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永宁小学创建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评自查报告
2025-09-29 05:19:53 责编:小OO
文档
黄岩区永宁小学

申报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查自评报告

根据《台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办法”的通知》(台教办[2011]39号)文件精神,对照《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操作标准》,我校按照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标准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黄岩区永宁小学始建于1991年,当时为黄岩区西城中心小学,2001年西城中心小学迁至锦江小学,学校更名为黄岩区永宁小学。

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坚定“依法治校、质量强效、科研兴校、特色立校、教学相长、师生和谐、乐学善思、明礼诚信”的办学理念,提出“合格加特长,全面加个性”的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校更上新的台阶。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勤学、好问、多思、求解”的八字校风,“敬业、严谨、求真、务实”的教风,“尊师、博学、活泼、向上”的学风。对教师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准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台州市普通中小学农村示范学校、浙江省导读先进集体、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台州市文明达标学校、台州市花园式学校、台州市卫生先进单位、黄岩区文明单位、黄岩区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黄岩区绿化美化合格学校、黄岩区“百校创示范”示范学校等。

学校现有班级18个,学生808名,教职工42名,其中具有中级职称教师14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8人,黄岩区教坛新秀2人,区优质课教师7人。学校十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建有传达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综合实践室等专用教室;所有教室都接通网络,设置了实物展示台、投影机,同时,建成了Internet校园宽带网络。建有体育活动室、篮(排)球场、200M环形跑道田径场、学生活动区;教学仪器、电化教学设备均达省定Ⅲ类标准,音、体、美、劳、卫、图书器材配备达到省定配备目录标准;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基本达到浙江省学校Ⅲ类标准。

二、我校创建标准化学校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研读《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办法》的有关文件,明确目标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造福于师生、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好事,它的实施和落实,可以给教育事业带来均衡发展,给农村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为了把好事办好,我校对台州市教育局《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办法》的通知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讨。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责任到位

为了更好地落实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学校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制定了《黄岩区永宁小学创建标准化学校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牟友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为标准化建设有序进行打下了基础。

(三)完善资料,及时检视,落实整改

完善资料可以做到建设工作的步步留痕,便于检视和回顾工作中存在的缺憾,能够及时整改。根据领导小组的分工,谁负责某一方面,谁就负责收集相关的资料,由领导小组集体审视资料的完善情况,发现资料问题或发现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三、对照《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操作标准》的自查情况

第一部分:规模和建设标准

(一)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

标准:完全小学宜设6班、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不超过45人。

自评情况:我校现有18班,学生808人,平均每班44.9人,办学规模符合市规定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二)校舍用房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标准:设置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室、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专业用房。

自评情况:我校有18个普通教室,1个科学实验室、1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个综合实践室、1个仪器室、1个图书室、1个心理健康辅导室等辅助用房。

自评结论:达标

2.办公用房

标准:中小学校应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及广播室、会议

接待室、卫生保健室等管理用房。

自评情况:我校有教学办公室3个、行政办公室5个、广播室2个、会议接待室1个、校史德育展览室(队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

自评结论:达标

3.生活服务用房

标准:中小学应根据办学的实际需要,设置教工集体宿舍、教工与学生食堂、

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教工与学生厕所等用房;寄宿制学校还应设置学生宿舍、浴室等用房。

自评情况:我校根据需要设置食堂及厕所各1座。

自评结论:达标

(三)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标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生均用地Ⅲ标准:小学生均用地面积:6班14.㎡∕生、12班14.㎡∕生、18班13.54㎡∕生、24班17.33㎡∕生、30班16.05㎡∕生、36班15.40㎡∕生。

自评情况:学校用地面积为13227㎡、生均用地面积为16.4㎡,均达省Ⅲ类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四)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标准:《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试行)》(浙教计[2003]105

号)Ⅲ类标准:小学建筑面积:6班1913㎡、12班2968㎡、18班4003㎡、24班5183㎡、30班03㎡、36班7637㎡。小学生均建筑面积:6班7.09㎡∕生、12班5.5㎡∕生、18班4.94㎡∕生、24班4.8㎡∕生、30班4.74㎡∕生、36班4.71㎡∕生。

自评情况:学校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44㎡、生均建筑面积5.75㎡,达到省标Ⅲ类要求。 

自评结论:达标

(五) 选址及校舍主要建设标准和要求

1.标准:学校选址合理,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的安全要求。

自评情况:本校位于黄岩城郊,周边为农田,无工业区,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相对较小,学校选址合理,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的安全要求。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校园内无危房存在。

自评情况:学校所处的位置是非地震带,房屋建筑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校园内无危房。

自评结论:达标

3.标准:学校建筑应用砖混或结构。耐火等级,楼房不低于二级,平房不低于三级。

自评情况:学校建筑采用钢筋砼结构,耐火等级达到二级,平房达到三级,所有的建筑物都配齐了干粉灭火器。校园里还配设了消防栓,消防设施好。普通教室建筑层数低于4层。

自评结论:达标

(六)校园总体建设规划要求

标准:学校应有布局合理、符合规范要求的校园总体建设规划。

自评情况:我校办学历史悠久,布局相对于近期新建的现代化学校是有差距的,但黄岩区委、区、区教育局、西城事处已达成共识,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作了长远规划,校园布局趋向更合理,功能区块分明,建设有长远规划,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

自评结论:达标

(七)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主要建设要求

标准: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照明条件,其中照明符合《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

自评情况:学校普通教室开有4个窗户,通风、采光、照明、甲醛含量均达到标准,照明符合《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

自评结论:达标

(八) 产权

标准:学校应办齐土地证、房屋证,或长期使用土地的凭证和校舍建设的立项,竣工验收材料或房屋长期租赁协议。

自评情况:学校建于1991年,有办事处产权证明,没有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校舍建设的立项、竣工验收资料因时间长久,无法找到。

自评结论:达标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

(九)编制设置

标准:学校教职工编制数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配备标准。

自评情况:学校教职工编制数42,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配备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十)学历结构

1.标准:学校专任教师必须全部具有教师资格,结构合理。

自评情况:学校有专任教师40人,全部具有教师资格,结构合理。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专任教师在学历上达到如下要求: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95%以上。

自评情况:学校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38人,占95%。

自评结论:达标

(十一)职称结构

标准:小学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55%以上;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教师中,具有非本校工作经历2年及以上的比例不低于10%。

自评情况:学校专任教师具有小学高级职称14人,占36.8%,且具有非本校工作经历2年及以上的比例达10%以上。

自评结论:达标

(十二)代课教师

标准:公办学校中没有1年及以上的长期代课人员。

自评情况:我校无1年及以上的长期代课教师。

自评结论:达标

(十三)教师专业培训

1.标准:有5年一轮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自评情况:学校已制订了“2011年-2015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学校每位教职工也制订了“2011年-2015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脱产和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健全。

自评情况:学校有健全的校本培训制度。

自评结论:达标

3.标准:学校每年参加并完成规定学生集中培训的教师人数达到总数的20%以上。

自评情况:学校每年参加90学时集中培训的教师人数达20%以上。

自评结论:达标

(十四)教育技能培训

标准:学校全体教师按照《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要求,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初级或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自评情况: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凡要求参加的培训都组织教师集体参加。

自评结论:达标

(十五)培训经费保障

标准:每年安排不低于日常公用经费10%的培训经费和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2.1%的专项经费足额用于教师培训。

自评情况:每年安排不低于日常公用经费10%的培训经费和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2.1%的专项经费足额用于教师培训。

自评结论:达标

第三部分 教育技术装备

(十六)图书配备标准

标准:生均图书册数20及以上;生均更新图书册数1及以上;报刊种类50及以上;工具书、参考书种类100及以上。

自评情况:学校现有图书19129册,生均23.67册;2011学年新增图书1561册,

生均1册以上;报刊种类为50种,工具书、参考书有138种,均达到配备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十七)教学仪器设备

1.标准:学校应根据课程设置要求配置必要教学仪器设备。

自评情况:学校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备配齐科学、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仪器。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小学应配备科学和数学教学仪器。每套科学学科学生实验仪器按4人一组进行配备,数学学生仪器按2人一组进行配备。

自评情况:每套科学学科实验仪器按4人一组进行配备,数学仪器按2人一组进行配备。

自评结论:达标

3.标准:学校应根据平行班数量(取各年级中最大值)配备学科仪器总量:8个平行班及以下,每4班配备一套;8个平行班以上,每6个班配备一套。不足一套的按一套配备。

自评情况:根据3个平行班数配备了科学和数学仪器各1套。

自评结论:达标

(十八)多媒体配置

1.标准:每班教师应配置多媒体设备,包括计算机、大屏幕显示设备、多媒体控制设备和音响。

自评情况: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每个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大屏幕显示设备、多媒体控制设备和音响,另外会议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和音响。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每班教室均应配置100M bps及以上网络接口。

自评情况:每个教室均配置100M bps及以上网络接口。

自评结论:达标

(十九)计算机配备

1.标准:学校有效生机比达到9:1

自评情况:学校现有1个学生机房,18个教学班,共有计算机95台,学生808人,有效生机比达到8.4:1。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师机比达到3:1,所有教师办公室配备计算机。

自评情况:目前教师办公用的计算机分散在各办公室,共有计算机16台,教师42名,师机比达到2.6:1,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校园网络系统

1.标准:学校应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并接入教育城域网,校园骨干网带宽1G bps及以上,主要教学和办公场均有无线或有线网络覆盖,网络端口带宽100M bps及以上。

自评情况:学校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并接入教育城域网,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均有无线或有线网络覆盖,网络端口带宽达到100M bps。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校园网络系统应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构建各项必要功能,具备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系统、校园通讯系统和校园安防系统等功能。

自评情况:校园网络系统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构建各项必要功能,具备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系统、校园通讯系统和校园安防系统等功能。

自评结论:达标

3.标准:校园网络系统应有网络安全设施,其中有能够控制登录不宜上网的设施。

自评情况:校园网络系统已建立了网络安全设施,并且有能够控制登录不宜上网的设施。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一)信息管理与应用

标准:学校应具有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应用工具软件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含音像教材和校本特色资源),并按要求完善和及时更新基础教育数据库。

自评情况:学校已建校园网(网址:http://ynxx.hyedu.com/),拥有电子音像教育资源库,各办公室都配有电脑一台以上,已联入互联网及区教育局局域网。

自评结论:达标

第四部分  校园环境和安全

(二十二)配套设施

标准:学校有围墙、校门(包括传达室)、校牌、旗杆、绿化等配套设施。

自评情况:我校建有完整产权,的围墙,具有相应防盗功能。学校装有不锈钢摇控电动伸缩门,有门卫24小时值班。校牌为木制,字体端庄、秀丽;旗杆采用不锈钢管制做,高度8米,安全可靠。校园内路面硬化率达100%,有值周班同学和学校清洁工定时清扫,路面干净、清洁。校园绿化面积达到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三)集中绿地面积指标

1.标准:学校有一定的集中绿地。不种植对学生有害的植物。

自评情况:学校设置了大小不等的花坛、配置绿地、林荫道、组成了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立体绿色景观,是个花园式的现代学校。不种植对学生有害的植物。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完全小学生均不小于1.2平方米。

自评情况:学校建有集中绿地,绿地总面积为1460㎡、生均面积为1.8㎡,校园中红花绿草相间,四季如春,花圃生机盎然。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四)体育活动场地

1.标准:学校有体育活动场地,小学按6个班配置一个篮、排球场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

自评情况:学校设有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以及体育器械场地等,能基本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基本达到省标准化三类学校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田径场:24班以下需有4道60m直跑道,24班(不含)以上需有≥200m环形跑道。

自评情况:学校拥有200米的环形跑道4道,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达到省标准化三类学校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五)医疗保健卫生

标准:学校配备的卫生(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寄宿制学校或学生数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生数6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自评情况:学校配有卫生保健室1个,并配备了一名保健医生,面积15㎡左右,备有常规的非处方药,如克痢痧、霍香正气水、人丹、红药水、碘酒、云南白药喷雾剂、感冒冲剂、十滴水等。学校距黄岩第三人民医院和黄岩中医院很近,学生如有不适的,把学生直接送到医院诊治,学校与社区卫生室建有学生绿色通道,学生在校得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疗。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六)食堂和超市卫生

标准:校内食堂设施和超市(小卖部)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及卫生防疫有关要求。

自评情况:校内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安全法及卫生防疫有关要求。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七)饮用水卫生

标准:学校应向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水源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自评情况:学校提倡学生自带饮用水。学校用水水源是黄岩区自来水厂供给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八)校园安全

1.标准:学校应配备应急照明灯、应急广播系统以及必要的消防、防雷安全设施设备等。

自评情况:学校在重要的地方设置了必要的消防设备。2010年在教育局统筹安排下校园内安装了防雷安全设施设备。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等位置,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自评情况:学校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等位置,设置了明显的指示标志。

自评结论:达标

(二十九)校园周边安全

标准:在学校周边的交通干道上,应设立明显的禁止机动车辆鸣喇叭和减速慢行的标志;在临近学校出入口的机动车通行道路上设立人行横道线、减速带和学生疏散区。

自评情况:学校位于西城半洋洪村,学校大门前有一条村道,但不是主干道路,虽然放学时有交通拥堵现象,但有值日老师维持秩序,能保持交通畅通。学校周边的交通干道上,设立了明显的禁止机动车辆鸣喇叭和减速慢行的标志。

自评结论:达标

(三十)安保和门卫设置

1.标准:学校应配置安全保卫工作机构或组织,有门卫。按照学校师生总人数的适当比例配备足够的专职或兼职保卫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专职保卫人员。寄宿制学校和治安复杂地区的学校要增加保卫人员的配置。

自评情况:学校设置了安全保卫工作机构,有门卫。安保机构健全,职责分明,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配备了专职保卫人员1人,工作责任心强,24小时不离岗。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学校应健全门卫制度,聘用政治思想品德好、身体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担任门卫工作。

自评情况:学校已建立门卫制度,聘用门卫,工作责任心强,身体素质好,工作热情高,与教师和睦相处,对学生有爱心,能胜任门卫工作,24小时不离岗。

自评结论:达标

(三十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

1.标准:学校应按照浙江省《DB33/768-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学校部分)的标准要求,在学校出入口及主要通道、学生宿舍(公寓)楼出入口及公共走廊、财务室、食堂膳食厅等重点部位和要害部位,安装与当地机关110接处警平台联网饿紧急报警装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

自评情况:我校按照浙江省《DB33/768-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学校部分)的标准要求,于2008年5月在校园里安装了全天候摄像的监控系统。校园的主要场所共安装了10个摄像头,影像资料能保存一个月,并有周期自动覆盖功能。

自评结论:达标

2.标准:建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档案和技术防范设施使用、维护和更新制度。

自评情况:学校建立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档案和技术防范设施使用、维护和更新制度,聘任了城西派出所副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并作为城西派出所重点保护单位对象,警校联防密切。

自评结论:达标

(三十二)物防建设

标准:学校应配备简易实用的橡胶警棍、钢盔、垂泪喷射器、防刺服、防割手套、约束绳、防护钢叉等防护器械,并妥善保管和使用。

自评情况:学校的门卫和护校队人员已装备了保安服、帽、鞋,着装整齐、统

一。学校配备了橡胶警棍2支、钢盔2只、防护钢叉2支、催泪喷射器2支、防割手套1双、约束绳等。以上装备陈列在校门口的门卫处。

自评结论:达标

根据台州市标准化学校评定三十二个条件,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估,自评结果为全部达标,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申报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考核和认定。

四、存在问题

过去几年,黄岩区永宁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仍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学校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够,教育经费紧缺,制约着学校发展。通过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依靠当地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逐步予以解决。二是目前的新课程对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创新、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年轻教师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五、整改措施

我校将根据自查自评的情况,认真做好总结改进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认真对照《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进一步查漏补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进一步实施“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的战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争取地方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新建一幢教学楼,以缓解学校教学用房和辅助用房紧张的问题。

2.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提高教育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为骨干教师提供优厚的教科研条件,优先提供进修培训机会;总结、宣传和推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教改实验等研究成果;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设示范课,不断完善教学技能,提高骨干教师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其知名度。

4.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在提升校园硬件的同时,学校进一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进一步强化日常行为管理,推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抓好班队建设,发挥德育处、少先队的作用,使校园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我们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今后的办学进程中,认真对照《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进一步查漏补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朝更高的目标迈进。

黄岩区永宁小学

2012年6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