写“桃花水”。

(第5.6自然段)从________方面写“桃花水”。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为什么春水就是“桃花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

2.引导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由阅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声音的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融入阅读感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请快速默读第5.6自然段,看看在三月桃花水的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2.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

3.仿句练说,拓展画面。

4.指导读出省略号的味道。

(一)默读课文,先在组内交流,再完成填空。

(第3.4自然段)从声音方面写“桃花水”。

(第5.6自然段)从形态方面写“桃花水”。

(二)1.读一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默读课文,在关键词句下面点着重号,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班上交流。

(三)1.学生阅读第3.4自然段,画出表示声音的词句。

2.交流研读句子,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四)1.学生默读第5.6自然段,交流读到的事物:天空中的美景,岸边的垂柳,岸上的一群姑娘。

2.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桃花水倒映的景色。

4.交流省略号的作用并读好相关语句。

1.阅读时,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如:引导学生从“声音、光芒”等关键字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桃花水的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2.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最真的情;静静地想,想出最美的画面。

3.结合“练说”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本身,并展开想象,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四、配乐诵读,拓展提升(用时:12分钟)

1.全文配乐朗读,师生共同合作美读。

2.仿写练习。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试着仿照课文的任意一小节来写一写,表达自己的感情。

1.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

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

在学习文本修辞方法的

基础上模仿着写赞美春

水、赞美春天的语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