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物教学小故事
2025-09-29 04:54:09 责编:小OO
文档
生物教学小故事

实例1

    对于卵裂的特点,学生一直不好理解,是教学中的一难点。卵裂时由于和外界还没有建立联系,营养物质靠自身供应,细胞数目增多的同时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而所有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甚至稍微有所减小。采用结合挂图讲述的方法,学生一直比较迷茫,经过反复思考,把卵裂和切西瓜联系在一起。切西瓜学生都经历过,一个西瓜切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由于汁液的流失,最后总体积要略微减小,这样一比喻,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实例2

    在讲神经冲动在纤维上的传到时,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是钠离子内流和外流造成的,内流时通过钠通道,不需能量,外流时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用一句俗语来比喻:“请神容易送神难”,学生就很好理解了。

实例3

    在讲到遗传物质的时候,学生经常把DNA和RNA都看作是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在一种生物体内有两种遗传物质,对这个概念我这样比方: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一个生物体内也不能有两个当家的,还有一句话,“老虎不在家,猴子成大王”,DNA是老虎,RNA是猴子,当这种生物没有DNA只有RNA时,RNA才是遗传物质。这样一说,学生既感到了乐趣,又很容易记住了。

实例4

   对于种子中种皮和胚的基因型学生易混,可把种子比喻成一个孕妇,种皮是孕妇的肚皮,胚是胎儿,肚皮是母代,胎儿就是下一代,这样就比较容易区分了。

实例5

   对于“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讲不清楚,学生不能理解,课本上的定义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如果用常规方法去讲,需要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而且学生很可能还不能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如果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和冰”的关系联系起来,水和冰的化学成分都是H2O,它们在化学组成上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两种形态,让学生能很形象的迁移到“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上来也就是:它们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是遗传物质在间期的存在形态,而进人细胞期后,染色质细丝就会缩短螺旋变粗成为有一定形态的染色体,相当于气温变低了水结成了冰。

实例6

    在七年级上册讲光合作用时,学生常把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和叶绿素搞混淆,所以我采用打比方:叶绿体是一个小车间,车间里有很多台机器,其中叶绿素就是这个小车间里的一台机器。同时我还把叶绿体存在较多的植物器官——叶的结构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叶子是一个汉堡包,上面一片面包是上表皮,下面一片面包是下表皮,中间美味可口的馅就是叶肉,馅里的火腿肠就是叶脉。 

实例7

    讲“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时,学生对细胞核在细胞中所处的地位不能把握,可以把细胞比喻成一支,而的总指挥就是细胞核。没了总指挥可能还会抵挡一阵,但是最后仍然会溃败,就像细胞没有了细胞核可能还会活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死亡。谈细胞核的功能时学生不能对细胞核的功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用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脑来比喻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就像电脑一样可以储存和复制。 

实例8

    生物体的三种能源物质: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这三者对于初中学生很容易混淆,怎么办?把这三者分别比方为进行商品交换时用到的三种等价物:ATP为小铜钱,价值小,但可以用它来直接购买物品,糖类可以兑换成许多小铜钱来使用;脂肪则比方为金条,含很大的价值,人们一般用它来储存财富,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很形象的把这三者牢记住。 

实例9

    在讲红细胞两面凹陷的形态时,说它像圆饼状,也像干柿饼。红细胞的作用像勤劳的搬运工;讲血小板的形态时把它比喻成撕成一片一片的碎布片,血小板的作用像忙碌的修补匠;白细胞的作用像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实例10

在讲血型时,对于ABO血型中A、B、AB和O四种血型的定义,书上是用红细胞上的抗原的种类来定义的,血清中含抗体。对于抗原和抗体本身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初一学生难于理解。不同血型之间相互输血关系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上课时把红细胞上的抗原比作头上长的“砣”,长A砣的血型为A型,长B砣的血型为B型。A、B两个砣都长了的(很惨吧!)为AB型,头上没长砣的为O型。血清中抗体是专门攻击红细胞上相应砣的,如A抗体攻击A砣。那A型血血清中也就没有A抗体,否则,A抗体不就攻击自己血液中红细胞头上的A砣了吗?它里面存在着攻击别人红细胞头上的B砣。那长了B砣的就来不得,来了就会遭到攻击而引起红细胞凝集。即B型血、AB型血都不能输入到A型血中。这样,血型及它们之间相互输血的关系的学习,更具趣味性了,学生理解起来变得容易多了。

实例11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它们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它们主要都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间期呈细长的丝状,叫染色质;在期由于螺旋化缩短变粗通常叫染色体。它们的关系类似于水、冰、水蒸气的关系,水、冰、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但状态不同。

实例12

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原因是能够降低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这种现象类似于高考中的加分现象,由于具有某些条件的考生可以加分,因而这部分同学考上大学的机会将会增加。

实例13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而细胞呼吸是分解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增减由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对强弱来体现,如果光合作用超过细胞呼吸,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增加,植物体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如果细胞呼吸超过光合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减少,植物体会表现萎缩现象;如果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基本持平,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保持动态平衡,此时植物会表现出不生长、不萎缩现象。这一现象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挣钱和用钱,挣钱相当于光合作用,而用钱则相当于细胞呼吸。很明显,如果挣钱比用钱多,我们家里的钱就会增加;如果挣钱比用钱少,我们家里的钱就会减少;如果挣钱与用钱基本持平,我们家里的钱就会保持相对平衡。

实例14

有关细胞分化的理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加。这种现象类似于我们一个班级的学生,现在大家都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各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但10年、20年以后,有的学生成了、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科学家……,即出现了分化。

实例15

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概念的理解。同源染色体指的是减数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两条染色体互称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讲“对”不讲“个”,这一概念类似夫妻的概念,很显然夫妻只讲“对”不可能讲“个“;联会指的是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这一概念类似于我们日常时候中约会的概念。

实例16

 在DNA两条链的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排列,构成基本骨架。其中一个磷酸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接,一个脱氧核糖和两个磷酸相连接。就象男女生相间排列手拉手站成一排一样,其中一个女生拉着两个男生的手,而一个男生则拉着两个女生的手。

实例17

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的间期,即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类似于有的同学抄别人的作业其实就相当于进行DNA的复制,如果抄错了就相当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实例18

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这里的细胞指的是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从概念可以看出,在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类似于我们班级里的学习小组,我们的班主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往往会在班级建立几个学习小组,可以按照学生的成绩顺序进行“S”型排列,使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整体成绩能够基本上保持平衡,但是对于一个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来说,他们的成绩往往是有差异的,和在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类似。

实例20

关于组织细胞和组织液的关系。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相当于我们用手抓一把大豆种子,然后把手放到水里,这样在大豆种子之间会有水,这里的大豆种子相当于组织细胞,而大豆种子之间的水则相当于是组织液。

实例21

关于血糖含量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血糖的含量在80~120mg/dL(或0.8~1.2g/L),当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以通过增加血糖的来源,减少血糖的去路来使血糖浓度升高;如果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可以通过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来使血糖浓度减低,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类似于我们家庭的日常收支,要想使家庭的日常收支保持相对平衡,则当出现入不敷出现象时,我们可以通过多挣钱少用钱来实现家庭日常收支的动态平衡;反之如果我们则可以通过少挣钱多用钱来实现收支的动态平衡。

实例2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可以把学生的父母看成是生产者,学生是消费者,很明显,父母亲所挣的钱有多种用途,不可能100%全给子女消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