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2025-09-29 04:53:42 责编:小OO
文档
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场地积水 

1.现象

场地平整以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积水。

2原因

(1)场地平整面积较大、填土过深、未分层夯实。

(2)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1‰-2‰)。

(3)测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

3预防措施

(1)在施工前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置排水坡(要求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沟通畅),排水沟等设施,并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

(2)如果施工工期跨雨期的,要做好雨期施工现场排水措施。

(3)场地地回填土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要使土的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

4.治理方法

(1)明沟排水法。沿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与其相连,用水泵直接抽走(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场地基础边距0.4m以外,场地的四周或四角每隔20-40m应设1个集水井);

 (2)深沟排水法。如果场地面积大、排水量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场地外距基础边6-30m开挖1条排水深沟,使场地内的积水通过深沟自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现场以外沟道内。

(3)利用工程设施周围或内部的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将其在场地一侧或两侧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把水流引入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排走,此法较经济。

二.填方出现橡皮土

1现象

打夯以后,基土发生颤动、 受压区四周鼓起形成隆起状态(土体体积未变化),土体长时间不稳定。   

2原因

使用了含水量比较大的腐植土以及泥炭土或者粘土、亚粘土等原状土土料回填。

3预防措施

(1)现场鉴别,要求回填土料“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2)回填前,不允许基坑内有垃圾,树根等杂物,清除基坑内积水,淤泥。

4治理方法

(1)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换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季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事故),砂土进行回填.

(2)如果面积大,用干土、石灰、碎砖等吸水材料填入橡皮土内.

(3)如果工期不紧,把橡皮土挖出来,晾晒后回填.

三.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1.填土的场地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引起比较大的变形,地基稳定性降低。

2.原因

(1)土料含水量太小,影响了夯实(碾压)的效果,造成夯实(碾压)不密实;含水量太大,则易形成橡皮土。

(2)土料不符合设计或施工要求,有机质超过规范要求(大于5%)。

(3)填土过厚,未分层夯实。

(4)机械能力不够,应符合表1要求。

压实机具分层厚度()每层压实遍数
平碾250-3006-8
振动压实机250-3503-4
柴油夯实机200-2503-4
人工打夯<2003-4
3.预防措施

(1)选择回填的土料及其性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填土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的要求而定,压实系数等于土的密度除以土的最大干密度。

(3)设计有要求时,要通过现场土工实验,并且严格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加强对土料含水量的控制。

4.治理方法

 换土回填;翻出晾晒、风干后回填;填入吸水材料;施打挤密桩。

四.土方滑坡

1.现象

土体受到雨水,浸水,风化,气候,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土体的边坡下滑。

2.原因

(1)边坡放坡坡度不够。

(2)地下水、地表水进入土层,使土的剪切引力增大,内抗剪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

(3)土体下面有坡度过大的岩层。

3.预防措施

(1)基底应有足够的坡度,尽量做成台阶形。对于永久性场地,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如果没有设计要求,应该执行规范要求的不同土质放坡坡度的规定。

(2)尽量做好地质勘察工作。

(3)尽量避免在边坡附近堆重物加载,排水沟距坡脚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小于0.3m),避免在可能滑坡的地方使用爆破和发生大的振动。

4.治理方法

(1)砂浆覆盖法:用于施工工期较短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在边坡上抹水泥砂浆20-25厚保护,为防止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应搭盖不少于80,同时在土中适当锚筋连接,在坡脚设排水沟。

(2)混凝土护面法:用于邻近有建筑物的深基坑边坡。在坡面垂直插入直径10-12,长40-50钢筋,坡面铺直径6、纵横间距200的钢筋网片,浇筑40-60厚的细石混凝土。

(3)土袋或砌石压坡法:用于深度在5m以内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在边坡下部用麻袋或砌石压住坡脚,边坡高3m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m以内、

水位较高时用二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以保持坡脚稳定。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

1帕斯卡或1牛顿/平方米=1.0197×10-4吨力/平方米

1101.972吨力/平方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