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2025-09-29 04:53:30 责编:小OO
文档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1管理目的

采用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实现风险的超前预控,提高员工对作业环境安全隐患及险情预兆的认知和可控能力。

2管理责任体系

2.1公司负责安健环的领导;

2.1.1 审核公司各风场风险评估概述,并报公司分管领导;

2.1.2督促完成重大、较大风险的控制和整改。

2.2公司负责安健环的安全主管:

2.2.1担任本制度负责人;

2.2.2负责贯彻落实本制度,检查、评价本制度执行情况;

2.2.3提出本制度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性;

2.2.4跟踪督查重大、较大风险的控制、整改进度。

2.3发电单位分管生产安全领导

2.3.1组织本单位各部门认真执行本制度、识别各类风险,监督重大、较大风险的整改、验收;

2.3.2监督检查本单位执行本制度的有效性,审核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

2.4风场负责安健环的部门经理

2.4.1担任本制度执行人;

2.4.2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制订实施细则;

2.4.3收集本制度执行情况的反馈意见,提出对本制度的修订意见;

2.4.4监督本单位各类风险的控制、整改进度,并将重大、较大风险的整改、控制进度定期报公司安健环部;

2.4.5参与本单位风险控制、整改后的验收。

2.5发电单位各生产部门负责人

2.5.1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及时向制度执行人报告发生的问题或反馈有关信息;

2.5.2识别本部门存在的各类风险,并组织整改。

2.6员工

认真执行本制度,及时向上级反映本岗位发现的各类风险。

3管理流程

3.1明确风险预控的有关概念

3.1.1  风险

风险是指危险源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机率或概率)。危害后果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两个要素。危害后果是危险源本身固有的性质,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危害后果出现或发生的机率 。

3.1.2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危险源,使风险保持在可接受水平。是一种以较低成本投入、超前控制手段,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是一个PDCA的管理模式,通过危险源辩识、风险分析、制定并实施风险管控措施与方案、风险管控评价等程序,实施风险管控,使风险保持在可接受范围。

3.2危险源辨识

3.2.1危险源是可能对人、财产、环境造成危害影响的根源或状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2.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根据对人身健康、人员心理、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生产流程、财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辩识:

识别化工生产流程中存在的危险源;

识别各种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识别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源;

识别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变化时产生的危险源;

识别人员变化时产生的危险源;

识别项目变更发生时产生的危险源。

3.2.3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2)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或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的方法。

3)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分析析辨识,常用的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3.3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所具有的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并确定其风险等级的全过程。

3.4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是标志风险影响程度的概念。依据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一般可分为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两大类。

可接受风险表示此类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人员安全和健康没有影响,或者影响程度很小,在可接受范围,不需要专注控制的风险,或者控制风险的成本极大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对可接受分险等级描述为低风险。

不可接受风险表示此类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已超出企业可接受范围,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否则,风险一旦成为事实,企业将蒙受财务损失以及信誉危机。对不可接受风险等级描述为重大、较大、一般风险。

3.5  风险控制方法

依据风险的实际状况,制定对危险源的监视、控制措施,以及整改方案。落实各项措施及方案的实施时间、实施责任人、实施监督人。

风险控制方法分为六种:排除、代替、隔绝、工程、行政管理、个人防护。

排除:在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采取措施充分避免可能的风险,保证将风险尽量排除。

代替:用其它的工作程序或介质代替原有的工作程序或介质。

隔绝:通过时间、空间或者其它的设计,减少人员接触风险的可能性。

工程:通过设备改造、作业环境整改或者实施必要的安全设施,以减低风险。

行政管理:通过实施规范的程序化工作管理,对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以及对作业情况进行督察等方法,以保证人员在工作中避免安健环风险。

个人防护:提供人员必需的安全防护装备,减低人员的安健环风险。

3.6  风险控制阶段

根据事件危害发生的不同阶段,可将风险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任何危险源造成危害之前,通过辩识危险源,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将风险降至可接受范围。

事中控制是指在危害发生的时候,通过采取紧急的调整方案,或者是实施紧急应变等救助措施,避免危害扩大。

事后控制是指危害发生后,尽快恢复事前正常状态,开展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经验,落实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出现。

另外还可运用保险手段,转移企业的风险压力。

3.7风险管理

3.7.1  风场每年初应制定本年度风险评估清单。风险评估清单也称为风险概述。

3.7.2 风险概述应基于上年度安健环总体表现、安全性评价结果、设备劣化趋势记录、技术监督情况、上年度安反措实施情况、本年度安全目标以及相关内容制定。

3.7.3风险概述与安全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报表应互为关联。安全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报表应作为风险概述的支持文件。

3.7.4 对风险概述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风险管控方案的实效性。

3.7.5每季度应对年初编制的风险概述应根据风险管控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

3.7.6每年1月30日前,各发电单位将本单位风险概述报送公司负责安健环的部门。每季度将风险概述更新文件报送公司负责安健环部门。

3.6.7公司对各发电单位重大等级风险的管控情况进行监督。

3.7.8有临时性风险出现时,应进行专项的风险评估,经相关方核准后组织实施。

3.7.9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应遵循易行、实用和实效的原则。

3.7.10建立本单位各类不安全事件数据库,辩识和总结规律,重点对重大风险和频发性风险进行管控。

4管理工作界面

4.1公司负责安健环部门经理

4.1.1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的评价意见做出处理。

4.1.2审核制度修订建议书,报公司分管安全领导审批。

4.2公司安负责健环安全主管

4.2.1按时对制度执行情况提出评价意见,报部门经理审核。

4.2.2正确填写制度修订建议书,报安健环部经理审核。 

4.3风场安健环部门经理

4.3.1对本单位制度执行情况提出自查评价意见,做出处理,报本单位分管领导。

4.3.2组织制订《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报本单位分管领导。

4.3.3填写制度执行情况意见反馈单,报公司部门主管。 

5检查与评价

5.1公司各风场安全主管对本单位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评价。

5.2公司各风场负责安健环的部门经理组织对本单位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评价,每季度一次。

5.3 公司负责安健环的安全主管组织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每半年一次。

5.4检查和评价记录应妥善保管,保存期为3年。

风险预控管理检查/评价表

部门名称:                                               年 月  日

序号评 价 内 容
1本单位/部门对风险及风险管理工作概念、职责是否明确
2本单位/部门对危险源的概念、范围及辨识是否明确
3是否能正确辨识危险源并掌握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4是否能正确进行危害性分析,确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风险等级
4是否能正确划分风险等级
5是否能正确掌握风险控制的方法并有效控制各类风险,能否落实各项措施及方案的实施时间、实施责任人、实施监督人
6是否能正确将风险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7是否能正确制定本年度风险评估清单
是否建立本单位风险数据库并总结规律

存在问题:

1.

2.

3.

整改建议:

1.

2.

3.

评价意见:
审核意见:
审核人: 评价人: 检查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