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卷面书写占5分,你应当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3、所有的试题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哦!
4、诚信,是一种美德!老师相信你会考出自己最真实的成绩!对吗?
一、语文积累运用(35分)
1、你已学会了不少优秀的古诗文,请补充完整下面的诗句。(6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3)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6)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2、按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课内外均可)(4分)
(1)“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古人喜欢借酒抒情、消愁,请你写出两句含酒字的古代诗歌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代诗人都写出了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生活,赞美劳动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描写古代劳动人民劳动艰辛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有的人倾情于万籁俱寂里____世间风云,有的倾情于雷霆万钧中____纷纷落英;有的人倾情于艳阳高照下__茁状的万物,有的人倾情于久雨初晴后____阳光的亲吻。人的经历由此化为思绪和景象连缀绵延…… 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为______。(2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____,应改为_____。(2分)
(3)文中划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①坐看 ②细数 ③品尝 ④接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4、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__。他西天归
来后,接受如来授职为 。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5、语文综合运用(15分)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班级准备在国庆节前一天下午2点在教室里组织一次以“我和祖国同呼吸”的小型演讲比赛,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分子,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如何为演讲赛开场,请你写一个简要的开场辞。(30字左右)(4分)
(2)假如你是评委成员之一,你打分的标准是什么?请代表评委小组设计一份简单的演讲赛评分标准。(不超过5点)(5分)
(3)一位同学的演讲辞中有这样两句话:
祖国是不落的太阳,哺育着华夏儿女,精神焕发;
祖国是久违的甘霖,滋润着炎黄子孙,神采奕奕。
请你依据以上两句内容格式再续写出一句吟咏祖国的句子。(2分)
(4)演讲举行了大约25分钟的时候,突然停电了,麦克风不能用了,教室里顿时一片嘈杂,为了不影响活动的继续,稳定同学们的情绪,作为班长的你挺身而出说了以下一番话:(4分)
二、阅读。(55分)
(一)坐在最后一排(22分)
乔 叶
⑴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女孩,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和同学们合不来……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只因为班上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到后来,虽然我个子很矮且是全班视力最差的一个,但我索性赌气似的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固定到最后一排去。
⑵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男生,我和他们无话可说,要想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呆滞地盯住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
⑶后来,班主任调走了,年轻漂亮的白老师接任。她说她对每个同学的情况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我不屑地瞧她:她真有这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近视吗?她知道我是赌气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⑷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真的注意到了我。
⑸那天语文自习课上,我摊开练习本做题,其实我只做造句和一些想象性的题。我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本:“小脑瓜子想什么呢?”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地声音。
⑹过了世界上最漫长又是最短暂地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听见她轻柔的笑声:“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⑺“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了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⑻她没有说话,轻轻拍拍我的头,走上讲台用我的练习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使我第一次感到了快乐、幸福、晕眩和陶醉。直到下课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本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惶失措地把练习本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大片大片的空白,我该多丢人哪!于是我连夜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⑼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作业,关切地询问我其他学科的情况,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A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时,每当她弯下腰接近我低低地说话时,每当她带着微微的笑容慢慢离去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积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可以引以为荣的资本!——我只配坐最后一排。
⑽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很快进步起来。可是由于近视看不清板书,仍给我的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老师,B我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⑾一天,白老师在身边听数学课,她因没课本而和我一起合看。她看到我把黑板上的“8”写成“3”才知道我的近视。
⑿过了一段时间,白老师宣布进行语文测试并声明:“前五名有奖。”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地忙碌起来——就是不获奖也要有进步啊!
⒀“第一名,乔叶!”白老师大声念道。
⒁天哪!我是第一名!我愣住了。
⒂“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不错。特别是乔叶,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好成绩。我不但要给她应获的奖品,还要给她一份特别的奖励——坐在第一排中间座位上!希望同学们向乔叶学习,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选自《读者珍藏版•我的故事》,有删改)
6、认真阅读选文⑴段和⑶段,简要归纳作者坐在最后一排的原因。(4分)
7、在下面的画线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上下文体会它们的各自含义。(先选中再写含义)(4分)
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
8、请从第⑼⑽段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从修辞运用方面来说说表达作用。(先写明句子序号,再答题)(4分)
9、选文中的白老师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归纳白老师的性格特征。(4分)
10、选文中的“我”为什么能从“最后一排”坐到“第一排”?读了选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6分)
(二)、语文诗话。(20分)
⑴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⑵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情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⑶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⑷“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⑸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⑹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天祥临危不惧而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精忠报国而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⑺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⑻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渡众生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⑼“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书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选自《经典散文》)
1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不超过15字)
12、作者认为“语文”的诗意诗情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3、第⑵段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⑻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饮酒诗》。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阐释语文的。(4分)
14、选文中陶渊明和的例子能不能颠倒先后顺序?为什么?(5分)
15、选文中,作者认为语文是热爱,是忧愁,是郁闷,是抗争,你认为语文是什么?请结合你的语文学习实际或生活实际简单谈谈。(5分)
(三)文言文
鱼我所欲也(1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6、解释词语的含义。(4分)
(1)苟得: (2)辟:
(3)乡: (4)已: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8、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3分)
①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②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用简洁的话改进其事迹。
我选第 题,我的联想:
19、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三、作文(55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铅笔即将装箱运走,制造者不放心,叮嘱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这5句话是:
⑴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⑵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⑶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
⑷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在里面;
⑸你走过的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要求:
①从5句话中任选一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自己选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③考虑到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相信你不会抄袭。
参
一、语文积累运用(35分)
1、略
2.(1)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花间一壶酒,对饮成三人。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1)、jiè (2)状——壮 (3)A
4、(1)孙悟空、斗战胜佛。 (2)吴用、智取生辰冈。
5、(1)30字以内,感情强烈,启发性强,简洁明了。
(2)从表情、主题内容、表达、感情、时间等五个方面设计,具体可就学生回答的内容酌情给分。
(3)内容格式与例句相似即可。
(4)略。
二、阅读。(55分)
(一)、
6、(1)、自卑,自认为丑笨,脾气强。 (2)、性格孤僻,和同学合不来。
(3)好学生才能坐前排。 (4)、和老师赌气。
7、紧张:担心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激动:第一次受到老师的关心;
惭愧:对以前的过错和消极心理; 快乐:因老师的关心帮助而找回自信;
8、排比:具体写出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充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增强语言的气势。
反问:加强语气,肯定自己没有资格向老师提要求,表达出强烈的自责和后悔的心理
9、年轻漂亮,细心负责,关心学生体察学生心理,善于运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后进生。
10、老师的关心帮助激励和我的勤恳用功,我找回了自信,不断进步。 感受从某一方面谈且结合实际才能得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二)
11、语文具有工具性更具有精神性/语文的高层次表达具有精神性/语文具有情感性和理性
12、体现在对生活、自然、人生的热爱,特别是表达了人生的多种情于理。
13、(1)语文应该是热爱。(2)语文不乏冷静理性。
14、不能,本段的四个事例是为了阐述上段古今中外的文学长卷不乏冷静理性的,陶渊明照应“古”,照应“今”。
15、提出观点,结合实际进行简单陈述才能得满分。
(三)
16、苟且偷生; 通“避”,躲避; 通“向”,从前,过去; 停止,放弃。 17、(1)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2)万钟(的丰厚俸禄)但不分(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它。
18、第①题答案略; 第②题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等
四、作文略。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