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赤霉素(GA3)诱导合成的a-淀粉酶降解淀粉,使淀粉遇碘呈蓝紫色的颜色反应减弱来测定a-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加深对赤霉素诱导a-淀粉酶合成的生理特性的认识.
二 实验原理
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内储藏的淀粉发生水解作用,产生还原糖.目前已经清楚,赤霉素是诱导大麦,糊粉层细胞内a-淀粉酶合成的化学信使.当种子吸胀后,首先由胚分泌赤霉素,并释放到胚乳的糊粉层细胞中,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新合成的a-淀粉酶进入胚乳,可催化胚乳中储存的淀粉水解形成短链糊精,少量麦芽糖及葡萄糖,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提供能量物质.
外加的GA3能代替胚所分泌的赤霉素的作用,诱导胚乳糊粉层细胞a-淀粉酶的合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加入GA3的量与合成的a-淀粉酶活性成正比.根据淀粉遇碘呈蓝紫色的反应特性,可以检验a-淀粉酶活性.本实验利用GA3诱导种子合成的a-淀粉酶,降解淀粉酶,降解淀粉使蓝紫色消失的反应,来判断GA3对a-淀粉酶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小麦(或大麦)种子。
四、设备与试剂
分光光度计,恒温箱,试管,青霉素瓶,移液管,烧杯,镊子,单面刀片,试管架;1%次氯酸钠溶液。
淀粉磷酸盐溶液:可溶性淀粉1g和KH2PO48.16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到1000ml。
2х10-5mol/L,赤霉素溶液:将6.8mg赤霉素溶于少量95%乙酸中,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浓度即为2х10-5mol/L.然后稀释成2х10-6mol/L, 2х10-7mol/L,2х10-8mol/L.
0.5mmol/L醋酸缓冲液(PH4.8):每毫升缓冲液中含有链霉素1mg。
I2-KI溶液:0.6g和0.06gI2溶于1000ml 0.05mol/LHCL中。
五、实验步聚
(一)制作标准曲线
1.以淀粉磷酸盐溶液(含淀粉1000μg/L)为母液,用蒸馏水将其稀释成0μg/L,10μg/L,50μg/L,100μg/L,150μg/L,200μg/L,250μg/L,300μg/L,350μg/L的淀粉磷酸盐溶液。
2.取9支试管分别加入上述不同浓度的淀粉磷酸盐溶液各2ml。然后加I2-KI溶液2ml和蒸馏水5ml,充分摇匀。
3.在580nm波长处比色,以0浓度作空白校正仪器零点,准确读出各浓度的吸光度值。
4.以淀粉的不同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材料培养
1.选取大小一致的大麦种子5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为二,使之成无胚和有胚各半粒。
2.将无胚和有胚的半粒种子分别置于新配制的1%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备用。
(三)淀粉酶的诱导
1,取6个青霉素小瓶,编号。
2.按表7-2加入各种溶液及材料:各瓶中混合液的赤霉素浓度分别为0mmol/L,0 mmol/L, 2х10-2mmol/L,2х10-3 mmol/L,2х10-4 mmol/L,2х10-5 mmol/L,醋酸缓冲液为0.5 mmol/L。
瓶号 | 赤霉素溶液 | 含链霉素的醋酸缓冲液(ml) | 材料 | |
浓度(mmol/L) | 用量(ml) | |||
1 | 0 | 1 | 1 | 10个有胚半粒 |
2 | 0 | 1 | 1 | 10个无胚半粒 |
3 | 2х10-2mmol/L | 1 | 1 | 10个无胚半粒 |
4 | 2х10-3 mmol/L | 1 | 1 | 10个无胚半粒 |
5 | 2х10-4 mmol/L | 1 | 1 | 10个无胚半粒 |
6 | 2х10-5 mmol/L | 1 | 1 | 10个无胚半粒 |
(四)淀粉酶活性测定
1.从上述每个小瓶中吸取培养液0.2ml,代分别加入事先盛有1.8ml淀粉磷酸盐溶液(含淀粉身碎骨1000μg/L)的试管中,摇匀,在30摄氏度恒温箱中保温10min.
2.每一试管中加I2-KI溶液2ml和蒸馏水5ml,,并充分摇匀。
3.在580nm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其吸光度,调整仪器零点的溶液应与标准曲线相同。准确读出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然后由标准曲线查得各溶液中淀粉的含量。
4.以单位体积酶液单位时间内所分解的淀粉量来表示淀粉酶活性(mg/ml/min).
六、实验结果
以赤霉素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a-淀粉酶活性为纵坐标作图,分析赤霉素浓度与a-淀粉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七、注意事项
横切种子时,一定要使无胚的一半完全无胚,以免因胚的存在使结果出现偏差。
八、问题讨论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分析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a-淀粉酶合成的诱导作用。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