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经济效能:是指人们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所蕴藏的并可能转化为产出的潜在功能。农业技术的经济效能是技术的经济属性。
、经济效益:实际上是指的盈利或利益,表示产值、成本、利润、税收等因素之间的消长关系,是综合活动的结果。
、生产成果:所谓生产成果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全部使用价值量或价值量。它可以用实物形式表现为总产量,也可以通过货币表现为总产值。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贴现:把某一金额的将来值折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贴现过程与复利过程正好相反,复利过程是将某一金额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其几年之后的本利和,贴现过程则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倒推出它的本金,从而把将来值折算为现值。
二. 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1分,共计10分。)
1.<农业技术经济>正式命名时间是
① 世纪50年代 ②1962年 ③1963年 ④1978年
2.经济效果的二重性中,自然属性体现了
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 ②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
③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要求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
3.为使技术方案能顺利实施,一般要做好
① 实施程序 ②典型实验 ③检验和修正 ④以上全部
4.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之一是
① 结构清楚 ②少而精 ③全面 ④系统
5. 一般常用的数量分析法中,有比较分析法,试算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和
① 统计分析法 ②会计分析法 ③数学分析法 ④因素分析法
6.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的研究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资源和
① 市场条件 ②环境条件 ③能源条件 ④交通条件
7. 评价投资效益的动态方法有内部报酬率法和
① 投资回收期法 ②复利法 ③投资报酬率法 ④净现值法
8.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征之一是
① 经济适用性 ②经济实效性 ③技术可行性 ④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9.经济效果的二重性中,社会属性体现了
① 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 ②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 ③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要求
10.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之一,既要考虑经济效果,生态效果,又要考虑(的统一.
① 技术效果 ②社会效果 ③公众效果 ④环境效果
三. 多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个小题2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20分。)
1.农业技术的经济效能表现在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主要是指( )
① 转化和积蓄太阳能 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③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条件 ④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 ⑤充分而合理的利用物质资源
2. 具体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包括
① 种植业技术经济 ②畜牧业技术经济 ③林业技术经济 ④渔业技术经济 ⑤农机化技术经济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序列性,一般应注意几个方面是
① 经济发展的不可逆性 ②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③受农业周期的影响,年度之间有波动
农业技术措施优选的标准是( )
① 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②综合利用性 ③经济的合理性 ④运用的灵活性 ⑤生产的可行性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社会效果指标主要有
① 产量,产值,利润完成率 ②人均占有农产品数量 ③人均收入水平 ④农产品商品率 ⑤人均劳动力可供养非农业人口数
资金占用生产率指标主要有
① 资金占用产品或产值 ②固定资产占用产品率 ③流动资金占用产品率 ④资金占用净产率 ⑤资金占用盈利率
农田基本建设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
① 水土保持 ②土壤改良 ③农田水利建设 ④生态农业建设 ⑤灌溉方式
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常用的数量分析有
① 经济评价法 ②比较分析法 ③试算分析法 ④综合评分法 ⑤因素分析法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是指
① 项目背景 ②技术条件 ③项目资源 ④社会影响 ⑤环境条件
农业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内容是指
① 农业企业规模与土地生产率 ②农业企业规模与劳动生产率 ③农业企业规模与农民收入 ④农业企业规模与产量 ⑤农业企业规模与资金用量
四. 问答题: (每小题7分,共计42分。)
1.简述学习和研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农业技术经济学,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科学和农业技术科学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快建设富裕的农村和现代化的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技术和经济最佳结合的内在规律,并在技术因素变动时,对技术因素与技术因素之间,技术因素与资源因素之间,以及技术因素与生产对象之间的依存关系,进和数量分析和评价,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科学。
2.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极为广泛。总的来说,包括一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具体的农业技术经济课题的研究。归纳起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项:
(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包括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基本原理、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原理、资源报酬变动规律等。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这是目前计算、分析、比较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手段和尺度。
(3)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学系统研究方法包括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程序、研究数据、一般计量分析方法,农业方案投资评估方法,主要农业技术经济数学模型等。
(4)具体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
主要包括种植业技术经济、畜牧业技术经济、林业技术经济、渔业技术经济和农机化技术经济等。
(5)农业科学研究的经济评价
包括农业科学研究的经济评价、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果评价、科研投资评价、农业科学技术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改造战略等内容。
3. 从农业生产考察,简述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农业不同于其他经济部门,从农业生产考察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以下的特点。
(1)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适应自然,利用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便可以减少劳动耗费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即使投入再多,也是劳而无获。
(2)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时必须注意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土地是农业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土地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所以,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必须注意培肥地力,技术措施必须因土制宜。
(4)农业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不均衡性,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致,影响劳动资源的合理投放和利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和动物,高等动植物生长慢,生长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
4. 从经济效果出发,简述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根据经济效果概念,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有用效果分析;②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消耗的关系;③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占的比较等。
5.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从评价农业技术综合效果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可能出发,尽量做到科学、全面、简便、易行。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则。
(1)设置的指标体系应能够准确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某项技术使用后对生态环境、社会贡献的影响程度,包括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和函数关系。
(2)设置的指标体系要能全面地反映农业技术综合效果的复杂内容。
(3)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而且要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层次清楚。
(4)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式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业生产过程仍然既是劳动过程,又是价值形成过程。
(5)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保证整个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意义明确,计算方法简便。
简述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概括起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可行性研究十分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中,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是其首要的内容。
(2)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评估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可行性研究是以经济数据为基础,对项目广泛采用数据分析和动态分析,对项目的评估有一套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完整的指标体系。
(3)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评估全部在项目决策阶段进行。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中一项极其复杂细致的工作,是一种涉及范围广、难度大的综合性科学。
五.论述题:(16分。)
试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在数量分析中的作用.
应用农业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投入产出的数量研究,可以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经济依据,将推动和促进农业经济科学的发展,从而使农业经济科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一)生产函数模型所描述的产品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客观实际。在计测中把土地、劳动田径、资金作为生产要素的变量,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构成水平。
(二)生产函数模型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三)应用生产函数来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可以使研究对象数量化、精确化,它能够为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四)生产函数模型一般说变量较少,比较简单,是建立大型计算模型的辅助手段,规划模型、大型计量经济模型等经常需要生产函数模型提供参数,或相互印证。
(五)农业生产函数的研究发展,与现代田间试验设计技术、应和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现代的试验设计复次数减少而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每个试验点的数据都包含了尽可能多的信息,拟合曲线,确定参数的大量运算工作,又可由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因此,农业生产函数模型交在数量分的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同时,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反映的都是一定时间、一定区域、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范围是有发的。这就是农业生产函数模型的局限性。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