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现状
2025-09-29 05:08:19 责编:小OO
文档
理[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1):66267.

[6]Hedley RM ,A llt 2Graha m J.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s and

breathing filters[J ].B r J Anaesth 1994,73:2272236.

[7]W eekd B,Ra m se YF M.Laborat ory investigati on of six artificial no 2

ses f or use during endotracheal anesthesia [J ].Anesthesia and An 2algesia,1983,62:758.

[8]Acker man MH.The effect of saline lavage p ri or t o sucti oning[J ].

Am J care,1993,2(4):326.

[9]I nui D,O t o J,N ishi m ura M.Effect of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HME )positi oning on ins p irat ory gas hum idificati on [J ].BMC Pnl m Med,2006,6:19.

[10]郑文雅,王艳.呼吸过滤器在有创气道辅助呼吸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J ].护理研究2005,19(12):259522596.

[11]章红萍.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J ].天津护理,2006,14(1):10211.

[12]钟艳.机械通气患者在脱机锻炼中使用人工鼻湿化的护理40

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13214.

[13]龙颖,黄琴凤,谢小梅,等.人工鼻对高压氧治疗中气管切开患

者吸入氧气时的加温和湿化作用的观察[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3):1712172.

[14]黄琴凤,钟敏珍,龙颖.人工鼻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332534.

[15]金碧霞,李秋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J ].护

理学杂志,2001,16(3):1622163.

[16]陈建荣,蔡映云,何川华.气道湿化治疗的临床思维[J ].中国

急救医学,2005,25(9):6702671.

[17]韩秀华,赵青菊,董怀平.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湿化气道中应

用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6,13(2):12214.

[18]胡靖青,卢佩霞.汽热转换器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 ].护

理研究,2002,16(4):2202221.

[19]沈炯,胡海红.气管切开患者两种不同吸氧方式的比较和护理

[J ].护理与康复,2005,4(1):728.

[20]黎梅芳,彭婉仪,林雪霞.人工鼻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性价

比调查[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122.

[21]B rans on RD.The ventilat or circuit and ventilat or 2ass ociated pneu 2

monia[J ].Res p ir Care,2005,50(6):7742785.

[22]吴玉琴.封闭式吸痰管与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205.

[23]Buckley P M:I ncrease in resistance of in 2line breathing filters in

hum idified air[J ].B r J Anaesth 1994,56:63723.

[24]Coates NE,W eigelt JA.W eaning fr om mechanical ventilati on[J ].

SurgClin North Am,1999,71(4):859.

[25]乔佑杰,王庆树,张宇等.人工鼻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J ].天津医药,2000,28(10):6332634.

[26]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出版社,2000.1712711

[27]陈宝芝,赵丹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 ].华夏

医学,2005,18(5):8742876.

[28]王巍,俞小玲.三种给氧方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4421045.

[29]尤荣开.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902195.

收稿日期:2008202221作者简介:陈 健(19522),女,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

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现状

陈 健

(中国人民第四五五医院,上海 200052)

关键词:肿瘤;抑郁;自杀;心理治疗;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399(2008)0420065204

  我国卫生部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人口主要疾病死亡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恶性肿瘤。据国内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60~200万,年死亡人数约为140万[1]。“癌症”作为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它对许多患者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应激。恶性肿瘤的治疗如手术、化疗或放疗也会带来一定的负性心理反应。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2]。本文就近年国内外

心理护理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1 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1.1 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

恶性肿瘤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常是引起恶性肿瘤的重要因素[3]。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发现乳腺癌发病前多数病例长期处于劣性刺激导致的抑郁状态,认为忧郁,失望和过分的悲哀是癌症的前兆。急躁,性格内向,家庭不测,屡遭挫折等等均是癌症的危险因素,指出心理应激可能是人类恶性

1.2 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预后 心理治疗在恶性肿瘤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心理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的自主系统、脑的各级组织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7]。尤其是其中脑的各级组织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与个体体内的各种激素生物因子的含量密切相关。因心理治疗是一种自身的调节,它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使之处于一种良好状态,从而调动各种生物因子(包括一些未知因子)共同作用产生一种良好的内环境,一定程度上增加细胞免疫水平,增强人体的抗肿瘤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甚至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一些对激素免疫敏感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和一些病毒诱导的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等心理治疗会起到更好的疗效[8]。医疗水平的局限性要求我们目前必须重视心理治疗[9,10]。

2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期

恶性肿瘤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一经确诊,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紧张恐惧、绝望孤独等情绪反应,且伴有食量下降,睡眠障碍及体重减轻等。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一般要经过5个阶段[11]。

2.1 回避否认期 患者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误诊而得到其他诊断。以否认作为自己的心理防卫方式。

2.2 愤怒期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预感到自己的病情严重,表现出惊恐不安,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不能配合治疗。

2.3 协议要求期 随着病情恶化患者求生欲望强烈,想通过某种方法使生命出现奇迹,对于此期患者提出的种种“协议要求”。如:治愈疾病,医护人员可采取适度的“欺骗”方法,答应其要求,从而稳定情绪。

2.4 忧郁期 病情危重,常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同时晚期癌症患者伴有长期的持续性、顽固性疼痛,对疾病好转失去了信心,加重了焦虑忧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2.5 接受期 患者生命垂危,心情反而平静下来,表现为昏睡、疲倦、孤独、不愿与人交流,心情沉重,终日沉默不语[12]。

3 心理治疗的作用

3.1 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治疗依从性 使患者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尤其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对心理治疗有所了解的患者,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要求,随着一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历年的不断深入人心,肿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心理帮助的人还会继续增加[6]。R ichards on 等[8]认为心理治疗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配合医师的常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恶意不配合在治疗中时有发生,良好的顺应性是完成既定疗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Fa wzy 等[13,14]认为合理的心理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通过人类的应激系统和改变免疫系统的机能而起到作用[15,16]。如紧张刺激使人陷于抑郁、沮丧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乃至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的生理功能[17]。而心理治疗正是通过改善心理状态而起作用的。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各个发展阶段[18,19]。

3.2 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癌症患者中具有普遍性,甚至有自损行为(自杀的念头与计划),这种心理压力有时甚至超过疾病对人体的损害,它会使患者出现急躁,厌烦情绪,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消极作用[3],心理治疗可通过说理使患者明白癌症的治疗效果与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而免疫功能则与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从此克服因恐惧心理造成的不良后果[5]。

3.3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树立治病信念 肿瘤患者所具有的不安、恐惧、压抑等心理上的反应不仅出现于接受诊断之初,还延续于治疗、康复甚至病危等各阶段。在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虽有普遍性,但每一个阶段又有其特殊性,不同阶段存在的差异还很大。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4 心理护理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护理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现代的肿瘤康复中与心理肿瘤学相互融合,形成了肿瘤护理学的一大特色,为肿瘤的顺利治疗和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1 扎实周到的基础生活护理是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 现代肿瘤的治疗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恶性肿瘤的治疗不仅旨在提高消瘤率和提高生存率,而是把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也给肿瘤护理提出了挑战。采用欧洲癌症联盟制定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对100例住院的肿瘤患者的调查表明,由于疾病和治疗引起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角色地位发生变化,57%的患者觉得有碍家庭生活,63%的患者觉得已经影响了社交活动,74%的患者觉得身体状况和治疗过程令其经济产生一定的困难。可见癌症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不适,而且还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良好、扎实、周到的基础生活护理就是一剂良药!如果把生活护理当作一付离子透入剂的话,心理护理就如“离子透入系统”。生活—心理的调适、温暖体贴充满爱心的护理,这种治疗效应是任何良医都不能替代的[20]。

4.2 心理护理的策略 ①耐心引导,消除顾虑,增强信心。

②重视家属和亲友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家属亲友、单位同事及领导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患者。③注意沟通技巧,改善环境因素。娴熟的技术、文雅的举止、美好的语言是维系沟通的纽带,也是取得患者信任和密切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④改善患者认知,激发生存欲望。⑤巩固眷恋心理,树立顽强意志。

4.3 抗癌明星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 屈服是一种增加癌症病人心理压力的消极应对方式;回避是对应激事件存在或其严重性的漠视与淡化,是一种能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积极应对方式;有研究表明抗癌明星比普通癌症患者更多地使用对癌症患者有效的回避应对方式,更少的采用消极的屈服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不仅影响患者心身症状[21],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应对方式。

5 心理护理的方式

恶性肿瘤综合性心理治疗护理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①增加与患者的交流;②个性化合理化治疗;③社会因素介入治疗;④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⑤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22,23]。

5.1 宣传防癌抗癌的知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表现做具体指导。有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经心理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对照分析发现:心理治疗组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明显低于非心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6]。

5.2 心理干预的音乐疗法 通过聆听、欣赏乐曲,引起人体心理生理状态改变,产生兴奋或抑制的情绪反应,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例如:失眠选《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和各种摇篮曲等;头晕、乏力、疲倦、体力下降选《梁祝》、《彩云追月》等;紧张不安、易激动选《江南丝曲》、《天鹅湖组曲》、《回家》等;烦乱、心悸、胸闷《月夜》、《梅花三弄》等;情绪低落选《春天来了》、《步步高》等[24],取得较好的效果。

5.3 放松内心意象方法 放松内心意象法是指:在渐进性肌肉放松的基础上进行意象性的想象。如想象美丽的自然景观等。也可想象自己体内的肿瘤细胞非常脆弱而混乱,是象面包一样很容易被击碎的东西,免疫细胞是一支强大的,它们有无穷无尽的数量和巨大的力量,很快就发现癌细胞并迅速加以摧毁,肿瘤逐渐缩小,被排除在体外。肿瘤已经切除的病人,想象身体内的生命卫士———免疫细胞在全身巡逻,发现异常细胞就立即摧毁,自己感觉到疾病逐渐地消失,身体逐渐地恢复。意象内容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以柔和的声音播放(使用录音带)[24]。

5.4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护理 有意识的心理护理,是护士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实现对患者的心理、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无意识的心理护理则是客观存在于护理过程的每个环节中,无论护士能否主动意识到,都会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即无意识的心理护理[25]。无意识心理护理是临床心理护理的基础,是获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的关键。

6 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及心理治疗

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统计资料显示,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2~4倍,高达20%~50%[26,27]。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改变是有用的标志。Cohen等[28]检查了27例肾细胞癌和18例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前后皮质激素的变化,他们发现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与患者的抑郁成正相关。这些激素会伤害记忆和认知中心的海马细胞的功能。

6.1 癌症患者抑郁治疗的基本原理 ①对抑郁症状的评估;②从癌症诊断开始,对抑郁症状的控制都放在重要位置。患者在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便是医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③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6.2 癌症患者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包括心理社会干预、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抑郁症状持久而严重的患者,就必须在使用心理治疗的同时结合生物学治疗如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研究证实,心理干预技术,如放松训练、引导性想像放松训练,能够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家庭咨询对癌症患者也是非常有用的,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29]。

7 癌症患者的自杀问题与心理干预

文献报道肿瘤患者自杀的危险度高出正常人群1.3~2.8倍[30],而晚期肿瘤患者的自杀危险度可能更高[31]。江浩等[32]对住院期间发生自杀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理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便对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必要的心理疏导,防止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肿瘤患者自杀大多是在肿瘤确诊后的3~6个月内发生,5年后明显减少, 10年后降至和正常人群一致。江浩等[32]研究的病例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从患者住院期间所选择自杀的时机可以看出,4例患者都选择在午后至傍晚时段,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是以跳楼为主,Tanaka等[30]报道跳楼占62.5%(10/16)。江浩等研究的4例中有2例为跳楼自杀,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2]。陈健[33]报道综合性医院住院肿瘤患者自杀问题,提出在全社会宣传和普及心理学知识,对基层医院中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配备适量的专业心理医生很有必要。

8 小结

恶性肿瘤对患者是一个严重心理应激,应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悦,周绿林.关于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策略的思考[J].医学与

哲学,2006,27(1):65266.

[2]李漓,刘雪琴,李亚洁.我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J].南方

护理学报,2000,7(4):61262.

[3]于丽萍,王永刚,张欣,等.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J].医用放射

技术杂志,2004,(5):92293.[4]郭贡年.心理应激与癌的相关研究应用逐步回归与l ogistic回

归模式探讨肿瘤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1991,13(6):416. [5]刘艳,林文娟,刘新帆,等.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

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1,33(5):1372141. [6]贾霖,贾利,王允.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杂

志,2006,33(11):71273.

[7]Garssen B.Psycho2oncol ogy and cancer L inking p sychos ocial fac2

t ors with cancer devel opment[J].Ann oncol,2002,13(Supp l4): 1712175.

[8]R ichards on JL,Sheit on DR,Krail o M,et al.The effect of comp li2

ance with treat m ent on survival a mong patients with he mat ol ogic malignancies[J].J Clin Oncol,1990.8(2):35623.

[9]Cwikel JG,Behar LC,Zabora JR.Psychos ocial fact ors that affect

the surcical of adult cancer patients A review of research[J].Psu2 chos oc Oncol1997.15(1):1234.

[10]Moorey S,Greer S,W ats on M,et al.Adjuvant p sychol ogical ther2

apy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Outcome at one year[J].Psycho On2 cl olgy1994,3(1):39246.

[11]王长虹.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07.

[12]袁秀香.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3,16(5):439.

[13]Fa wzy FT,Ke menyME,Fa wzy NW,et al.A structured p sychiat2

ric interventi on for cancer patients I.Changes over ti m e in methods of cop ing and affective distyrbance[J].A rch Gen Psychintry, 1990,47(8):7202725.

[14]Fa wzu FT,Fawzy NW,Hyun CS,et al.Malignant melanoma

Effects of an early structured osychiatric interventii on cop ing and affective state on recunence and survival6years later[J].A rch Gen Psyching,1993,50(9):68126.

[15]Ben ES.The p r omoti on of tumor metastasis by surgery and stress

I m munol ogical basis and i m p licati ons for p sychoneur o i m munol ogy

[J].B rain Behav bummun,2003.17(Supp l.I):s27236.

[16]Fa wzy F I,Fawzy NW,Amdt LA,et al.Critical recie w of p sycho2

s ocial interventi ons in cancer care[J].A rch Gen Psychiatry,1995.

52(2):1002103.

[17]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7.

[18]Maier SE,W atkins LR.Cyt okiness f or p sychol ofists I m p licati ons of

bidirecti onal i m mune2t o2brain communicati on for understanding be2 haci or mood and cogniti on[J].Psychol Rev,1988,105(10):

832107.

[19]MaesM,Schar pe S,Meltzer HY,et al.Relati onshi p s bet w een in2

creased hap t ogl obin p las ma levels and activati on of cell m ediated

i m munity in dep ressi on[J].B i ol Psychiatry,1993.34(10):

6902701.

[20]李斯文.心理肿瘤学对肿瘤全程的作用机理[J].云南中医中

药杂志,2004,25(3):30232.

[21]黄丽,王桂娣,沈晓红.134例女性生殖器畸形病人心身特点及

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252226. [22]苏艳华,王萍.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47.

[23]赵燕,张积仁,汪森明.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

情绪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4222425. [24]杨徐杭.谈疾病音乐疗法与疾病康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17:12213.

[25]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2.

[26]Massic M.I Prevalence of dep ressi 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J

Natl Cancer I nstMonogr,2004,32:57271.

[27]Bailcy RK,Geyen D,I Scott2Gurnell K,et al.Ynder standing and

treating dep ressi on a mong cancer patients[J].I nt J Gynecol Canc2 er,2005,15:2032208.

[28]Coben I,De Moor C,Decine D,et al.Endocrine levels at the start

of treat m ent are ass ociated with subsequent p sychol ogical adjust2 ment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disease[J].Psychos om Med,2001,63:9512958.

[29]Hosaka T,Sugiyama Y.Sutructured interventi on in fam ily caregiv2

ers of the de mented elderly and changes in their i m mnc fyncti on [J].Psychiat Clin Neur osci,2003,57(2):1472151.

[30]Tanaka H,Tsukuma H,Masaoka T,et al.Suicide risk a mong

cancer patients:experience at one medical center in Japan.19782 1994[J].Jpn J Cancer Res,1999,90(8):8122817.

[31]Akechi T,Okuya ma T,Suga wara Y,et al.Suicidality in ter m inally

ill Japanese partients with cancer[J].Cancer,2004,100(1): 1832191.

[32]江浩,沈学明.住院期自杀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成因探讨

[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8):5692570.

[33]陈健.对1例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J].护理管理杂

志,2007,7(12):7211.

・信 息・

2008年《上海护理》增刊已出版

[本刊讯] 《上海护理》2008年增刊已于6月底正式出版,定价:30.00元/本。编辑部现有部分余刊,需订购者请咨询:6267183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