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学历史教师招考试题(含答案)
2025-09-29 05:16:11 责编:小OO
文档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

历 史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共计100分,时间90分钟。

    2、考试在答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相关规定,若出现违规行为,考试成绩作废。

    3、答题只能在对应的区域内作答方能有效,考完后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带出考场。

                                        

                                        

                     

      考   生   信  息
 考 号 :
县(市):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

历 史 试 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第Ⅰ卷 客观题部分(共60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增加财政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下表是国民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年

292447
1936年

302446
1937年

372637
1938年

3827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4、英国“光荣”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       D.任命大臣

5、下列中,赋予议会制约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                    B.1871年《德意志帝国》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1912年《中华临时约法》

6、有学者认为 “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和首次工业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7、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8、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5、 1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6-1911年应是                                                          

 A.4.6个        B.3个        C. 2.6个        D. 0.55个

9、“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10、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12、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15、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16、列宁认为,既然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项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是

A.战时主义    B.新经济     C.农业集体化    D.工业化

17、之所以说19世纪中期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改革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了  D.改革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8、为了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的组织是   

A.欧洲共同体      B.世界贸易组织           C.三国同盟            D.联合国

19、通过社会民主改革和大力发燕尾服科学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是                   

A、苏联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20、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2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2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

2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24、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属于                 

A.思维的抽象过程            B.思维的具体化过程   

 C.思维的分类过程           D.思维的概括过程

25、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为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    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的       ,       开始的。

2、“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3、“旧三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他提出了课堂 、       和教师这三个中心。

第Ⅱ卷 主观题部分(共40分)

得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简述隋唐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流情况。

3、明朝加强集权的措施。

得分
四、论述题(共10分)

1、概述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四个国际关系体系并作简要评价。

得分
五、材料分析题(共15分)

材料一: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没有、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连接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论联合》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作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现实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作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

《论联合》

材料三:“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西柏坡是我们党进入北京、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和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5日到13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的讲话

回答:

(1)材料一中,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概括起来是哪两个方面?请以史实说明为什么“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4分)

(2)材料三中,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是为了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什么目标?完成得怎样?西柏坡之前,我们党的“农村指挥所”还有哪里?是怎样建立的?(6分)

(3)材料二阐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材料三中,为什么说“七届二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中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5分)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

历 史 试 题

题号总  分
得分
答 题 纸

第Ⅰ卷 客观题部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       

2、       

3、                      

第Ⅱ卷 主观题部分(共40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简述隋唐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流情况。

3、明朝加强集权的措施。

四、论述题(共10分)

1、概述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四个国际关系体系并作简要评价。

五、材料分析题(共15分)

    (1)材料一中,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概括起来是哪两个方面?请以史实说明为什么“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4分)

    (2)材料三中,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是为了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什么目标?完成得怎样?西柏坡之前,我们党的“农村指挥所”还有哪里?是怎样建立的?(6分)

    

   (3)材料二阐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材料三中,为什么说“七届二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中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5分)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

历 史 试 题

 答 案

第Ⅰ卷 客观题部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BCDDBCACCCCBCD
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BDADBBDDA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废科举,兴学校

2、  艾宾浩斯      

3、赫尔巴特    教材

第Ⅱ卷 主观题部分(共40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