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建筑优质结构工程汇报材料
陕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02月
一、工程概况.........................................1
二、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和质量控制依据...................3
三、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4
四、工程难点和亮点...................................5
五、新技术应用及科技创新情况.........................12
六、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检测、验收情况.................13
七、工程结构质量综合评价情况.........................16
八、工程取得的成果及荣誉.............................17
一、工程概况
1、西安某某学校综合楼工程位于——————,建筑面积---m2,建筑总高度3----m。地下--层,层高---米,地上8层/6层,其中1~4层层高3.9米,4~8层层高3.6米。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2、本工程地下一层为**、消防水池、水泵房等设备空间,地上南侧1-8层为学生宿舍用房,北侧1-6层为办公教学用房。
3、根据****所做的地勘报告,本工程场地为Ⅱ级中等自重湿陷性黄土,根据设计院设计文件,结合现场情况,地基采用DDC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并提高地基承载力。本次处理消除基底以下地基土的全部湿陷量。挤密桩总数3662根,有效长度为4.5m,处理底标高为470.2m。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4、本工程基坑支护为锚索加土钉墙防护,南侧围墙部位为护坡桩加锚索支护。地下水位埋深为27.2m,不考虑降水。
5、地下防水采用C40 P6抗渗混凝土自防水,基础筏板下做1.2厚SBC-120防水一道,地下室外墙做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道,保护层为60mm厚挤塑板。
6、本工程主体结构砼强度等级如下表所示:
构件部位 | 强度等级 | 混凝土环境类别 | 备注 |
基础 | C40 | 二b | P6抗渗混凝土 |
基础顶~-0.050柱 | C40 | 二b | 外墙(柱)及消防水池侧壁墙柱采用P6抗渗混凝土 |
-0.050~11.65柱 | C40 | — | |
11.65~18.85柱 | C35 | — | |
18.85~34.10柱 | C30 | — | |
一层~三层梁板 | C35 | — | |
四层及四层以上梁板 | C30 | — | |
其余混凝土构件、女儿墙 | C30 | — | 室外部分为二b |
基础垫层 | C20 | 二b | 100厚细石混凝土 |
本工程安装工程包括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智能建筑等系统。
8、工程设计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节能显著,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设计、验收规范要求、各项报建手续齐全、合法、符合要求。施工许可证由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签发,编号:******。施工图纸由*****审查,结论为审查通过。
9、工程于2016年**月**日开工,2016年**月**日封顶。
10、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未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耗能高的产品及民用建筑挥发性有害物质释放量超过国家规定的产品;地下工程无渗漏,没有发生超过标准的不均匀沉降;没有出现超过规定的结构裂缝;地基承载力、保护层厚度、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无拖欠农民工工资、无钢筋委外加工现象。
11、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单位及质量监督单位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图审单位:--
工程质量检测单位:--
质量监督部门:--
二、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和质量控制依据
1、工程质量创优目标:西安市优质工程“雁塔杯” ;
结构质量目标:西安市建筑优质结构工程。
2、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依据:
2.1 西安某某学校综合楼工程建筑、结构、安装等施工图纸。
2.2 西安某某学校综合楼工程招标文件附件及工程量清单。
2.3 国家及陕西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50375-2006
《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50430-2007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0版
三、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开工前项目部根据项目特点编制了详细的质量策划书和优质结构计划书以及质量奖惩规定,成立了工程质量创优领导小组,并严格按照质量计划和创优计划组织施工。
2、与劳务施工队伍签订质量责任合同,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签订详细的质量奖罚协议,做到奖优罚劣。
3、针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及工程难点和技术难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施工。施工前,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然后,各专业施工员针对本专业特点对操作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明确质量目标,制订确保质量的措施。做到施工前方案先行,技术交底到每一个人。
4、建立项目部质量例会制度、挂牌制度、样板制度、三检制。
(1)每周召开生产例会或专门的质量例会,对上周的质量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质量动态,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措施,落实到责任人,安排下周质量指标,形成会议记录。
(2)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挂牌标识,注明使用部位、规格、产地、进场时间、检验状态等。
(3)对已完成分项工程由专业工长、质量员、施工班长共同进行质量评定,对要转入下道工序施工的分项,必须由下道工序的工长签字接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学习教育,学习施工规范、施工工艺、以及优质工程细部做法。通过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提高质量意识,从而通过现场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
6、所有进场的原材料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按规定对材料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使用。
7、公司及项目部认真学习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签署“法人代表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行质量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考核制度;加大质量管理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四、工程难点和亮点
(一)工程难点
1、大跨度斜交井字梁施工
本工程四层报告厅顶板为层高4.65米,长度15.1米,宽度13.2米的大跨度斜交井字梁结构。项目部利用品茗安全软件计算受力情况,确定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利用CAD软件辅助进行脚手架布置,通过现场精确放线控制脚手架立杆位置,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因斜交井字梁主次梁钢筋交叉过多,项目部经多次验证,确定钢筋安装顺序,利用模板倒边等一系列措施达到大跨度斜交井字梁施工安全和现浇结构施工质量的目标。该部位底板模板强度达到100%时再拆除,确保了混凝土结构安全。经现场检查,混凝土成型效果好,未出现涨模、漏浆、梁板下沉等问题。
(井字梁钢筋安装) (井字梁成型效果图)
2、地下室高支模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高度为5.35米,因此对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要求较高。项目部利用计算软件对支撑体系进行验算,由专人负责检查验算结果的落实执行情况,特别对支撑体系的纵横间距、步距、剪刀撑等进行重点检查,100%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梁板的模板拼缝、加固用的木枋、钢管数量等也全数进行检查,确保构件成型质量。地下室顶板分两个施工段完成,支撑体系刚度和稳定性良好,未出现安全隐患,未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混凝土成型效果较好,梁柱节点方正,平整度、垂直度检查结果合格率>95%。
(模板支撑体系检查) (地下室梁板加固效果)
(二)、工程亮点
1、地基与基础工程
本工程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灰土挤密桩总桩数为3662根,成桩直径0.55m,有效桩长4.5m。桩基施工时,项目部全程跟踪旁站,对桩体成孔质量、成孔深度、灰土拌合比例、夯击次数等全数检查,确保每根桩的成桩质量。检测单位通过静载试验、桩身探井、桩芯取样等方法,确定桩基承载力、挤密系数等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灰土桩成孔检查) (地基承载力检测)
2、地下防水工程
地下室外墙止水带按要求设置,搭接满足相关要求,焊接牢固均匀,焊缝无夹渣、孔洞等缺陷。基础底板采用SBC-120防水一道,地下室外墙采用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检查未发现渗漏现象。
(止水钢板安装)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
3、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下料前,项目部技术人员严格审核钢筋下料单,对钢筋型号、数量、尺寸仔细审核,钢筋加工时,现场再次复核下料长度,确保钢筋加工按照翻样单执行;对半成品归类码放并挂牌标识,方便吊运。
钢筋安装时通过在模板上预弹墨线的方式控制钢筋绑扎质量,楼板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钢筋工程验收通过率达95%。
(钢筋连接现场抽查) (楼板钢筋弹线控制)
4、柱钢筋定位卡及柱钢筋防污染保护措施
为防止砼浇筑时对墙、柱钢筋造成污染,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也容易使柱钢筋产生位移,本工程采用柱钢筋套PVC管、预制柱钢筋定位卡和核心区箍筋定位卡的措施解决该问题。所有材料在下一层施工时还可以重复利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柱筋保护及定位措施) (核心区箍筋定位措施)
5、模板工程
本工程墙柱模板采用15mm双面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时严格按照计算书和支撑方案执行,对梁板模板的尺寸、标高等100%检查。经实测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合格率95%,混凝土外光内实、无蜂窝麻面、无明显气泡、观感质量较好。
(模板标高现场抽查) (混凝土成型效果)
6、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实行专人施工、专人管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全程旁站跟踪,过程实测,有效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除了覆盖塑料薄膜及洒水养护之外,对于剪力墙、框架柱等不易覆盖洒水养护的混凝土构件,全部采用涂刷混凝土养护液的方法养护,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保证水泥充分水化。
对于框架柱和楼梯踏步等易破损的阳角部位采用可周转的角钢护角和成品楼梯护角进行防护,防止施工碰撞或人员行走、搬运材料对其造成损坏。
(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 (混凝土成品保护)
7、填充墙砌体工程
通过对施工人员多次技术交底,严格实行样板制度,现场加强检查力度,特别对墙体拉结筋留置、皮树杆使用情况、构造柱留槎、过梁预制、门窗洞口尺寸等方面重点检查,保证砌体施工质量,经实测砌体平整度、垂直度合格率达90%以上。
(砌体排列合理、斜砖砌筑规范) (构造柱浇筑效果)
8、安装预埋工程
主体施工时,各种线盒提前预制包装,剪力墙、框架柱等一次预埋成型;水电套管,预留孔洞等一次预埋成型。砌筑时线槽全部采用切割机切割成型,线盒安装严格按照样板间执行,确保电箱、线盒等位置准确、方正。
(套管预埋准确) (线盒安装样板间)
五、新技术应用及科技创新情况
本工程拟应用建筑业新技术项14个子项,具体应用如下表:
项次 | 项 目 名 称 | 项 目 内 容 | 应用 数量 | 使 用 部 位 | 应 用 效 果 |
1 | 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技术 | 1.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 1700 m2 | 基坑支护 | 保证施工安全 |
2 |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 2.1 HRB400级钢筋应用 | 1012 t | 基础及主体结构 | 节约钢材 加快速度 |
2.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 18800个 | ||||
3 |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 3.1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 14141.8m2 | 基础与主体结构 | 保证质量 节约成本 施工安全 |
4 |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 4.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 4500 m | 电气管线安装 | 节约成本 提高工效 |
4.2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 600 m | 电气管线安装 | |||
5 | 绿色施工技术 | 5.1现场生产废水利用技术 | 180 m3 | 现场洗车台 | 节约成本 保证质量 |
5.2 预拌砂浆技术 | 220 m3 | 砌体结构 | |||
5.3外墙体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 2000 m2 | 砌体结构 | |||
5.4粘贴保温板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 | 2000 m2 | 外墙保温 | |||
6 | 防水技术 | 6.1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 3800 m2 | 地下室地板防水 | |
7 |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 7.1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 34点 | 整个项目 | 保证安全 |
8 | 信息化应用技术 | 8.1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 一套 | 整个项目 | 提高工效 降低成本 保证安全 |
8.2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 一套 | 整个项目 |
六、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检测、验收情况
1、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同步、真实、规范、签章齐全、时序正确,有可追溯性、验收各负责方签字、盖章齐全,结论正确。
2、材料复试情况
(1)钢材进场1012t,钢材原材复试共78组,合格78组。
(2)本工程Φ16以上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消防水池部分剪力墙竖向钢筋Φ12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中电渣压力焊共580个,复试 2 组,合格 2 组;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18800个,复试72组,合格72组。
(3)砌筑砂浆采用M5预拌砂浆,生产单位资质及产品合格证齐全。
(4)加气混凝土砌块现场取样复试8组,合格8组。
(5)粘土砖现场取样复试5组,合格5组。
3、安全性能检测情况
(1)该工程桩基于2016年6月经****检测,检测合格,结论如下:
桩基数量 | 承载力设计值 | 承载力检测值 | 桩身压实系数 | 检测结果 |
3662根,桩径550mm、桩长4.5m | 不小于220KPa | 220KPa | 不小于0.97 | 满足设计 要求 |
混凝土试块留置统计表1 | ||||
混凝土强度 | 同条件试块留置组数 | 标养试留置组数 | 评定结论 | |
基础 | C40 | 7 | 21 | 合格 |
C35 | 2 | 5 | 合格 | |
C20 | 2 | 10 | 合格 | |
主体 | C40 | 6 | 6 | 合格 |
C35 | 8 | 12 | 合格 | |
C30 | 19 | 33 | 合格 | |
合计 | 44 | 87 |
(4)钢筋保护层检测情况: 2016年10月9日和2016年12月22日经西安****检测有限公司对基础和主体结构分别进行了砼强度回弹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详见下表:
检测项目 | 检测部位 | 抽检数 | 结果/合格率 |
砼回弹抗压强度 | 基础及地下室 | 18 | 符合设计要求 |
主体 | 68 | 符合设计要求 | |
梁类钢筋保护层 | 基础及地下室 | 5 | 90% |
主体 | 20 | 92.0% | |
板类钢筋保护层 | 基础及地下室 | 5 | 93.3% |
主体 | 8 | 91.7% |
(6)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经项目部检测合格,垂直度最大偏差值为12毫米,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认可,签字盖章有效,符合规范要求。
(7)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测试情况:2016年12月27日进行了防雷接地检测,数据如下:
检测日期 | 设计要求 | 检测数据(Ω) | 结论 |
2016.12.27 | <1Ω | 0.3、0.4、0.2、0.3 平均值为0.3Ω | 符合要求 |
(9)本工程自2016.9.29—2016.12.3经****进行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共设置沉降观测点10个,截止主体封顶共观测9次,最大沉降量-8.1mm,最小沉降量-4.2mm,沉降差异3.9mm,平均沉降速率为0.06mm/d,沉降较为均匀。详见下表:
区分 | 开始日期 | 截止日期 | 观测点数量 | 观测次数 | 最大沉降值(mm) | 最小沉降量(mm) | 差异沉降量(mm) | 平均沉降 速率 (mm/d) | 观测 结论 |
主体沉降 | 2016.9.29 | 2016.12.3 | 10 | 9 | -8.10 | -4.20 | 3.90 | 0.06 | 沉降较为 均匀 |
工程截止目前,各阶段验收均在****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下,由监理组织,甲方、勘察、设计、施工五方责任主体单位进行了验收,具体情况如下:
验收部位 | 验收时间 | 验收结果 |
地基验槽 | 2016.05.30 | 开挖深度、标高、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土质符合勘察报告要求 |
地基与基础分部 | 2016.10.31 | 合格 |
主体分部 | 2017.01.12 | 合格 |
七、工程结构质量综合评价情况
按照GB/T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五个评价项目,对地基与基础和结构工程进行评价,得出结构工程质量综合评价分为: 90.56分,达到优良工程标准。(评价表及签字见附表)
建筑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序号 | 检查项目 | 地基与桩基工程 评价得分 | 结构工程评价得分 (含地下室防水层) | 备注 | ||
应得分 | 实得分 | 应得分 | 实得分 | |||
1 | 现场质量保证条件 | 10 | 8.5 | 10 | 8.5 | |
2 | 性能检测 | 35 | 35 | 30 | 27.41 | |
3 | 质量记录 | 35 | 29.75 | 25 | 23.26 | |
4 | 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 15 | 11.625 | 20 | 18.32 | |
5 | 观感质量 | 5 | 3.5 | 15 | 13.74 | |
6 | 合计 | (100) | 88.375 | (100) | 91.23 | |
7 | 各部位权重值实得分 | A=地基及桩基工程评分×0.10=8.84 | B=结构工程评分×0.40=36.492 | |||
8 | 工程结构质量评分(P结):(8.84+36.492)/0.5=90.66 特色工程加分项目加分值(F):0 P结=[(A+B)/0.5]+F P结=[A+(0.7B1 + 0.2B2 + 0.1B3)/0.5] + F P结=[(A+B)/0.5] ×0.95 + G×0.05 + F B1——混凝土结构工程评价得分 B2——钢结构工程评价得分 B3——砌体结构工程评价得分 G---地下防水层评价得分 评价人员: 年 月 日 |
八、工程取得的成果及荣誉
本工程于2016年11月通过了西安市文明工地验收;于2016年11月通过西安市绿色示范工地验收,获得“西安市建筑业绿色示范(创建)工程”挂牌。
图
我公司将继续秉承“严谨细实,诚勇勤和”的价值观,高标准、严要求,向社会奉献更多的精品工程。
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陕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2月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