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A Red Red Rose
2025-09-29 05:18:27 责编:小OO
文档
A Red, Red Rose译文之比较

在对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A Red, Red Rose 的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之前,我认为应该先对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进行简单的解读,以求对这首诗有一个全面的,较为准确的理解,只有对原诗作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对各类翻译版本做出自己较为客观的评价。

罗伯特.彭斯是英国苏格兰著名农民诗人,彭斯富有敏锐的幽默感,对苏格兰乡村生活的生动描写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 

 A Red, Red Rose  By Robert Burns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 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thou art, my bonie lass, / So deep in luve am I; /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 gang dry, my dear, / And the rock melt wi' the sun; /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 Tho's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A Red, Red Rose,彭斯根据苏格兰民谣创作的一首爱情诗,全诗共4节16行,每小节4行。诗的第一节,作者以六月盛开的玫瑰和甜美的乐曲赞美心上人的美丽与和谐。诗的第2、3小节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炙热爱情,第2节的尾行和第3节的首行相呼应,起承转合之间让读者感受到彭斯对心上人呼之欲出的浓浓情意。第4小节,作者表达了自己坚贞的爱情立场,充满了一种海枯石烂的勇气。全诗用词朴实无华,体现了民歌特有的清新自然和真挚纯朴。

从诗歌韵律上看,原诗首两节韵式为ABCB, DEFE, 末两节韵式为FGFG, HIHI,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清新纯朴的民歌诗体又使其乐感倍增。

由上,我认为翻译此诗的要点除了要将原诗的词义表达准确之外,还应注意体现诗歌的韵脚。加之此诗来源于苏格兰民谣,所以翻译时要尽量使译文生动活泼、朗朗上口。

只要仔细搜索便不难发现,关于A Red, Red Rose 的译作还是相当多的,下面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小作分析。

首先,是对诗题A Red, Red Rose 的翻译。关于诗题,有这些译法:“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王佐良译)、“我爱”(毕谹译)、“一朵红红的玫瑰”(袁可嘉译)、“红玫瑰”(郭沫若译)……我个人倾向郭沫若的译法。王佐良先生的翻译诗题虽然把本诗歌的主旨体现了出来,但显得过于冗长,对于诗歌的题目而言并不十分合适,而且原诗题A Red, Red Rose 并没有要急于将诗歌主旨表现于题目之上,与作者原意不符,所以王佐良先生的翻译不是最合适的。而“我爱”则将原题的字面意思全部舍去,直接将内在意义翻了出来,十分精简,这虽与毕谹先生所用诗文的古诗体相适应,但未能表现原诗的风貌,似乎也不太合适。“一朵红红的玫瑰”和“红玫瑰”相比,我更喜欢的后者。前者虽然严格按照原诗逐字翻译,但以汉语的角度来看又显得不够简练,缺乏诗意与美感;后者虽然只简单地翻译成“红玫瑰”三个字,但已经将诗题所要表达的要点都表现出来,从中文的表达习惯上看,用作题目较前者更能为大众接受,也更有意境。

对A Red, Red Rose 的翻译有很多,下面挑选几个风格相差较大的译作供读者赏析。

我爱   毕谹译

 我爱如玫瑰,六月红蕾姣。我爱如乐曲,妙奏声袅袅。

 爱卿无限深,如卿绝世妍。直至海水枯,此爱永绵绵。

 直至海水枯,炎阳熔岩石。但教一息存,爱卿无终极。

 离别只暂时,善保千金躯。终当复归来,万里度若飞。

此译文是一首按中文古诗体的方法翻译而成的作品,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有着相当的中文文学功底,但是此诗的押韵方式与原诗有较大不同。除此之外,从诗的内容看,太过于阳春白雪,正所谓曲高和寡,所以与原诗的朴素易懂的民谣风格不符,故这不是最佳的译法。但是,从文学的再创作角度看,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类似的,还有人将此诗译成离骚体,列举一下,不再累述:

吾子似华,六月初发。吾子如韵,蜜沁我心。

静女如怡,吾之所依。适海之竭,我爱不已。

适海之竭,顽石化泥。有涯吾生,执子如一。

吾爱依依,暂为别离。虽距万里,定有归期。

流传最广的版本当属王佐良先生的版本了。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王佐良译

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呵,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奏得合拍又和谐。 

我的好姑娘,多么美丽的人儿!/请看我,多么深挚的爱情!/亲爱的,我永远爱你,/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只要我一息犹存。

珍重吧,我唯一的爱人,/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但我定要回来,/哪怕千里万里!

就题目而言,上文已经谈到,不是非常成功。从内容来看,王佐良先生将原诗所要表达的意思都准确的翻译了出来,文字也通俗易懂,但是可惜的是,王佐良先生似乎也忽略的韵脚在本诗中的重要位置,原诗之所以能传播的如此久远,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强烈的韵律与节奏感,而这一特点也正是最为大众所能感受到的。译文除了韵律上处理的不够理想之外,完全从中文诗歌的角度看,译文似乎也缺乏美感与特色,太过平淡,很难能让中国的读者联想到这是英国文学史上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佳作,着实让人感觉可惜。

最后我要分享的译作出自郭沫若之手,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个版本。

              红玫瑰    郭沫若译

吾爱吾爱玫瑰红,六月初开韵晓风;吾爱吾爱如管弦,其声悠扬而玲珑。

吾爱吾爱美而殊,我心爱你永不渝,我心爱你永不渝,直到四海海水枯;

直到四海海水枯,岩石融化变成泥,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心爱你永不渝。

暂时告别我心肝,请你不要把心耽!纵使相隔十万里,踏穿地皮也要还。

这个译文与上文中提到的诸多译文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它的押韵的处理上,它更接近于原作的风格,读起来很有朗朗上口的感觉。此外用词幽默、俏皮,让人感觉轻松愉快。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郭沫若先生又准确的表达了诗歌的原意,做到了对原作的最大尊重。特别是译文的最后两句“暂时告别我心肝,请你不要把心耽!纵使相隔十万里,踏穿地皮也要还”,翻得巧妙,读来轻松诙谐又荡气回肠,感受到了对爱情的坚贞又体会到了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个人认为,此译作从内在上把原诗翻译的生动而贴切,更注重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而诗歌神韵的准确表达才是诗歌翻译的重中之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到之处,欢迎指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