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物制药课程论文
2025-09-29 05:15:53 责编:小OO
文档
生物制药课程论文

  

干扰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摘要: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是目前所知机体发挥抗病毒作用最快的第一病毒防御体系,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感染、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促进痊愈;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根据分子结构和抗原性的差异分为α、β、γ、ω等4个类型。α干扰素又依其结构分为α1b、α2a、α2b等亚型其区别在于个别氨基酸的差异上,早期干扰素是用病毒诱导人白血球产生的,产量低、价格昂贵,不能满足需要,现在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并在大肠杆菌中发酵、表达来进行生产。

   关键词:  干扰素   大肠杆菌  发酵

  一 基因工程菌的制备

1.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获得

设计合成干扰素基因的两端引物(完全的),每条引物内或5‘-端最好有内切酶酶切位点。

有药物诱导细胞,如佛波酯,使细胞表达干扰素升高。

破碎细胞,提取细胞总mRNA.

用逆转录试剂盒逆转录,把总mRNA逆转录成cDNA  

以cDNA为模板、干扰素引物为引物,PCR,得到完全的干扰素基因的PCR产物

   2.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

提取载体(质粒、病毒等),双酶切,再把干扰素基因的PCR产物用相应的酶酶切,用连接酶连接 。

连接完成后分离纯化,测序,与原干扰素序列比对。

鉴定序列无误后(无义突变也行),导入受体细胞,筛选

3. 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

将cDNA克隆到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BR322中,转化到大肠杆菌,重组的载体 DNA 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入大肠杆菌,形成携带质粒的菌株。 

4.从大肠杆菌k12获取目的基因

由于质粒重组时有3种基本方式,即: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重组,目的基因片段与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克隆载体与克隆载体重组;另外重组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情况 

流程:步骤一:将细菌涂布到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就可得到质粒PBR322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         

 步骤二:步骤一获得的每一个细菌单菌落标记为a、b、c、d等,在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是绝大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及少量可能发生突变的非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原因:因为PBR322含有抗四环素基因,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插在抗四环素基因中,使其结构破坏,失去抗四环素作用。

5.提取重组质粒

对上一步获得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扩大培养15h。培养时间:前人实验证实大肠杆菌K12生长前6h为迟缓期, 6~15. 5h为对数增时期, 15. 5~ 19. 5h为稳定期, 19. 5h后为衰亡期。氯霉素:氯霉素可抑制宿主的蛋白质合成,结果阻止了细菌染色体的复制,然而,松弛型质粒仍可继续复制。 

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1)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弃上清,敞开离心管口并倒置离心管使上清全部流尽。

2)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ml用冰预冷的STE中。

STE

0.1mol/L NaCl

10mmol/L Tris.Cl(pH8.0)

1mmol/L EDTA(pH8.0)

按步骤1)所述方法离心,以收集细菌细胞。 

3、碱裂解法

1)将冼过的500ml 培养物的细菌沉淀物[ 来自收获细菌的步骤3] 重悬于10ml(18ml)溶液I中。

溶液I:

50mmol/L葡萄糖

25mmol/L Tris.Cl(pH8.0)

10mmol/L EDTA(pH8.0)

溶液I可成批配制,在10 lbf/in2(6.5x104Pa)高压下蒸气灭菌15分钟,贮存于4℃。

所配成的溶液对钾是3mol/L,对乙酸根是5mol/L。

封住瓶口,摇动离心瓶数次以混匀内容物,此时应不再出现分明的两个液相。置冰上放10分钟,应形成一白色絮状沉淀。于0℃放置后所形成的沉淀应包括染体DNA、 高分子量RNA和钾-SDS-蛋白质-膜复合物

5)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不开刹车而使转头自然停转。如果细菌碎片贴壁不紧,可以5000转/分再度离心20分钟, 然后尽可能将上清全部转到另一瓶中,弃去残留在离心管内的粘稠状液体。未能形成致密沉淀块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溶液Ⅲ与细菌裂解物混合不充分

6)上清过滤至一250ml离心瓶中,加0.6体积的异丙醇,充分混匀,于室温放置10分钟。

7)用合适转头于室温以500转/分离心15分钟,回收核酸。如于4℃离心,盐也会了生沉淀。

8)小心倒掉上清,敞开瓶口倒置离心瓶使残余上清液流尽,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积管壁。倒出乙醇,用与真空装置相联的巴期德吸出附于瓶壁的所有液滴,于室温将瓶倒置放在纸巾上,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挥殆尽。

9)用3ml TE(pH8.0)溶解核酸沉淀。

10)纯化。

6. 质粒DNA的纯化

  ( 一)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质粒DNA

1)将核酸溶液所得]转入15mlCorex 管中, 再加3ml 用冰预冷的5mol/L LiCl溶液,充分混匀,用合适转头于4℃下以10 000转/分离心10分钟。LiCl可沉淀高分子RNA。

2)将上清转移到另一30mlCorex管内,加等量的异丙醇, 充分混匀, 用SorvallSS34转头(或与其相当的转尖)于室温以10 000转/分离心10分钏, 回收沉淀的核酸。

3)小心去掉上清,敞开管口,将管倒置以使最后残留的液滴流尽。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淀及管壁,流尽乙醇,用与真空装置相连的巴其德吸管吸去附于管壁的所有液滴,敞开管口并将管侄置,在纸巾上放置几分钟,以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蒸发殆尽。

4)用500μl含无DNA酶的胰RNA酶(20μg/ml )的TE(pH8.0)溶解沉淀,将溶液转到一微量离心管中,于室温放置30分钟。

5)加500μl含13%(w/v)聚乙二醇(PEG 8000)的1.6mol/L NaCl,充分混合,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12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质粒DNA。

 6)吸出上清,用400μl TE(pH8.0)溶解质粒DNA沉淀。用酚、酚:氯仿、氯仿各抽1次。

7)将水相转到另一微量离心管中,加100μl 10mol/L乙醇铵,充分混匀,加2倍体积(约1ml)乙醇,于室温放置10分钟,于4℃以12 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沉淀的质粒DNA。

8)吸去上清,加200μl处于4℃以12 000g离心2分钟。

9)吸去上清,敞开管口,将管置于实验桌上直到最后可见的痕量乙醇蒸发殆尽。

10)用500μl TE(pH8.0)溶解沉淀1:100稀释[用TE(pH8.0)] 后测量OD 260,计算质粒DNA的浓度(1OD260=50μg质粒DNA/ml), 然后将DNA贮于-20℃。

7. 对重组质粒的检测与目的基因提取

目的基因获取

对获得的质粒进行双酶切,获得目的基因与PBR322质粒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目的基因与PBR322质粒片段相对分子量不同,在电泳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条带,通过与已知基因长度的对比,我们可以选出相应的目的基因,接着利用Qiagen纯化柱回收纯化DNA。具体:用3倍体积的特殊高盐溶液于55°融化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块,将DNA释放到水溶液中。然后将其通过Qiagen纯化柱,经过如图结合—洗涤—洗脱步骤,直接得到纯化的DNA样品。 

利用核酸探针杂交法鉴定目的基因

8.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组合与导入

表达载体:PBV220,,将PBV220和目的基因用双酶切法处理,退火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利用CaCl2法导入到宿主大肠杆菌中,构建工程菌,在培养基中培养,利用干扰素性质鉴定目的工程菌,分离工程菌,扩大培养,提取出质粒,分析质粒稳定性

二.干扰素的发酵工艺过程

1.菌种制备       取-70℃下保存的甘菌种(工作种子批),于室温下融化。然后,接入摇瓶,培养温度30℃,pH7.0,250 r/min活化培养18±2小时后,进行吸光值测定和发酵液杂菌检查。

2.种子罐培养     将已活化的菌种接入装有30L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pH7.0,级联调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控制溶解氧为30%,培养3~4小时,转入发酵罐中,同时取样发酵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LB培养基划线检查,控制杂菌 

3.发酵罐培养    将种子液通入300L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pH7.0。级联调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控制溶解氧30%,培养4小时。然后控制培养温度20℃,pH6.0,溶解氧60%,继续培养5~6.5小时。同时进行发酵液杂菌检查,当OD值达9.0±1.0后,用5℃冷却水快速降温至15℃以下,以减缓细胞衰老。或者将发酵液转入收集罐中,加入冰块使温度迅速降至10℃以下。

4. 菌体收集     将已降温的发酵液转入连续流离心机,16000 r/min离心收集。进行干扰素含量、菌体蛋白含量、菌体干燥失重、质粒结构一致性、质粒稳定性等项目的检测。菌体于-20℃冰柜中保存时,不得超过12个月。每保存3个月,检查一次活性。

三.半成品检定

(1)效价测定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以Wish细胞、VSV病毒为基本检测系统,测定中必须用国家或 国际参考品校准为国际单位。

(2)蛋白质含量测定

     福林-酚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标准蛋白为标准。

(3)比活性 

     效价的国际单位与蛋白质含量的毫克数之比。

(4)纯度 

     电泳纯度用非还原型SDS-PAGE法,银染显色应为单一区带,经扫描仪测定纯度应在95%以上。

(5)热原质试验

          同半成品检定。

 

(6)干扰素效价测定 

          同半成品检定,效价不应低于标示量。

(7)安全试验

          取体重为350-400克豚鼠3只,每只腹侧皮下注射量为成人每千克体重临床使用最大量的3倍,观察7天,若豚鼠局部无红肿、坏死、总体重不下降,说明成品合格。

       取体重18-20克小鼠5只,每只尾静脉注射剂量按人每千克体重临床使用最大量的3倍,观察7天,若动物全部存活,说明成品合格。

参考文献

[1] Tan, Y. H. et al. The isolation and amino acid sugar composition of human fibrolastoid interferon, J. Biol. Chem.,1979, 254, 8067.

[2] Yonehara, S. et al. Purification of human lymphpblastoid interferon by simple procedure with high yield. J. Biol. Chem., 1981, 63, 253.

[3] Strander, H. et al. Production of human lymphoblastoid interferon. J. Clin. Microbiol., 1975, 1, 116.

[4]郑永霞、凌善峰,我国基因工程干扰素的研究概况,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    

[5]楼士林、杨胜昌、龙敏男、章军等,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                             [6]侯云德,干扰素研究的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5年9月第19卷第3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