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2025-09-29 05:05:10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健康在现代社会是一个的结构,涉及到相互依赖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完满状态.”在健康这个结构中,心理健康处于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即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符合同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其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相反则不健康。

我国学者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大致是: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生理因素如遗传、发育、疾病等就是能否实现心理健康的自然基础或条件;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成熟发展水平等内部因素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导要素。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量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四方面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样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实现两项目标。一、是发展性目标、即通过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的主要目标;二、是防治性目标,即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心育课时首先让学生自我意识。自己对其自身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自己对其自身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批评,自我体验,自尊心,自豪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经:

(1)全面渗透在学科教学、各项活动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经。

(2)除原有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会、队活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小学生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4)结合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5)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6)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遵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的集体氛围,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派最好的学生与其同座,引导参加各种活动,消耗多余的精力,使其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必动员其家长克服对孩子的溺爱,寓爱于严、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严格安排作息时间,按时起居饮食、学习做适当有益的活动,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7)动员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重视开扩孩子的智力,并与心理医生联系,找出学习障碍的原因。

诸由学校小学部

2014.5.2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