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高考“考试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纲包含如下重要信息:一是正确理解词语,二是正确使用词语,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纵观近几年高考题,考查的重点仍是对成语的考查。
【学习重点】掌握常见的成语以及常考的成语误用类型。
【学习难点】把握成语的比喻意义以及常见一语二用的成语的使用。
【学法指导】阅读《创新设计》P23《熟语(包括成语)的考查》这一部分的内容,完成预习案部分。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标记,在合作、探究中解决。
【预习案】
一、完成近三年广东高考词语题。
1、(2011·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心编译,有各国新作地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 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解析】B.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2、(2010·广东)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解析】A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B项“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C项“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这里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3、(2009·广东)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解析】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二、总结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堂强化训练】
1、(2010•山东)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寥寥无几。
C.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D.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D.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擒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B.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C.也许是因为诗人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意象十分丰富多彩,因此也多少显得有些驳杂,所以给读者一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
D.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发人深省,给今天的座谈会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
D.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B.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C.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D.领导者应该在问题未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及时发出通知加以制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B.后世合称的“高岑”,此时也登上了边塞的舞台。高适有着不可一世的气派,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做得最大的就数他了。
C.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 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不能望其项背。
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B.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C.辛弃疾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洞若观火。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个有如坐春风之感。
B.七月流火,在毒花花的太阳下,他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汗淋漓地往家跑。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大多数的隐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阿富汗反恐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青人差。
【参】
1. A.“释怀”:①抒发情怀。②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B.“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C.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2.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演出”显然不妥。B.“寥寥无几”意思是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语境。C.“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D.“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这里指姚明个人,不妥。
3.A.“百里挑一”是一百个里挑一个,形容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这里是强调“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少之又少,而非“优秀、难得”;B.“差强人意”是指大体让人满意,而非“不让人满意”;C.“玲珑剔透”形容器物明晰精致,也比喻人聪明伶俐。句中用来形容玉雕工艺品精致透明,使用正确;D.“坐地分赃”的本义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后来多用其引申义:不亲自偷抢而坐在家里分得赃物。句中与“共同作案”不合。
4.A.“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而“突然”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预料,也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B.“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句子表达简明准确。C.“丰富多彩”与“十分”重复累赘;D.“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亦嫌重复。
5.A.“敬谢不敏”意思是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句中是感激不尽之意,用得不妥。B.“狗尾续貂”为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符合语境。C.课堂上争论不能说是“班门弄斧”。D.“洗耳恭听”,谦辞,指恭敬而认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
6.A中“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B中“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该句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C中“不堪设想”是对未来情况或结果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而句中指利己主义者对现实情况的不理解。D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未出现之时”重复。
7.A.“方兴未艾”意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褒义词。这里用于“向农民打白条”这种拖欠农民工资的现象,是褒贬误用。B.“不可一世”意即不赞许同时代的任何人,形容人狂妄至极。这个成语是贬义的,用在“最出色”的政治人才高适身上是褒贬误用。C.“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为贬义词,不能形容表演艺术家事业的蓬勃发展。D.“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句中语境。
8.A.“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其用法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使用正确。B.“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此句可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C.“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一个“让人”,显得赘余,不通;D.“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可加“忙得”“打得”等,作形容词的补语。
9.A.“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完全不合语境;B.“冰山一角”含有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的意思,符合语境;C.“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义,与句意不合;D.“洞若观火”形容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好像看火一样清楚,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0.A项“如坐春风”是指受到教育和感化,不是迎着春风的意思。B项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
11.A.“火中取栗”取自寓言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而一无所得。但常被误解为“冒险行事”,此例就是如此。B.“不三不四”有两个义项,一是不正派,一是不像样子。句中意思符合后一义项,而有的同学因为不知道有这一义项而认为错了。C.“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短小精悍”也有两个义项,一是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二是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句中意思符合前一义项,有同学却因为只知道后一义项而判断错误。
【探究案】
★解释以下成语的意思,并将其汇总抄写在笔记本上。
第一组:
如坐春风、 文不加点、 绘声绘色、 曾几何时 不忍卒读、 名噪一时、 不胜其烦、 身无长物
久假不归、 三人成虎、 屡试不爽、 侧目而视 安土重迁、 不瘟不火、 不刊之论、 不以为然
差强人意、 罚不当罪、 讳莫如深、 师心自用 首当其冲、 一挥而就、 一文不名、 加人一等
具体而微、 高山景行、 不经之谈、 伐功矜能 正襟危坐、 忍俊不禁、 登堂入室、 不足为训
改弦更张、 苦心孤诣、 目无全牛、 明日黄花
第二组:
罄竹难书、趋之若鹜、始作俑者、过江之鲫、弹冠相庆、陈陈相因、无所不为、金科玉律、虎视眈眈、清规戒律
第三组:
金碧辉煌、微乎其微、连篇累牍、良莠不齐、江郎才尽、之好、楚楚动人、两小无猜
第四组:
抛砖引玉、蓬荜生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 姑妄言之、 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敬谢不敏、却之不恭、敝帚自珍、犬马之劳、不足挂齿、三生有幸、洗耳恭听、千虑一得、 才疏学浅、无功受禄、 滥竽充数、无名小卒、雕虫小技、贻笑大方
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礼贤下士、后起之秀、 不同凡响、 独到之处、金玉良言、当之无愧、众望所归、鹤立鸡群、纡尊降贵、大材小用、耳提面命、不耻下问、不吝赐教
第五组:
走马观花、指手画脚、姹紫嫣红、漠不关心、妄自菲薄、莘莘学子、莫衷一是、狼狈为奸、相形见绌、南柯一梦、望其项背、等闲视之、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一概而论
等量齐观 善罢甘休
第六组:
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不可思议——不可理喻;梦笔生花——妙笔生花;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首屈一指——屈指可数
第七组:
按图索骥、暗送秋波、不绝如缕、 独善其身、粉墨登场、呼风唤雨、老气横秋、另起炉灶、 想入非非、 按部就班、 明哲保身、山高水长、高谈阔论、左右逢源、龙飞凤舞、捉襟见肘、循规蹈矩、灯红酒绿、淋漓尽致、异想天开
暗度陈仓、晨钟暮鼓
【课后练习】
1、完成《创新设计》相应习题。P27《熟语(成语)训练》
2、完成《限时规范训练.》之《训练3》。
3、熟记《创新设计》P30-35的内容。
【总结反馈】
" 我做错的题目是: | " 正确的解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