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5-09-29 05:07:39 责编:小OO
文档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熊世涛

一  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有68名同学,优等生3人,中等生30人,后进生35人。班级成绩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又基本上都语文偏科,教学难度非常大。

本次应考人数为68人,实到人数为68人,最高分86分。最低分12.5分,及格人数16人,及格率为23%

二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5年级期末考试卷的文章。本学期的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下面作本学期的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下面作具体分析: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十道题,分作三部分,试题突出了五年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第二题第三题,又如:第五题和第六题的句子,这些都是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此题是书上的原词学生都很熟悉,所以答的比较好,但还有个别同学写的不准确。

2、组词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学生答的相当不错,基本是书上的或练习过的,个别出现的错误,说明个别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知识不扎实。

3、成语填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此题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好。

4、字典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典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6、判断正误

此题都是书上的原句,所以此题答的很好。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都是练习过的,做的都很好。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课内阅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答题不错。

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此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学生表现还可以,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到位,学生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老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此题为习作。半命题作文。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内容极为饱满,字数均超过四百多,但写得较平实,一般。体现不出其中的亲情,学生有话说不出,其中也体现了学生在语言和表达感情上的贫乏。有时说,考卷不是考学生的,而是考老师的水平的!此话也有一定的依据。我们做老师的,引导孩子的写作十分重要。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广泛吸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摒弃陈旧的思想,反思习惯性教学行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2、注意积累,夯实基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3、关注思维,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