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如何做好小班幼儿的保育工作
2025-09-29 05:07:19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如何做好小班幼儿的保育工作  

  幼儿园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幼儿保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整个社会及孩子家长所重视。这就对幼儿园保育工作和我们保教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保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是第一次正式地接触幼儿园和老师,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与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走到了一起,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一下子难以适应。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该如何做好小班幼儿的保育工作,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健康快乐地在园渡过每一天,并且在园时自理能力、安全意识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保教人员共同努力配合,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小班刚入园的孩子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恐慌、不安甚至害怕的心理。所以就会以大声的哭闹,喊叫来抗拒幼儿园的一切。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保教人员要不怕苦、不怕累,用心来对待孩子们。把每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从内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理解孩子们的哭闹,并且始终以温和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用亲切的语调、温暖的拥抱、细致的照料、友善的笑容,像妈妈一样的去吸引幼儿。总之,开学那段时间,我们保教人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在孩子身上。用自己的真心、耐心、细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二、保教人员提高思想认识,了解保育内涵,形成保育新理念  

作为新时代的保教人员我们要树立新的保育理念,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较好地负责好幼儿的安全,卫生,饮食等生活方面的琐事,更要关注幼儿的性格培养、心理保健、生活习惯的养成。在保育工作中要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幼儿生理心理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保障幼儿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学期中作为保育员要定期对幼儿用品、教学和娱乐设施进行维护消毒,避免意外伤害;而作为老师,要能够爱护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心理。因材施教,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能够尽量做到要寓教于乐,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深入幼儿生活,切身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耐心抚慰,正确引导;逐渐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讲道理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礼貌,谦让,友爱,互助的优良品格。 

 三、保教人员要切实有效地做好幼儿卫生、保健、防病工作,确保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们在幼儿园会经历了秋冬季节、春夏季节的交替,每当天气发生气温变化时,宝宝们又将面临着体能的考验。感冒、发烧、扁桃体炎等疾病不时威胁着孩子们。因此,不管是保育员还是我们老师要能够及时了解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孩子身体不适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我们的阿姨要严格按照规定消毒杯具、毛巾等幼儿用品;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餐桌、餐椅都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的地板随脏随擦,随时消毒处理;

其次作为老师我们能够按时带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包括体操、体育游戏、小器械、大器械及特色锻炼项目),保证幼儿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在锻炼的过程中增强了体质;第三,老师阿姨们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鼓励他们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多喝开水,达到少上火,不生病的目的。从孩子机体内部增强防御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保教人员要重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 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在园生活和学习,除了从我们保教人员一头采取措施外,还要从幼儿一头来引导和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午睡等。这些活动虽然很平常,但是我们应该从这些琐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引导孩子养成自己入厕、自己盥洗的良好习惯;鼓励幼儿在用餐时不挑食,尽量把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午睡时能安静地午睡,尽快入睡,确保午睡时间和质量。在帮助幼儿养成这些习惯时,要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抓住幼儿的特点,利用平时的机会,多与幼儿交流;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使幼儿与同伴之间能友好地交往,并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通过保育与教育合理的融合,真正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五、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 虽然孩子上了幼儿园,但要做好孩子的工作离不开我们家长的支持、配合。因此,平时我们保教人员要多向家长宣传,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配合做好孩子的保育工作。如:

提醒家长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送幼儿入园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走路、学习上下楼梯;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尝试各种运动,增强体质。每当孩子表现出这种愿望,提出这些要求时,家长就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如:幼儿自己穿衣服,家长可亲切的对他说一句:“宝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时,家长可以在一边指导着他怎样穿的又对又快,幼儿不仅高兴的去做,而且在快乐之中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另外,提醒家长要注意教育的时机,正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信。特别不能在他人面前当着孩子说自己孩子的缺点,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大家都知道,幼儿教育并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并不是说幼儿入园后,对孩子的教育这根接力棒就完全交给了幼儿园。其实,家庭教育是伴随幼儿一生的。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了,话说回来,家庭教育尽管重要,但他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而幼儿园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只有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实践证明,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保育工作,保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标志。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幼儿园保教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启蒙教育,作为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共同促进提高保教质量,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