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醇基燃料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025-09-29 05:20:24 责编:小OO
文档
醇基燃料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醇基燃料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引起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会引起爆炸。为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能够及时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做到提前预防和险情发生后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一、学校成立醇基燃料事故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类型和危险性概述

1.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事故。

2.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大量吸入会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会出现头疼、头晕、乏力、恶心、醉酒感,严重时甚至会昏迷。最重要症状类似酒精中毒,造成失明,甚至致死。

3.物品危害分量:易燃液体,毒性物质。 

三、应急措施

1.急救措施

1.1不慎吸入

 (1)立即移除污染源,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2)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实施心肺复苏术。

 (3)立即就医。

1.2皮肤接触

(1)尽快以缓和的流动温水冲洗20分钟以上,并用洗衣粉、洗洁精等洗干净。

(2)清洗时脱掉污染的衣物,并将污染的衣物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1.3眼睛接触

(1)立即撑开眼皮,以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20分钟以上。

(2)立即就医。

1.4不慎食入

(1)若患者即将失去意识或已经失去意识,勿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2)催吐。

(3)加两勺苏打水于一杯水中给患者喝。

(4)若患者自发呕吐,让患者身体向前倾以减少吸入呕吐物之危险。

(5)反复喝水,立即就医。

 2.消防措施

 2.1适用灭火物:化学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水雾、沙土等。

 2.2灭火注意事项

  (1)灭火前先将外泄点关闭;

  (2)喷水雾驱散蒸汽并稀释外泄物成不燃物;

  (3)用大量水雾或其他灭火剂灭火,使用水柱无效;

  (4)用大量水雾冷却容器直至灭火;

  (5)消防人员必须佩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

3.泄漏应急处理

  罐区出现泄漏时:

3.1迅速撤离污染区间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非工作人员进入,切断泄漏源,禁止附近有热源和货源。

3.2当泄漏量较少时,可用大量消防水冲洗进行稀释,使其成为不可燃物,用雾状消防水封住泄漏点,防止空气污染,然后将稀释后的泄漏物排到废水池处理。也可用适量的沙土进行吸附和吸收。

  3.3当泄漏量较大给现场人员造成威胁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危险区,并隔离现场,严格非工作人员进入,报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报告、消防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入处理,期间可用雾状消防水进行冲洗稀释,降低其可燃性,防止蔓延扩散。

  3.4当发生火情时,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同时报告给消防部门。自救人员应立即使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并监视火势蔓延情况。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着火泄漏区,直到危险解除。如果火情较大无法控制时迅速撤离现场。

 4.事故的预防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制及岗位操作规程。

 (2)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遇有隐情及时汇报处理。

 (3)重点部位、危险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储罐区:至少每年全面检查一次通气管、阻火器、避雷针、接地阀门、管线、电器设备等,确保完好无损,罐区严禁明火。

操作员:雷雨天不装货、不卸货,严禁穿铁钉鞋作业,严禁采用能够产生电火花的工具操作。

卸车:罐区雷雨天不卸货,每次卸车时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操作时严禁产生火花,不准携带火种进入罐区;夜间卸车时,照明装置要采用防爆类型,卸车地点要保证照明充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