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钻芯检测方案
2025-09-29 04:58:21 责编:小OO
文档
基桩钻芯法检测方案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检测单位:广西新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

2011年3月13日

第 1 页 共 6 页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工程设计要求

三、检测试验目的

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四、检测设备、试验检测方法和主要技术要求

1、一般规定

钻芯法检测前,工程委托单位应提供工程名称、基桩类型、桩号、桩径、桩长、桩顶埋深、检测数量及总桩数;设计桩顶标高和施工成孔桩底标高;设计混凝土强度、桩端持力层性状;成孔日期、施工记录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工程勘测报告、桩基设计大样图和桩基布置平面图等。钻芯时桩身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天。钻芯后,钻芯孔应及时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填补,如桩身有问题应封存留处理。

2、钻芯设备

钻芯采样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1)、额定最高转速不应低于790r/min;(2)、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档;(3)、额定配用电压不应低于1.5Mpa;

钻机应配备单动双管钻具以及相应的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正稳定器和可捞取松软渣样的钻具。钻杆应顺直,直径宜为50mm。

钻头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用合适粒度、浓度、胎体硬度的金刚钻头,且外径不宜小于100㎜。钻头胎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缺边、少角、倾斜及喇叭口变性。水泵的排水量为50~160L/min,泵压应为1.0~2.0Mpa。

锯切芯样试件用的锯切机应具有冷却系统和牢固加紧芯样的设备,配套使用的金刚石锯片应有足够刚度。芯样试件断面的补平器和磨平机应满足芯样制作的要求。芯样宜采用补平装置(或研磨机)进行芯样端面加工。补平装置除应保证芯样的端面平整外,尚应保证芯样端面与芯样轴线垂直。

3、现场操作(芯样的钻取)

现场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以下规定:(1)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当钻孔为一个时,宜距桩中心10~15㎝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内均匀布置。对桩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应不少于一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要求。

钻机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钻机立轴中心、天轮中心与孔口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当桩顶面与钻机底座的距离较大时,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应垂直且牢固。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沙量及颜色调整钻进速度。提钻卸芯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内;钻至桩底时,宜采取适宜的钻芯方法和工艺钻取沉渣并测定沉渣厚度,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进行鉴别。

钻取的芯样应按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上应清晰标明回次数、块号、本回次总块数,并及时记录钻进情况和钻进异常情况,对芯样质量进行初步描述。

钻芯结束后,应对芯样和标有工程名称、桩号、钻芯孔号、芯样试件采取位置、桩长、孔深、检测单位名称和标识牌全貌进行拍照。

钻芯操作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规定,并应遵守钻芯现场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

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3组芯样;当桩长小于10m时,可取2组,当桩长大于30m时,应不少于4组。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下部芯样位置距离桩底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当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层且芯样可制作试件时,应在接近桩底部位截取一组岩石芯样;遇分层岩时宜在各层取样。每组芯样应制作三个芯样抗压试件。芯样试件应按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1.00。

锯切后的芯样应进行端面处理,宜采取在磨平机上磨平端面的处理方法。承受轴向压力芯样试件端面,也可采取下列处理方法:(1)用环氧胶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2) 抗压强度低于40MPa的芯样试件,可采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补平层厚度不宜大于5mm;也可采用硫磺胶泥补平,补平层厚度不宜大于1.5mm。

在试验前应按下列规定测量芯样试件尺寸:(1) 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在芯样试件中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测量,取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芯样试件的直径,精确至0.5mm;(2) 芯样试件高度用钢卷尺或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3) 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芯样试件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4)平整度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试件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测量钢板尺与芯样试件端面之间的缝隙;也可采用其他专用设备量测。 

芯样试件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相应的测试数据无效:(1)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高径比(H/d)小于要求高径比的0.95或大于1.05时;(2) 沿芯样试件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大于2mm;(3) 抗压芯样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大于0.1mm;(4) 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大于1°;(5)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

5、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算

芯样试件应在自然干燥状态下进行抗压试验。当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需要确定潮湿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时,芯样试件宜在20℃±5℃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芯样试件的抗压试验的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中对立方体试块抗压试验的规定。抗压试验后,当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2倍试件内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且强度值异常时,该试件的强度值不得参与统计平均。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fcu=ξ4P/A 

式中  fcu,cor——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 

Fc——芯样试件的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 

A ——芯样试件抗压截面面积(mm2)

ξ——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应通过试验统计确定;当无试验统计资料时,宜取为1.0。

6、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同一受检桩同一深度部位有两组或两组以上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代表值时,取其平均值为该桩该深度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度代表值。桩底芯样单轴抗压试验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执行。

五、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内容: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型式,设计要求,检测目的、依据、数量、日期;2、地质条件描述;3、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4、受检桩的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表格和汇总;5、钻芯设备情况;6、检测桩数、钻孔数量、架空、混凝土芯进尺、岩心进尺、总进尺,混凝土试件组数、岩石试件组数、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7每孔柱状图、芯样单轴抗压强度和试验结果,芯样彩色照片;异常情况说明。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