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解析【2019年山西省】
2025-09-29 04:56:27 责编:小OO
文档
5.(12分)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各题。【2019年山西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是日更定矣

明辨是非

B.见余大喜曰

喜出望外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具匠心

D.余一小舟

不遗余力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下了三天,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不要说相公您痴 , 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

(4)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 春日 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 游西湖 。

【分析】《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这首写景诗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解答】(1)本题考查多音字字音。判定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搭配和语境来进行。

①“没”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读为 méi 时,意思是“无”;读为 mò时,意思是“向下沉”,如沉没,没入水;本句诗的含义为: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故读音为 mò。

②“与”也为多音字,有三个读音。读 yǔ时,意思是“和,跟”;读 yù时,表示参加;读音为 yú时,同“欤”。本句诗的含义为: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故读音为 yǔ。

(2)本题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理解。根据句子的含义来判断字词的含义,即词不离句。

A.“是日”中的“是”代词,这;“是非”中的“是”意思是“正确”;

B.两个“喜”都是高兴的意思;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别”辞别,离开;“别具一格”中的“别”,另外的;

D.“余拏一小舟”中的“余”我;“不遗余力”中的“余”,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俱,都;绝:消失。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痴似:痴于,痴迷。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  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①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对这两首古诗的主题的理解。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对称。根据对联的特点上联空缺部分和下联“冬夜”要相对应,再结合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所以上联的空缺处可以填“春日”“初春”等词语,但是,“春”对“冬”,“日”对“夜”比较工稳;下联中的空缺处与“赏美景”相对应,再结合湖心亭看雪的主题: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所以填“游西湖”、“寄幽思”等都可以。

白乐天春日(或“初春”“春季”等)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

答案:

(1)①mò

②yǔ

(2)B。

(3)①大雪下了三天,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春日(或“初春”等)

  游西湖(或“寄幽思”等)

参考译文:钱塘湖春行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点评】解答筛选信息时,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整合信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