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9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5-09-29 04:58:10 责编:小OO
文档
射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2019年春学期 五 年级 信息技术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9个班,学生对电脑课的兴趣比较浓。我们要发扬在以前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所以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有信心让学生学得开心,寓教于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12课,是学习Scratch基础部分的延续,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Scratch软件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动作控件、逻辑控件以及变量等等。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传感器,所以在任务设计上降低了难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开源硬件Arduino,感受声音传感器在程序中的作用,学会获取声音传感器的数值后,利用该数值编写程序以及模拟生活中的现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与理解“克隆”控件。掌握利用“克隆”控件控制角色变化方法。

2.学会新建积木块。学会调用积木块。在画组合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模块化设计脚本的方法。通过新建不同的积木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了解Arduino硬件的结构。学会连接硬件与电脑。 掌握获取声音传感器值的方法。能够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转化满足程序需要。 引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感器,体验Arduino开源硬件的强大魅力。 通过在做中学,学生形成生活中的物体可以成为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意识。

4. 熟练使用光敏传感器。 通过xDing编程获取光敏传感器的数值,制作互动动画。

在学习光敏传感器时通过小组设计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新知、勇于创新的能力。

5. 认识滑动电位传感器。 掌握程序启动方法。掌握滑动电位传感器控制程序的方法及原理。 利用传感器精确控制角色在舞台上的位置。 通过滑杆接球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推导能力。

6. 认识摇杆传感器。了解摇杆的工作原理。 学习使用摇杆的使用方法。 利用传感器来控制角色的移动。 通过摇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推理能力。利用Scratch传感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

7.认识超声波传感器。 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距离,并根据不同的距离发出不同的声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推导能力。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设想,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8.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了解DSM软件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在草图模式中绘制二维图形。 通过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3D创意设计的学习热情。

9.能够使用“样条曲线”工具在草图模式中绘制图片轮廓,掌握调整曲线的技巧。

10.通过案例学习,了解设计笔筒的基本过程。学会圆、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绘制笔筒模型。在3D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1.学会拉动旋转和表面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设计花瓶模型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切身感受3D建模的神奇之处,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能够运用拉动中的旋转工具建立更多其他造型的花瓶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2.学会使用“移动”“平面”工具寻找正确的面,并在新建的平面中作图。掌握拉动工具中,“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的使用方法。  在制作手机支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旋转的方法,创造出不同造型的底座,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六、具体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的目标和计划,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

附件1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12.18-2.24克隆飞机大战1
22.25-3.3画城堡1
33.4-3.10声音控制小猫动作1
43.11-3.17机灵的老鼠1
53.18-3.24滑竿接球1
63.25-3.31小猫抓鱼1
74.1-4.7弹奏音乐1
84.8-4.14初识3d建模

1
94.15-4.21制作立体剪影1
104.22-4.28设计笔筒1
114.29-5.5主题活动1
125.6-5.12设计花瓶1
135.13-5.19设计手机架1
145.20-5.26生活中的3d

1
155.27-6.2联系生活1
166.3-6.9复习1
176.10-6.16复习1
186.17-6.23学期考核1
196.24-6.301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