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背景
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中层阶级返乡和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民宿旅游作为市场上璀璨的新星,成为乡村旅游的下一个风向标。虽然国内民宿到目前来说只有20多年的历史,民宿最初的形态是农民利用闲置的房间装修后来招待旅游消费者。随着近年来的引导和消费需求的改变,国内民宿正从缓慢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股风愈吹愈烈。
据2015年的统计信息显示,国内目前广义上的民宿有4万多家,主要分布在南方,且以西南和东南地区最为火热,行业内的从业人员80余万,整体的市场规模是112亿元。
据调查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占总接待人数的1/3,从经济和旅游角度来说,民宿是现在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业态的转变。
民宿旅游以更具特色的休闲体验产品和亲情化的服务,更符合城市居民的消费心理需求。民宿旅游是民宿作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儿”,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民宿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民宿渐渐成为景区的核心吸引力,譬如莫干ft民宿、韩国北村韩屋村、日本古川町等,民宿已经成为和开发商开发旅游景区强有力的武器,小民宿撬动大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
2、微观背景
从各地民宿数量规模上来看,民宿数量3000家以上的有北京和丽江两地,2000家以上的有厦门、大理和嘉兴三地。其中浙江的旅游民宿,以裸心谷、法国ft居、安吉帐篷客最为著名,吸引江浙沪以及全国的游客前往。从地域上来看,民宿分布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这一分布特征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相吻合。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