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1)判断下面信息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___
②受阅由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组成。 ___
③最后,7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旋律,庆祝大会结束。 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____ 、____ 、 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20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
A.中国党党旗
B.中国人民军旗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D.联合国国旗
(3)填空。
以“______ ”为主题的群众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三个篇章,约10万名群众和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境式行进。
二、字词检测.
2.读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ǎn duò īn lüè
dīng zhǔ ī huáng
3.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身段(shēng duàn) 生硬(shēng yìng) 清晨(qīng chén)
B.强逼(qiǎng bī) 爱慕(ài mù) 龟裂(jūn liè)
C.糕饼(gāo bǐng) 茶叶(cá yè) 间隔(jiàn gé)
D.汛期(xùn qī) 美差(měi chā) 联结(lián jié)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妨碍 拐弯 忿道 千真万确
B.迟廷 后悔 焦急 狂风恕号
C.胆怯 呼啸 销毁 亭台楼阁
D.歇凉 僻静 玲珑 不计奇数
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在句中的意思是( )
A.喜好(跟“恶”wù相对)
B.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C.合宜;妥当
D.友爱;和睦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在句中的意思是( )
A.羞愧 .羞愧的事
C.耻辱,可耻的事情 .以……为耻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1)画眉鸟站在枝头上叫,天堂鸟从枝头上飞起来。(改为拟人句)
(2)《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了诸葛亮的诡计多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那山川 河流 树木 房屋 全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加标点符号)
(4)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可以沿地球赤道转7圈多。(用关联词语连句)
(5)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间接引语)
(6)照样子,把一个画面写具体、写生动。
例: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跳绳比赛。
快乐的体育课上,同学们迅速地拿起绳子,紧握绳柄,飞快地甩动绳子跳起来。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同学们离开考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用“骄傲”写句子。
骄傲:
①(形容自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序
8.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____ 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_____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_______ 1665年的一天,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_____ 牛顿又做了许多次试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
______ 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了一条美丽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
五、判断下面信息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9.《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为当时中国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所作的一组诗。____(判断对错)
10.《九成宫醴泉铭》是王羲之楷书代表作之一。____ (判断对错)
11.“土豆埋在地里,不像苹果、芒果那样把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___ (判断对错)
12.“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只运用了动态描写,描绘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画面。_____ (判断对错)
六、按教材内容填空.
13.(1)_____________ ,戒奢以俭。
(2)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默写《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那________ 的蓑毛,那全身的_________ 结构,那______ 的长喙,那_______ 的脚, 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____ , _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__ , ______之一忽则嫌______ ,黛之一忽则嫌___________ 。
七、阅读与分享.
14.在本学期班级开展“向你推荐一本书”的活动中,你一定阅读了不少好书。你最喜欢我国的一本小说是 写的《 》。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及其最大的特点是: 。你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等来说):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5.阅读:
少年中国说(节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朗读本节选文段应读出 的感情基调。
A.悲伤抑郁 .委婉含蓄 .豪迈激昂 .浪漫抒情
(2)将下列文句和其象征意义用直线连起来。
①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②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③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
④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3)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16.阅读:
①那个习惯紧锁眉头思考问题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2019年1月16日,“共和囯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辞世,享年93岁。
②1961年1月,于敏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转型。他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这对于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来说,意味着巨大牺牲,因为核武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任务。从此,于敏的名字“”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③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的“最高机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統复杂的氢弹仍然陌生,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④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在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中,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到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仔细分析结果,终于挑出了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回到宿舍后坐在铺着稻草的铁床床头,做进一步分析。剥茧抽丝,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晣,于敏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⑤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可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C,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
⑥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实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顆氢弹成功空投爆炸指挥现场,于敏平静地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一言不发,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⑦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别人送来的“中国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他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⑧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于敏没有停止追寻的脚步。为了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于敏隐身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⑨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这是何等的奉献!于敏先生那一代人身上有一种共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赤胆忠心,报效祖国。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将会不断地传承下去。
(1)给本文拟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单选题。第⑤自然段画横线部分的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描述不当的一项是_____
A.说明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核试验场的环境非常恶劣
B.说明苦尽甘来
C.突出了核试验的难度
D.体现了氢弹研制者们的奉献精神
②多选题。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 。
在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投爆炸指挥现场,于敏平静地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一言不发,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A.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3)第③自然段粗体字部分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呢?
(5)你认为于敏院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九、习作.
17.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写清楚它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它的不同方面。
答案:
2.吩咐 懒惰 侵略 叮嘱 辉煌
3.B 4.C 5.A 6.D
7.(1)画眉鸟站在枝头上唱歌,天堂鸟从枝头上飞到天空游玩。
(2)《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3)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4)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地球赤道转7圈多。
(5)蔺相如对秦王说,秦王现在离他只有五步远。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6)考试刚一结束,铃声迅速响起,同学们急匆匆地离开考场。
(7)①小明这次数学考了一百分,他有点骄傲了。
②夏兰的作文在《少年文艺》上发表,校长表扬了她,她是我们班的骄傲
8. 2,5,1,4,3
9. 对 错 对 错
13.(1)不念居安思危;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雪白 流线型 铁色 青色 增 长 减 短 素 白 黑
14.施耐庵;《水浒传》;武松:他恩怨分明、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水浒传》是一本脍炙人口的书,今天我推荐它,不仅是因为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更因为它拥有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经典动人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的史料为主要依据,用细致传神的文笔,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李逵、武松、林冲等等。这里面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林冲雪夜上梁山、鲁智倒拔垂杨柳等等。这些故事生动刻画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形象,故事曲折生动,人物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15.(1)C;
(2)①A;②C;③D;④B。
(3)只有中国少年强大了,睿智了,明确了奋斗目标了,少年中国才能强大,睿智。
16.(1)氢弹之父;
(2)①B;②B D;
(3)描写的是像氢弹这样的核武器研究,我们没有任何借鉴的经验。突出了氢弹研究的困难。
(4)结尾的一段话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和升华,以点带面歌颂了像于敏先生那一代科学家的家国情怀,赤胆忠心和报效祖国,以及对后人的影响。
(5)“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是于敏院士的光辉写照。当祖国需要他研制氢弹时,他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任务,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知难而进、昼夜奋战。生活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对于他来说却是甘之若饴。于敏先生所具有的就是强烈的家国情怀,赤胆忠心,报效祖国。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