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三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对策
2025-09-29 04:54:50 责编:小OO
文档
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学习心理

1.学习焦虑——主要为考试焦虑: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

               常见于: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

               恶性循环:考试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

               策略:1)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念,正确定位;

                       ——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自己的理想水平、取

                            得自己的理想成绩 便是成功。

                     2)学会科学的自我评价,建立自信;

                       ——相对评价:把别人作为参照,作为相互间的比较。

                               绝对评价:以某种标准为参照,把学业成绩与之比较。

                              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在不同时期、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

3)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清醒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思维误区,找到适合

                          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习绝望——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自信心;

                      自我封闭,抑郁孤僻;

                      自我放纵,沉溺于游戏、玩乐、交友等方面,荒废学业;

                      严重的,可能形成抑郁症、班级小团体…

               策略:1)积极沟通,排解心理郁结;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保持亲密接触,积极沟通,

                             让同学信赖老师,愿意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2)积极鼓励,找回学习乐趣;

                       ——通过交流,帮助他们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消除他们

                             的自卑心理,告诉他们,应该重视的是他们走过高三的这

                             个过程,让自己不后悔。   在他们小小的进步上,多多关

                             注与鼓励。

                        3)因材施教,铺设成才之路。

                      ——帮助他们合理构建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通过目标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3.学习自负——表现为:认为自己水平能力很高,自我感觉良好,但眼高手低,

                       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其实就是“半瓶子醋”。

                       学习,浮躁懒惰,不深入、不系统,浅尝辄止;

                          考试,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塌糊涂。

                 策略:1)挫折教育,消除浮躁;

                       ——分析其考试成绩,批评其试题中的粗心马虎状态;

                               让其当众演示某一思路,指出其局限性,强化谦虚心。

                        2)精巧指导,折服自负;

                      ——用老师渊博深厚的知识,精妙地指导,让他们钦佩折服,

                            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彻底审视自己。

                        3)及时鼓励,强化改进。

                      ——当他们尝试改进其学习习惯时,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其进

                            步,及时表扬与肯定他们的进步。

4.学习苛求——常见于成绩优异的学生。

               表现为情绪紧张急切,感到压力大、负担重。随着高考临近,

                     甚至对高考产生畏惧与逃避心理。

               原因主要是内外的期望值过高。

               策略:1)调低期望,缓解压力;

                      ——调低期望值,选定正常发挥就可以考取的院校,放下

                            包袱,轻装上阵,以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2)摆正心态,快乐学习。

                      ——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习,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与快乐,

                            不要过分苛求自己,把受到的关注与关爱当做享受。

5.学习心理不平衡——表现为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就觉得不舒服。

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

                     策略:1)对自己不苛求;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2)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 ,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3)暂离困境;

                          ——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做喜欢做的事,

                                 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4)知足常乐。

                          ——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

                                 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

6.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想上课好好听讲,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策略: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以便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减压;

                         ——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

7.作息不当,效率不高——表现为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经常想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

                             策略: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    临考前,保证自己在晚上10点左右睡觉。

8.不知如何应对家人的压力——策略:1)学会理解父母,变对立为合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且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平时父母对你学习上的叮咛、考试分数的唠叨,实际上都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作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父母对你学习的态度放心,对你努力的行动满意。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将父母对你的期望转化成你们的共同目标。

                                  2)学会与父母沟通,变压力为动力。

                                 ——当觉得父母的期望过高时,应该主动与父母聊天,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父母,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转达给父母,让父母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和实际能力,客观地评价期望目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变压力为动力。

                                           认真分析自己现有的实力,了解期望考入学校的实际要求,如去年的招生名额、入学的分数等等。根据自己现有的成绩基础,权衡录取的可能性,把努力的限度保持在自信而不自满的程度。

二.情感心理

1.同学之间的问题——表现为感觉同学都不喜欢自己,暗地里说自己坏话,导致心情很不好,感觉四面八方充满了嘲笑。

                    策略:1)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怎样达成目标;

                          ——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朝着目标努力,减少胡思乱想、浪费脑力和时间。

                          2)自我暗示

告诉自己:别人喜欢不喜欢我,和我的成绩没有关系;别人怎么说我,和我的成绩没有关系;我要做的一切,就是为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2.恋爱问题——分析: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女,互相产生情愫是很正常的事情。

             (1)分类:1、主动型:此类型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智商高,情商也高,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使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在恋爱中同样能够自控,对学业影响不大。 

                        2、能动型:此类型的学生有相对的自控能力,对自己有自信,但容易眼高手低,学习成绩一般,情绪稳定性较差,而自我表现欲较强,具备向主动型发展的潜力,需要教师和父母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3、受动型:此类型的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情商较低,在遇到困惑时不善于思考,依赖心理较强,经常自作主张,而又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人生发展的进取心不强。

             (2)心理矛盾:1. 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 性意识的发展和道德规范的矛盾。

             策略:(我个人不反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恋爱。

             建议: 2)恋爱不是错,不恋爱也不是错,在这个个性化的社会里,我们不仅仅拥有的是爱情,还有事业,有理想,有追求,要有一种姿态,要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活着。

3)恋爱的把握在于自己思想的正确看待,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负担,也不能把它当成生命中的全部,要理性,有智慧地对待。

4)也可以把爱情当做一种动力,如果两个谈恋爱的人可以把恋爱化作学习的动力,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便是好事了。

5)如果把恋爱放在高考结束之后会比较甜蜜,高三的恋情多是枯涩里偷甜着。

6)问问自己:山盟海誓受法律保护否?随着社会生活范围扩大、|经历丰富择偶标准会变否?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过度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还远远不成熟,我们要从长计议,不能只看到目前感官上的欢娱。

7)要有个对自我很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是否适合谈恋爱;

8)问一问自己到学校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即给自己清清楚楚的明确目标;自己能够在人生的筹码上压上什么;

9)高三学生快要或已经步入成人的行列,应该对爱情恋爱有个清醒的意识: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在积累知识,增加社会经验的时期,应该分清主次,学习丰富自己才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而且此时每个人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经济更要依赖家长,根本不具备任何谈恋爱的条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