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汽车检测线专项训练-7(实训指导书与工作页)汽车前照灯,噪声检验
2025-09-29 04:54:21 责编:小OO
文档
8-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汽车前照灯检测是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项目。前照灯诊断的主要参数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当发光强度不足或光束照射位置偏斜时,会造成夜间行车驾驶员视线不清,或使迎面来车的驾驶员眩目,将极大地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应定期对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进行检测、校正。前照灯的技术状况,可用屏幕法和前照灯校正仪检测。

一、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标准及屏幕检测法 

(一)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检验标准

    根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汽车前照灯的检验指标为光束照射位置的偏移值和发光强度(cd)。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动车(运输用拖拉机除外)在检验前照灯的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前照灯在距离屏幕10m处,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H~0.8H(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其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向右偏移均不得超过100mm。

    (2)四灯制前照灯其远光单光束灯的调整,在屏幕上光束中心离地高度为0.85H~0.90H,水平位置左灯向左偏移不得大于100mm,向右偏移不得大于170mm;右灯向左或向右偏移均不得大于170mm。

    (3)机动车装用远光和近光双光束灯时以调整近光光束为主。对于只能调整远光单光束的灯,调整远光单光束。

(二) 屏幕法检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

    (1)检测的准备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用屏幕法检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时,检查用场地应平整,屏幕与场地应平直,被检验的车辆应在空载、轮胎气压正常、乘坐1名驾驶员的条件下进行。将车俩停置于屏幕前,并与屏幕垂直,使前照灯基准中心距屏幕10m,在屏幕上确定与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面距离H等高的水平基准线及以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在屏幕上的投影线为基准确定的左右前照灯基准中心位置线。分别测量左右远近光束的水平或垂直照射方位的偏移值,如图4-27所示。

图4-27 屏幕法检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

    屏幕上画有三条垂直线和三条水平线:

    中间垂直线V-V与被检车辆的纵向中心垂直面对齐。

    两侧的垂直线VL-VL和VR-VR分别为被检车辆左右前照灯基准中心的垂直线。

    水平线中的h—h线与被检车辆前照灯的基准中心等高,距地面高度为H;H为被检车辆前照灯基准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其值视被检车型而定。

    中间水平线与被检车辆前照灯远光光束的中心等高,距地面高度为H1,H1=0.85~0.90H。

    下侧水平线与被检车辆前照灯近光光束的中心等高,距地面高度为H2,H2=0.60~0.80H。

    (2)检测方法

    检测时,先遮盖住一边的前照灯,然后打开前照灯的近光开关,未被遮盖的前照灯的近光明暗截止线转角或光束中心应落在图中下边水平线与VL-VL或VR-VR线的交点位置上,否则为光束照射位置偏斜。其偏斜方向和偏斜量可在屏幕上直接测量。用同样方法,检测另一边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

    根据检测标准,检测调整前照灯光束的照射位置时,对远、近双光束灯应以检测调整近光光束为主。对于远光单光束前照灯,则要检测远光光束的照射位置。其光束中心应落在中间水平线与VL-VL或VR-VR线的交点位置上。

    用屏幕法检测前照灯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测出光束的照射位置,不能检测发光强度。为适应不同车型的检测,需经常更换屏幕,检测效率低,同时,需要占用较大场地。因此目前广泛采用前照灯校正仪对汽车前照灯进行检测。

二、前照灯发光强度标准及仪器检测方法 

    (一)前照灯发光强度的检验标准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机动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达到表4-12的要求。测试时,其电源系统应处于充电状态。

表4-12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要求(cd)

检查项目车辆类型新注册车在用车
两灯制四灯制①

两灯制四灯制①

汽车、无轨电车15000120001200010000
四轮农用运输车10000800080006000
    ① 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

(二)前照灯校正仪检测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

    前照灯校正仪是按一定测量距离放在被检车辆的对面,用来检测前照灯发光强度与光轴偏斜量的专用设备。光轴偏斜量表示光束照射位置。

1、前照灯校正仪的检测原理

    前照灯校正仪的类型很多,但基本检测原理类似,一般均采用能把吸收的光能变成电流的光电池作为传感器,按照前照灯主光束照射光电池产生电流的大小和比例,来测量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

    (1)发光强度的检测原理

    测量前照灯发光强度的电路由光度计、可变电阻和光电池等组成,如图4-28所示。按规定的距离使前照灯照射光电池,光电池便按受光强度的大小产生相应的光电流使光度计指针摆动,指示出前照灯的发光强度。

4-28 发光强度的检测原理图

1-光度计;2-可变电阻;3-光电池

    (2)光轴偏斜量的检测原理

    测量前照灯光轴偏斜量的电路如图4-29所示,由两对光电池组成,左右一对光电池S左S右上接有左右偏斜指示计,用于检测光束中心的左右偏斜量;上下一对光电池S上S下上接有上下偏斜指示计,用于检测光束中心的上下偏斜量。当光电池受到前照灯光束照射时,如果光束照射方向偏斜,将分别使光电池的受光面不一致,因而产生的电流大小也不一致。光电池产生的电流差值分别使上下偏斜指示计及左右偏斜指示计的指针摆动,从而检测出光轴的偏斜方向和偏斜量。

图4-29 光轴偏斜量检测原理图

1-左右偏斜指示计;2-光电池;3-上下偏斜指示计

图4-30所示为光轴无偏斜时的情况,这时上下偏斜指示计的指针和左右偏斜指示计的    指针均垂直向下,即处于零位。图4-31所示为光轴有偏斜时的情况,这时上下偏斜指示计的指针向“下”方向偏斜,左右偏斜指示计的指针向“左”方向偏斜。

图4-30 光轴无偏斜时的情况

1-左右偏斜指示计;2-上下偏斜指示计;3-光度计

    若通过适当的调节机构,调整光线照射光电池的位置,使S左S右和S上S下每对光电池受到的光照度相同,此时每对光电池输出的电流相等,两偏斜指示计的指针均指向零位,其调节量反映了光束中心的偏斜量。当偏斜指示计指针处于零位时,光电池受到的光照最强,四块光电池所输出电流之和表明了前照灯的发光强度。

图4-31 光轴有偏斜时的情况

1-左右偏斜指示计;2-上下偏斜指示计;3-光度计

2、前照灯校正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按照前照灯校正仪的结构特征与测量方法不同,常用汽车前照灯校正仪可分为聚光式、屏幕式、投影式和自动追踪光轴式四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前照灯校正仪均由接受前照灯光束的受光器、使受光器与汽车前照灯对正的照准装置、前照灯发光强度指示装置、光轴偏斜方向和偏斜量指示装置及支柱、底板、导轨、汽车摆正找准装置等组成。

    (1)聚光式前照灯检测仪

    聚光式前照灯检测仪利用受光器的聚光透镜把前照灯的散射光束聚合起来,并导引到光电池的光照面上,根据其对光电池的照射强度,来检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检测时,检测仪放在距前照灯前方1m处。

    

(2)屏幕式前照灯检测仪

    屏幕式前照灯检测仪在固定屏幕上装有可以左右移动的活动屏幕,在活动屏幕上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内部带有光电池的受光器。前照灯的光束照射到屏幕上,检测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通常测试距离为3m。

    (3)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采用把前照灯光束的影像映射到投影屏上,来检测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检测时,测试距离一般为3m。其构造如图4-32所示。

    在聚光透镜的上下和左右方向装有四个光电池。前照灯光束的影像通过聚光透镜、光度计的光电池和反射镜后,映射到投影屏上。检测时,通过上下、左右移动受光器使光轴偏斜指示计指示为零,从而找到被测前照灯主光轴的方向,然后根据投影屏上前照灯光束影像的位置,即可得出主光轴的偏斜量,同时可从光度计的指示中读取发光强度。

    根据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斜量的检测方法不同,有投影屏刻度检测法和光轴刻度盘检测法。

    投影屏刻度检测法是在投影屏上刻有表示光轴偏斜量的刻度线,根据前照灯影像中心在投影屏上所处的位置,即可直接读出光轴的偏斜量。

    光轴刻度盘检测法是转动上下与左右光轴刻度盘,使前照灯光束影像中心与投影屏坐标原点重合,然后从光轴刻度盘上读取光轴偏斜量。

 

图4-32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

1-车轮;2-底座;3-导轨;4-光电池;5-上下移动手柄;6-上下光轴刻度盘;7-左右光轴刻度盘;8-支柱;9-左右偏斜指示计;10-上下偏斜指示计;11-投影屏;12-汽车摆正找准器;13-光度计;14-聚光透镜;15-受光器

    (4)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

    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采用受光器自动追踪光轴的方法检测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一般检测距离为3m。其构造如图4-33所示。

图4-33 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

1-在用显示器;2-左右偏斜指示计;3-光度计;4-上下偏斜指示计;5-车辆摆正找准器;6-受光器;7-聚光透镜;8-光电池;9-控制箱;10-导轨;11-电源开关;12-熔丝;13-控制盒

    检测时,前照灯的光束照射到检测仪的受光器上。此时,若前照灯光束照射方向偏斜,则主、副受光器的上下光电池或左右光电池的受光量不等,由其电流的差值控制受光器上下移动的电动机运转,或使控制箱左右移动的电动机运转,并通过传动机构牵动受光器上下移动或驱动控制箱在轨道上左右移动,直至受光器上下、左右光电池受光量相等为止。在追踪光轴时,受光器的位移方向和位移量由光轴偏斜指示计指示,此即前照灯光束的偏斜方向和偏斜量、发光强度由光度计指示。

3、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检测方法

    (1)检测前的准备

    ①前照灯检测仪的准备 在不受光的情况下,调整光度计和光轴偏斜量指示计是否对准机械零点。若指针失准,可用零点调整螺钉调整。

    检查聚光透镜和反射镜的镜面上有无污物。若有,可用柔软的布料或镜头纸擦拭干净。

    检查水准器的技术状况。若水准器无气泡,应进行修理或更换。若气泡不在红线框内时,可用水准器调节器或垫片进行调整。

    检查导轨是否沾有泥土等杂物。若有,应扫除干净。

    ②被检车辆的准备 清除前照灯上的污垢。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的规定。前照灯开关和变光器应处于良好状态。汽车蓄电池和充电系统应处于良好状态。

    (2)检测方法

    由于前照灯检测仪的厂牌、型式不同,其检测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仅就投影式和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的检测方法作一介绍。

    ①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将被检汽车尽可能地与前照灯检测仪的轨道保持垂直方向驶近检测仪,使前照灯与检测仪受光器相距3m。

    用汽车摆正找准器使检测仪与被检汽车对正。

    开亮前照灯,移动检测仪,使光束照射到受光器上。

    投影屏刻度检测法,要求先使光轴偏斜量指示计的指示为零,然后根据投影屏上前照灯影像中心所在的刻度值读取光轴偏斜量,再根据光度计的指示值读取发光强度值,如图4-34所示。

图4-34 投影屏刻度检测法检测结果示意图

    光轴刻度盘检测法,要求转动光轴刻度盘,使投影屏上的坐标原点与前照灯影像中心重合,读取此时光轴刻度盘上的指示值即为光轴偏斜量,再根据光度计上的指示值读取发光强度值,如图4-35所示。

图4-35 光轴刻度盘检测法检测结果示意图

    ②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将被检汽车尽可能地与前照灯检测仪的轨道保持垂直方向驶近检测仪,使前照灯与检测仪受光器相距3m。

    用汽车摆正找准器使检测仪与被检汽车对正。

    开亮前照灯,接通检测仪电源,用控制器上的上下、左右控制开关移动检测仪的位置,使前照灯光束照射到受光器上。

    按下控制器上的测量开关,受光器随即追踪前照灯光轴,根据光轴偏斜指示计和光度计的指示值,即可得出光轴偏斜量和发光强度值。

    检测完一只前照灯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另一只前照灯。检测结束,前照灯检测仪沿轨道或沿地面退回护栏内,汽车驶出。

4、检测结果分析

    前照灯检验不合格有两种情况,一是前照灯发光强度偏低,二是前照灯照射位置偏斜。

    (1)左右前照灯发光强度均偏低

    ①检查前照灯反光镜的光泽是否明亮,如昏暗或镀层剥落或发黑应予更换。

    ②检查灯泡是否老化,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老化或质量不符合要求,光度偏低者应更换。

    ③检查蓄电池端电压是否偏低,如端电压偏低,应先充足电再检测。仅靠蓄电池供电,前照灯发光强度一般很难达到标准的规定,检测时发电机应供电。

    (2)左右前照灯发光强度不一致

    检查发光强度偏低的前照灯的反射镜光泽是否灰暗,灯泡是否老化,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一般多为搭铁线路接触不良。

    (3)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偏斜

    前照灯安装位置不当或因强烈震动而错位致使光束照射位置偏斜,应予以调整。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偏斜的调整可在前照灯检测仪上进行。

    根据检测标准,在检测调整光束照射位置时,对远、近双光束灯以检测调整近光光束为主。如果制造质量合格的灯泡,近光调整合格后,远光光束一般也能合格;若近光光束调整合格后,经复核远光光束照射方向不合格,则应更换灯泡。

噪声检测

国家标准GB1495--79和GB1496--79分别规定了《机动车辆允许噪声》与《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在测量方法中规定使用的仪器是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 

1.声级计的构造

    声级计是一种能够把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车辆噪声等,按人耳听觉特性近似地测定其噪声级的仪器,其面板图如图 1所示。噪声级是指用声级计测得的并经过听感修正的声压级(dB)或响度级(方)。

    根据声级计在标准条件下测量1000Hz纯音所表现出的精度,六十年代国际上把声级计分为两类,一类叫精密声级计,一类叫普通声级计。我国也采用这种分法。7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推行四类分法,即分为0型、1型、2型和3型。它们的精度分别为±0.46、±0.76、±1.00和±1.5dB。根据声级计所用电源的不同,还可将声级计分为交流式声级计和用干电池的电池式声级计两类。电池式声级计也称为便携式声级计,这种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方便。声级计一般由传声器、前置放大器、衰减器、放大器、计权网络、检波器、指示表头和电源等组成,其原理方框图如图 2所示。 

1-传声器,2-前置放大器,3-输入衰减器,4-输入放大器,5-计权网络

6-输出衰减器,7-输出放大器,8-检波器 9-表头

传声器是把声压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的装置,也称之为话筒,它是声级计的传感器。常见的传声器有晶体式、驻极体式、动圈式和电容式数种。

    动圈式传声器由振动膜片、可动线圈、永久磁铁和变压器等组成。振动膜片受到声波压力以后开始振动,并带动着和它装在一起的可动线圈在磁场内振动以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根据振动膜片受到声波压力的大小而变化。声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声压越小,产生的电流也越小。

    电容式传声器主要由金属膜片和靠得很近的金属电极组成(如图 3所示),

它实质上是一个平板电容。金属膜片与金属电极构成了平板电容的两个极板,当膜片受到声压作用时,膜片便发生变形,使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于是改变了电容量,位测量电路中的电压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将声压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的作用。

电容式传声器是声学测量中比较理想的传声器,具有动态范围大、频率响应平直、灵敏度高和在一般测量环境下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由于电容式传声器输出阻抗很高,因而需要通过前置放大器进行阻抗变换,前置放大器装在声级计内部靠近安装电容式传声器的部位。

2)放大器

    目前流行的许多国产与进口的声级计,在放大线路中都采用两级放大器,即输入放大器和输出放大器,其作用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输入衰减器和输出衰减器是用来改变输入信号的衰减量和输出信号衰减量的,以便使表头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其每一档的衰减量为10dB。输入放大器使用的哀减器调节范围为测量低端(如0到7OdB),输出放大器使用的衰减器调节范围为测量高端(如70到120dB).输入和输出两个衰减器的刻度盘常做成不同颜色,目前以黑色与透明配对为多。由于许多声级计的高低端以70dB为界限,故在旋转时要防止超过界限,以免损坏装置。

    为防止输入给放大器的信号超过正常工作的动态范围,造成波形畸形太大,一般在放大器中安装过载指示灯。如果过载,要及时处理,以免测量误差太大。如果输入放大器的过载指示灯单独闪亮,这是提示你要改变衰减器量程,如果输出放大器的过载指示灯单独闪亮,这是提示你测量不准确,而且示值小于真实值。这样的测量结果应在读数中加以注明。

    3)计权网络

    为了模拟人耳听觉在不同频率有不同的灵敏性,在声级计内设有一种能够模拟人耳的听觉特性,把电信号修正为与听感近似值的网络,这种网络叫作计权网络。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叫线性声压级),而是经过听感修正的声压级,叫作计权声级或噪声级。

    计权网络一般有A、B、C三种。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B计权声级是模拟55dB到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三者的主要差别是对噪声低频成分的衰减程度,A衰减最多,B次之,C最少。A计权声级由于其特性曲线接近于人耳的听感特性,因此是目前世界上噪声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B、C已逐渐不用。

从声级计上得出的噪声级读数,必须注明测量条件,如单位为dB,且使用的是A计权网络,则应记为dB(A)。

4)检波器和指示表头

    为了使经过放大的信号通过表头显示出来,声级计还需要有检波器,以便把迅速变化的电压信号转变成变化较慢的直流电压信号。这个直流电压的大小要正比于输入信号的大小。

    根据测量的需要,检波器有峰值检波器、平均值检波器和均方根值检波器之分。峰值检波器能给出一定时间间隔中的最大值,平均值检波器能在一定时间间隔中测量其绝对平均值。除了象炮声那样的脉冲声需要测量它的峰值外,在多数的噪声测量中均是采用均方根值检波器。

    均方根值检波器能对交流信号进行平方、平均和开方,得出电压的均方根值,最后将均方根电压信号输送到指示表头。指示表头是一只电表,只要对其刻度进行一定的标定,就可从表头上直读出噪声级的dB值。声级计表头阻尼一般都有“快”和“慢”两个档。“快”档的平均时间为0.27s,很接近于人耳听觉器官的生理平均时间;“慢”档的平均时间为1.05s。当对稳态噪声进行测量或需要记录声级变化过程时,使用“快”档比较合适,在被测噪声的波动比较大时,使用“慢”档比较合适。

    为适应测量现场的需要,声级计一般都备有三脚支架,以便视需要将声级计固定在三脚支架上。

    声级计面板上一般还备有一些插孔。这些插孔如果与便携式倍频带滤波器相联,可组成小型现场使用的简易频谱分析系统,如果与录音机组合,则可把现场噪声录制在磁带上贮存下来,以便待以后再进行更祥细的研究,如果与示波器组合,则可观察到声压变化的波形,并可用照相机将波形摄制下来,还可以把分析仪、记录仪等仪器与声级计组合、配套使用,这要根据测试条件和测试要求而定。

2.汽车噪声的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GB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摩托车、轮式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的车外和车内噪声测量。标准规定使用的测量仪器有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和发动机转速表,声级计误差不超过±2dB,并要求在测量前后,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校准。

    1)仪器的检查和校准

    (1)在未接通电源时,先检查仪表指针是否在机械零点上,若不在零点,可用零点调整螺钉使指针与零点重合。

    (2)检查电池容量。把声级计功能开关对准“电池”,衰减器任意,此时电表指针应达到额定红线,否则读数不准.打开后盖便可更换电池。

    (3)打开电源开关,预热仪器l0min。

    (4)对仪器进行校准。每次测量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仪器的电路和传声器进行校准。声级计上一般都配有电路校准的“参考”位置,可校验放大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调节微调电位器。电路校准后,再利用已知灵敏度的标准传声器对声级计上的传声器选行对比校准。常用的标准传声器有声级校准器和活塞式发声器,它们的内部都有一个可发出恒定频率、恒定声级的机械装置,因而很容易对比出被检传声器的灵敏度。声级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为94dB,频率为1000Hz;活塞式发声器产生的声压级为124dB,频率为250Hz。

(5)将声级计的功能开关对准“线性”、“快”档,由于一般办公室内的环境噪声约为4O-60dB,因此声级计上应有相应的示值。变换衰减器刻度盘,表头示值应相应变化10dB左右。

    (6)检查计权网络。按以上步骤,将“线性”位置依次变为“C”、“B”、“A”。由于室内环境噪声多为低频成分,故经频率计权后的噪声级示值将低于线性值,而且应依次递减。

    (7)考查“快”、“慢”档。将衰减器刻度盘调至高dB值处(例如90dB),操作人员发声,并注意观察“快”档时的指针摆动能否跟上发音速度,“慢”档时的指针摆动是否明显迟缓。这是“快”、“慢”两档所要求的表头阻尼程度的基本特征。

    (8)经过上述检查和校准后,声级计便可投入使用。在不知道被测声级多大时,必须把衰减器刻度盘预先放在最大衰减位置(即120dB),然后在实测中再逐步旋至被测声级所需要的衰减档。

    2)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①测量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25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

    ②测试场地跑道应有2Om以上的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路面坡度不超过0.5%。

    ③本底噪声(包括风噪声)应比所测车辆噪声至少低10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本底噪声是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

    ④为避免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

⑤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则必须在测量者背后。测量人员的身体离声级计也应尽量远些,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⑥被测车辆不载重。测量时发动机应处于正常使用温度。车辆带有其他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2)测量场地及测点位置:

    ①测量场地示意图如图 4所示。

    ②声级计传声器位于2Om跑道中心点0两侧,各距中线7.5m,距地面高度1.2m,用三角架固定。传声器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3)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①车辆须按下列规定条件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行驶档位:前进档位为4档以上的车辆用第3档,前进档位为4档或4档以下的用第2档。

    发动机转速为其标定转速的3/4。如果此时车速超过了5OKm/h,那么车辆应以50km/h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对于自动换挡的车辆,使用在试验区间加速最快的档位。

    辅助变速装置不应使用。

    在无转速表时,可以控制车速进入测量区:以所定档位相当于3/4标定转速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②从车辆前端到达始端线开始,立即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或节气门全开,直线加速行驶,当车辆后端到达终端线时,立即停止加速,车辆后端不包括拖车以及和拖车联结的部分。

本测量要求被测车辆在后半区域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如果车辆达不到这个要求,可延长OC距离为15m。如仍达不到这个要求,车辆使用档位要降低一档。如果车辆在后半区域超过标定转速,可适当降低到达始端线的转速。

    ③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的声级计表头最大读数。

    ④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一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dB,并把测量结果记入规定的表格中。取每侧二次声级的平均位中最大值作为被测车辆的最大噪声级。若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四次,即每侧测量两次。

    (4)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①车辆用常用档位,加速踏板保持稳定,以5OKm/h的车速匀速通过测量区域。

    ②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

    ③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一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dB,并把测量结果记入规定的表格中。若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四次,均每侧测量两次。

3)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1)车内噪声测量条件:

    ①测量跑道应有足够试验需要的长度,应是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②测量时风速(指相对于地面)应不大于3m/s。

    ③测量时车辆门窗应关闭。车内带有其他辅助设备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④车内本底噪声比所测车内噪声至少低1O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

    ⑤车内除驾驶员和测量人员外,不应有其他人员。

    (2)车内噪声测点位置:

    ①车内噪声测量通常在人耳附近布置测点,传声器朝车辆前进方向。

    ②驾驶室车内噪声测点位置如图 5所示。 

    ⑥载客车室内噪声测点可选在车厢中部及最后排座的中间位置。

    (3)测量方法:

    ①车辆以常用档位、5Okm/h以上不同车速匀速行驶,分别进行测量。

    ②用声级计“慢”裆测量A、C计权声级,分别读取表头指针最大读数的平均值,测量结果记于规定的表格中。

③做车内噪声频谱分析时,应包括中心频率为31.5、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的倍频带。

3.汽车噪声检验标准

    1)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

    汽车加速行驶时,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 1的规定。表中所列各类机动车辆的变型车或改装车(消防车除外)的加速行驶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应符合其基本型车辆的噪声规定。

车辆种类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给不大于[dB(A)]

1985年1月1日以前生产的产品

1985年1月1日生产的产品

载重汽车8t≤载重量<15t

3.5t≤载质量<8t

载质量3.5t

92

90

86

84

轻型越野车84
公共汽车4t<总质量≤11t总质量≤4t

88

86

83

轿车8482
摩托车9084
轮式拖拉机(44KW以下)

9186
表 1  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

2)车内最大允许噪声级

    客车车内最大噪声级不大于82dBA。

    3)喇叭允许噪声级

    城市用机动车喇叭噪声级在距车前2m,离地面高1.2m处应为90-105dB(A)。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