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员工乘车管理规定新2013
2025-09-29 05:18:36 责编:小OO
文档
<目 录>

1.目 的 ……………………………………………………………………… 第1页

2.适用范围…………………………………………………………………… 第1页

3.权责………………………………………………………………………… 第1页

4. 通勤车线路和站点的管理………………………………………………… 第1页

5. 申请通勤车的条件………………………………………………………… 第2页

6.乘车人员的管理………………………………………………………………第2页

7.通勤车驾驶员的管理…………………………………………………………第3页

8.交通补贴的管理………………………………………………………………第3页

9.相关表单………………………………………………………………………第4页

10.附 则 ……………………………………………………………………… 第4页

1.目   的

为了规范通勤车的管理,保证通勤车的正常运行秩序,确保员工乘车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萝岗工厂、永和工厂所属范围的通勤车管理

2.2 本制度适用对象:乘车人员及通勤车驾驶员。

3. 权  责

3.1  庶务科负责有关通勤车的管理,并由庶务科委托有资质的客运车辆单位进行一体化管理。

3.2  庶务科根据乘车人数、居住地情况安排通勤车线路、站点和发车时间,由经营会批准后,方可开设线路,确保每条线路的入座率70%。

3.3 庶务科负责安排加班车辆及临时用车车辆。

3.4  庶务科负责制作、发放乘车卡。

4. 通勤车线路和站点的管理

4.1 乘车线路与站点的以2011年12月02日公布的为准,原则上不再增加线路和延长现有线路。通勤车的站点每年调整一次,根据乘车人数的变动进行站点的调整。

4.2 线路的设定以萝岗工厂和永和工厂为中心,根据员工居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为起点站,行车时间一般不超过50分钟。站点设定须符合广州市交通管理部门有关通勤车的管理规定(禁止在小区、花园内设站点),且行驶路线以安全、便捷为前提。尽量利用公共交通为主,接驳公司通勤车。

4.3 线路的站点设置:站点设置以地铁或公交接驳为主要站点,站点与站点之间不少于2公里为原则。

4.4 加班车上下班车,行驶路线、站点和发车时间,以2011年12月份公布的乘车线路为准。各部门必须提交《GSE加班车申请表》到庶务科方可进行安排。

4.5  通勤车发车时间:

1)上班发车时间:以上班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公司为前提条件,

编排各站点发车时间。

2)下班发车时间为下班后15分钟。

5. 申请通勤车的条件

5.1 申请站点必须属于公司通勤车线路原有的站点。如申请线路座位不足,则安排邻近线路暂时乘坐,待每年6月调整时再进行安排。

5.2申请程序:本人申请(使用内部联络格式申请)→主管确认→人事部审核→管理本批准→经营层批准→庶务科备案及发放乘车卡。

5.3 申请提交资料:小一寸照片、居住证明(如户籍证明、贷款合同、租房合同、房产证)

5.4 通勤车申请应如实申请,如所写内容与实际不符,将参照公司有关规定追究该员工及其所在部门的责任。

5.5 乘坐通勤车的员工原则上只能乘坐申请时的线路,因特殊原因需临时乘坐其他线路,请填写《通勤车临时乘车申请表》(限当次有效)。如申请的线路座位不足,请乘坐邻近线路。

申请程序:填写《通勤车临时乘车申请表》→所属部门审批→交庶务科审批→乘车时交给通勤车司机。

6. 乘车人员的管理

6.1乘车员工须凭乘车卡上车,查验乘车卡的工作,由驾驶员负责,没有乘车卡或临时乘车申请,驾驶员有权拒绝乘车。

6.2乘车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伪造。如有遗失、损坏,需补办的,应交纳乘车卡工本费5元/张。

6.3乘车员工如需改乘线路的,应事先向所在部门提出,并填写《通勤车乘车变动表》,由所在部门领导核准后与通勤车管理人员联系,并服从其管理。如遇不符合通勤车路线、站点设立等无法安排的原因,庶务科有权安排其乘坐邻近线的路通勤车。

6.4乘车员工均应服从通勤车驾驶员安排。

6.5乘车员工必须按公司规定站点乘车,不准私设站点。

6.6乘车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始发站的发车时间,不得擅自更改时间。

6.7中途站点按提供的乘车时间,请提前5分钟到达等候通勤车,过时不候。

6.5乘车员工应文明乘车,自觉遵守“员工行为规范”。

6.6乘车员工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及其它危险物品上车。

6.7车辆未停稳妥,严禁上下车。

6.8乘车员工不得要求、胁迫驾驶员盲目高速行驶,违章停车。

6.9乘车员工如遇各类乘车问题,可向所在部门反映,由部门与庶务科联系。

6.10乘车员工乘车时应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下车时切勿遗忘。

6.11严禁非本公司人员或无关人员搭乘通勤车。

7. 通勤车驾驶员的管理

7.1 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精心维护车辆,做到安全、准点、整洁、舒适。

7.2 上班时驾驶员应提前到达始发站,确保准时发车。

7.3 驾驶员应确保员工在离上班时间15分钟之前到达公司。

7.4  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车速不得超过75公里/小时。

7.5  严禁自行改变行车路线,严禁中途上下客。

7.6 在有其他乘车人员乘车时,应在确保原本车上下班乘车人员有座位。

8. 交通补贴的管理

8.1 申请交通车补贴条件和标准

1)申请对象:属于公司的合同工

2)申请条件:A类:上下班需通勤车接驳坐公交或地铁3个站点以上(单次)

B类:上下班自行乘坐公交或地铁3个站点以上(单次)

    3) 交通补贴标准: 6元/人·天。

计算方式:每月交通补贴=6元/天 * 当月出勤天数(最终以人事部数据为准)

4) 交通补贴审批流程

       本人申请(使用内部联络格式申请)→主管确认→人事部审核→管理本批准→经营层批准→庶务科归档

       申请时需附上证明文件:

1、居住证明:包括:户籍证明、房产证、贷款合同、租房合同

①房产证如非本人,则需提供关系证明(如:结婚证、户口证明)【限直系亲属】

②房屋租赁合同必须有“广州市流动人员出租屋管理中心”的盖章。

③如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证明的,可提供现居住地的《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2、提交接驳公共交通线路图,即(公交或地铁)站点线路图。

5) 发放方式:每月按报销流程支付

报销流程:填写《GSE 员工交通费报销单》→交庶务科统计报销

(如当月有加班的需附上加班申请表作为出勤证明)

8.2  跟线、外仓的员工

1) 跟线、外仓的员工,根据跟线外出地点距离公司或住所的车程,按公共交通车价格进行核定。计算方式:每月交通补贴=每天核定金额 * 对应跟线企业工作日

2) 补贴审批流程

       本人申请(使用内部联络格式申请)→主管确认→人事部审核→管理本批准→经营层批准→庶务科归档

  申请时需附上证明文件:

1、居住证明:包括:户籍证明、房产证、贷款合同、租房合同

①房产证如非本人,则需提供关系证明(如:结婚证、户口证明)【限直系亲属】

②房屋租赁合同必须有“广州市流动人员出租屋管理中心”的盖章。

③如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证明的,可提供现居住地的《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2、提交接驳公共交通线路图,即(公交或地铁)站点线路图。

3) 发放方式:每月按报销流程支付:

报销流程:填写《GSE 员工交通费报销单》→交庶务科统计报销

8.3、实施细则

1) 已申请交通补贴的员工需每月填写《GSE 员工交通费报销单》,填写要求如下:

① 注明姓名、报销月份、实际出勤天数、张数、合计金额内容;

② 必须是当月的交通,不得使用往年、往月的交通,种类:公交车、地铁、加油票(抬头:广州斯坦雷电气有限公司)、出租车等。粘贴时须排开粘贴,呈鱼鳞状。

2)《GSE 员工交通费报销单》提交时间规定:

①需在每月10日前提交上月《GSE 员工交通费报销单》;

②逾期不交,如没有提前向庶务科说明原因,庶务科有权不给予报销其交通费。

9.相关表单

    9.1附件1:《GSE乘车线路和站点明细》

9.2 附件2:《GSE 加班乘车申请表》

9.3 附件3:《GSE 员工交通费报销单》

9.4 附件4:《通勤车乘车变动表》

9.5 附件5:《通勤车临时乘车申请表》

10.附   则

10.1 本规定自签批之日起开始执行。

10.2 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人事部。

修    订    记    录

版 数

修 订 年 月 日

内 容 概 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