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就业前景调查
2025-09-29 05:19:50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就业前景调查

为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和大学生的就业前景,特做本次调研活动,这次调研本小组共有五人参加进行参加实施调查研究,于6月3日—6月4日通过集体的商讨,制定出调查方案并进行资料收集,6月5日—6月6日问卷的设计和印制,6月9日进行数据复查,6月10日——6月13日进行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6 月14日——6月17日调查报告的撰写。这次调查采取电话调查和朋友介绍的方式抽样调查,样本N=50个,经过严格的控制,整体数据分析结果良好,朋友介绍较片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分析的质量和效果。

内容摘要

本次调查可以概括如下:

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集中在本科生,其次是专科生,他们在选择大学生的时候主要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处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占据较大的比例,社会上网络和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企业对大学生各种证书也是比较看重的,大多数企业认为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因为他们大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给大学生的薪酬考虑的方面较多,如:基本工资、业绩、奖金和福利等。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还需加强专业技能、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工作能力、集体观念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找到合适的岗位。

背景资料(一)

一、本次调查共有50个样本,全部为盈利机构;

二、50个样本包含了18个行业。

房地产业:5个(10%)教育业:2个(4%)金融业:2个(4%)装饰业 5个(10%)加工生产业:9个(18%)物资业:3个(6%)冶金业: 4个(8%)航运业:1个(2%)制造业:7个(14%)电子通讯业:2个(4%)餐饮业:1个(2%)美容

业:1个(2%)物业管理业:1个(2%)贸易业:2个(4%)税务业:1个(2%)百货业:1个(2%)服装业:1个(2%)医务业:2个(4%) 

  

背景资料(二)

三、被调查企业大型企业比例较大,占%,其次为中型企业为24%,最后是小型企业为12%。

背景资料(三)

四、被调查企业职工人数200以上的占52%,其次为100—150人占22%,再次为少于50人的占20%,最后为50—100人的占6%。

重要发现(一)

一、调查发现,企业用本科生的比例明显要高,本科生的比例为56%,专科生的比例为44%,硕士占4%。

重要发现(二)

二、企业选择大学生考虑更多的几个方面是实践能力占80%,综合素质占70%,处事能力占54%,专业知识占46%,形象占46%。

重要发现(三)

三、在考虑证书方面更重要的计算机证书50%,英语等级证书占48%,其次的职业资格证书32%,普通话等级证22%。 

重要发现(四)

四、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说明大学生的知识面还需增广,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其中认为:

非常广(10%)  较广(48%) 一般(38%) 较窄(2%)  非常窄(0%)

重要发现(五)

五、大学生的自考文凭企业比较重视,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非常重视(16%) 较重视(44%) 仅作参考(40%)  

较不认可(0%)  极不认可(0%)

重要发现(六)

六、目前企业认为市场上最好的几个专业是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连锁

经营和建筑工程。

连锁经营(24%)市场营销(56%)会计审计(8%)  建筑工程(24%) 机械工程(16%)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20%)企业管理(16%)电气及自动化工程(12%)

重要发现(七)

七、企业认为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加强,评价非常好的比例相对较少,只占了10%。说大学生必须牢固的把握学习好专业知识。

重要发现(八)

八、企业考核大学生的素质方面更多的是考虑综合素质,其次是德育素质,最后是智育素质和体育素质。

德育素质(20%)  智育素质(2%)  体育素质(2%)  

综合素质(90%) 其他(0%)

重要发现(九)

九、对大学生发要求不考虑需求来源,由于他们所需要更多的是综合型人才,只要能为企业创造利润。

名牌大学(8%)重点大学(12%)本科院校(22%) 

专科院校(16%)无所谓(42%)

重要发现(十)

十、企业大多数都是较赞同大学生的创业,说明大学生的创业前景有很大的希望,根据他们的口述,关键是要有信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非常赞同(28%)  较赞同(42%)  无所谓(22%)  

较不赞同(6%)  非常不赞同(2%)

重要发现(十一)

十一、企业对大学生的试用期一般都在3—6个月,占60%;其次为0-3个月,占32%;再次为9—12个月,占6%;最后是一年以上的占2%。 

重要发现(十二)

十二、企业给付大学生的工资主要考虑基本工资和奖金,其次是业绩和福利。基本工资(94%)   业绩工资(44%)   奖金(96%)     福利(46%)

重要发现(十三)

十三、市场上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综合型人才(78%),其次是管理型(46%)和技术型人才(56%),再次是特殊专门人才(28%),生产研发人才的比例较小占16%,最后是熟练工人占10%。

重要发现(十四)

十四、企业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反应如下:

非常强(6%)   较强(50%)   一般(44%)  较差(0%)   非常差(0%)

重要发现(十五)

十五、大多数企业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计算机知识、工作能力,交际能力,个人修养,集体意识各自在一定程度上都还需要加强和培养。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一:

总体而言,本科生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就业前景明显趋势高于专科的学生,专科生要取得较好的就业趋势,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结论二:

大学生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英语口语水平,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的打入中国市场。这两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加强。

结论三:

大学生发综合素质较低,需加大培养的力度,从各个方面去充实自己,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结论四:

高校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市场营销、连锁经营、建筑工程的专业较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

增设和加大培养的力度,来适应市场的需要。

结论五:

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交际能力、个人修养、集体观念呈现不同层次的差异。

结论六: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较少,应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西部、沿海等边远的地方去锻炼自身并求得发展。]

建议(一):

大学生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掌握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提高市场占有率。

建议(二):

大学生除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录用人时更多的是考虑综合素质。

建议(三):

大学生应树立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增强集体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多思考和小,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强调非常重要的就是工作能力和良好发人际沟通能力。

建议(四):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到西部或边远的地区去工作。

建议(五):

在学习本专业外,建议多学习一个专业,增强竞争有时,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多面手,成功的几率较大。
大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340万人,但实际就业率不超过70%,也就是说2005年就有102万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就业岗位,将形成高学历待业的情况。同时大学生就业的起薪水平也随之在大幅度的下降,一般本科大学生的起薪已由往年的2000元/月下降至1000元/月;研究生的月薪已降至2000元/月。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为了尽快就业,采取“零起薪就业”的办法。相对于“零工资就业”,现在有些大学生面对“就业歧视”、“就业陷阱”,还提出建立“薪资联盟”,1500元以下薪资大家都不要去干。这两种走极端做法都不妥当。

  调查显示,1200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对所谓的“薪资联盟”很反感,认为大学生缺少工作的经验,拿什么来谈钱。同样,对“零工资就业”,企业家们认为,缺少工作能力的人,哪怕不要钱企业也不欢迎。

  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严峻形势之下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宏观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必将影响这些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这对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用人带来影响。

  另外,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以及东部一些中心城市人口的出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专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至少要持续至2015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就业应从四个方而入手:  

1、国家继续加大投入保证经济和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并调整教育结构中的矛盾;

2、各高校应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专业招生和书本教育的教育形式;

3、学生新生择专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并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4、社会各种机构就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就业委托业务的产生背景

  艰难的,而种现状又不是国家和社会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由于就业压力大,大学在校时根本无法安心学习,有些大学生大四一年几乎不上课,整日奔跑各个大大小小的招聘会,结果收效甚微,还因此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自考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但由于社会对自考毕业证的认可度不如正规学生的大学毕业证,因此在就业途中更多了一些坎坷,为此广大学生和家长不断呼唤能够出现一种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的。

三、我们需要做的

  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压迫着我们这些大学生,唯有不断的补充自己,为自己充电,在走进社会之前就用非常强大的知识及社会经验武装自己,才能用立于不败之地,希望广大的学生朋友们能够认清这一点,多了解社会的需求,对症下药,及时的补充自己薄弱的环节,不要被压力吓倒,而是战胜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